生态休闲智城

时间:2022-04-20 02:09:28

【前言】生态休闲智城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 前言 20世纪的中后期,信息产业兴起与繁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园区相继在各大城市的边缘出现。与此同时,网络文明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新的生产方式及组织方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作、生活和行为。当代的高新区已不是传统...

生态休闲智城

摘要:本文以信息时代为背景,探讨了现代高新科技园区的未来形态,提出了“生态休闲智城”的概念。它包容了“生态城市”、“信息城市”和“休闲城市”的内涵,代表着未来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生态休闲智域”首先是一个自然、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其次,“生态休闲智域”是都市休闲的标志。第三,“生态休闲智域”不仅是高技术的承载体,也是高文化的孵化器。“生态休闲智城”包括交融、集成、互连、叠加和演变等概念。

关键词:高新科技园区:生态;休闲;智城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120-02

1 前言

20世纪的中后期,信息产业兴起与繁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园区相继在各大城市的边缘出现。与此同时,网络文明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新的生产方式及组织方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作、生活和行为。当代的高新区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园区,它由单纯地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和优惠政策形成的优势,转而追求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将各种资源共享给周边的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因此,传统工业区城市设计的一套方法已难以适应今天高新区的发展,我们必须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高新区的设计。

2 我国高新区建设现状

改革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这些高新区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一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科技集团的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虽然高新区的建设取得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不少高新区由于当时的规划设计缺乏前瞻性,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定位不准确

近年来,高新区建设“遍地开花”、“一哄而上”,许多开发区有名无实,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导致高新区低效率运行。大多数高新区还只停留在工业区的阶段,还不能成为高技术的承载体和高文化的孵化器。

2.2 缺乏集聚经济效益

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新区来看,由于设计的不当,高新区内的许多企业和机构彼此间联系松散,只单纯注意投入资金、智力和项目的投入,而忽视将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导致其内部缺乏凝聚力,难以形成集聚经济效应。

2.3 尚未形成有利的软环境

目前还只是从物质性的层面来认识高新区,还没能提升到非物质的层面。主要表现在高新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健全,规划设计很少考虑到人的因素。高新区更象一座孤岛,区内不能留住人,只是一个纯粹工作的地方,下班后就是一座空城。

3 对现代高新技术园区的定位

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改变,域市的空间结构也相应变化。同时,高新技术园区生活和工作的群体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为主,高端、时尚和休闲是他们生活观点。因此,信息时代的高新技术园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定位。

3.1 企业创新和精英创业的主要支撑平台

大城市现代高新区是智力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的总部聚集地,各类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集中在这里进行。同时,它还应是大城市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核心区,大学科技园和相关科研机构为它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此外,现代高新区还肩负作为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基地的重任。

3.2 城市新区中心的主要载体

高新区作为城市新区的一部分,应是大城市新区中心的主要载体。它具备新区中心所需具备的一切品质,即呈现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意象;肩负多样复合的城市功能,提供便捷的城市交通。

3.3 特色休闲场所

高新区集生态绿地、商务园区、购物园区、城市公园、社区绿地一体化,是休闲旅游的象征中心:生态旅游与都市休闲的结合部:大众休闲与精英休闲的交融体。

4 现代高新区应是多功能的混合体

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提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城市中最基本的、无处不在的原则就是“城市对错综的、交织的使用多样化的需要”。因此在高新区的用地性质上,混合利用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既可以减少居住与就业之间的交通量,也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丰富高新区的社会结构。高新区的活力往往表现在高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特别是不同结构之间的经济流常常使得高新区充满生机。而与之相反,目前大多数高新区对功能区分过于明确,同时街区尺度过大,将高新区带入衰败的危机。因此,高新区土地的混合利用不仅有利于创造丰富的空间形态,同时也有利于保证高新区的生机与活力,现代高新区应是多功能的混合体。

5 建设新城区是高新区发展的需要

高新区建立之初,有的仅靠母城,有的远离母城,由于第二产业发展很快,而第三产业相对发展不足,普遍存在着“人气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远离母城的高新开发区更象一个孤岛。国际经验证明,没有商贸、金融、文化事业的相对发展,经济很难繁荣,并将制约第二产业的发展。人气和商气也是一种重要的投资环境,因此,全面规划,注重软环境的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聚集人气,增强投资吸引力。高新区要创造新优势,必须把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作为新战略,合理布局,统一规划。

6 高新区新模式――生态休闲智城

6.1 概念解析

基于以上对高新区的角色定位分析,可以构想一种全新形态的城市,我们将之定义为“生态休闲智城”,它包容了“生态城市”、“信息城市”和“休闲城市”的内涵,代表着未来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生态休闲智城”首先是一个自然、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其次,“生态休闲智城”是都市休闲的标志。第三,“生态休闲智城”不仅是高技术的承载体,也是高文化的孵化器。

因此,“生态休闲智城”的设计是探索未来城市的一种尝试,它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

6.1.1 交融

“生态休闲智城”强调构成要素之间的一种互相融合的状态,避免彼此割裂的格局,它不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城市,而是“或”与“且”的、丰富的灰域之城。交融反映了“生态休闲智城”的基本生存状态,是城市造就生活多样性与工作高效率的基础。在“生态休闲智域”需要以新的方式理解我们习以为常的各种分裂的关系。例如,“生态休闲智城”可以看作是一个城市公园,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公园城市,但是,其内涵大于城市+公园。“生态休闲智城”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也是边缘地带的城市,它始终寻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

6.1.2 集成

“生态休闲智城”不是一个均质空间体,而是多种理想城市形态的智慧结合,它为城市的各项功能与活动提供最合适的空间载体,并遵循一种优化的理念加以整合,从而形成一种城市集成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领域中包容无限的城市内涵。因此,集成是“生态休闲智城”获得理想状态的一种方式,它使“生态休闲智城”比普通城市具有更大的信息容量。

6.1.3 互连

“生态休闲智城”为各种相关的、以及看似不相关的要素提供多样的连接,这些连接路径既有常规的模式,也有非常规的方式,因而,在它们的交汇点不仅形成许多经典的聚会场所,而且造就了大量偶然的交往空间。在“生态休闲智城”,惊奇随时可能产生,从而更能激发科技精英们的想象力。

6.1.4 叠加

“生态休闲智城”创造出不同类型的网络,每一种类型的网络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例如,生态网络、生活网络、交通网络、信息网络、……,更重要的是,它们被有机地叠加起来,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中演绎出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6.1.5演变

“生态休闲智城”的成长并不是无限蔓延,而是疏密有致,紧凑发展,并设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边界,超出此边界就可能是自然保护区或其它城市聚集地。因此,“生态休闲智城”在扩展至边界后,主要通过对其建筑或城市空间的更新改造,来适应新的城市功能需要。这意味着“生态休闲智城”中的建筑或城市空间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可以最小的代价来实现其新陈代谢。

6.2 结构特征

“生态休闲智城”作为信息时代一种新的城市模式,其功能结构要素应包括以下部分:

6.2.1 多位一体的智城内核

城市边缘的现代高新区发展,必须能界定出一片宽阔的内敛性空间,作为核心区。这片区域内应配置生态核心、信息核心、创新核心和城市公共生活核心,它们是“生态休闲智城”的概念化的“中央处理器”,设置创新中心、会展中心、SOHO办公区、科技馆、博物馆、艺术家创新园、画廊、商业、金融等多种功能设施。

6.2.2 各具风格的居住社区

为缩短工作与居住的距离,节省出行时间,在智城内核的周围应分布着众多的居住社区,可采取紧凑的布局方式,与松散布局的智城内核形成对比。设计尽可能提供多种类型的居住形态,便于选择和为后续开发提供经验。它们形成不同特色风貌居住社区,有规则严谨的,也有自由浪漫的;有都市气息浓厚的,也有田园风光突出的;有独立别墅区,也有Townhouse风格带;……。

6.2.3 休闲的都市公共生活带

“生态休闲智域”应至少有一条都市公共生活带,集中分布一些高新区最基本的城市功能设施,如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研发、办公等,形成以广场、步行道为联系的、具有浓郁都市气氛的城市空间带。

6.2.4 充满生机的生态轴

“生态休闲智城”还应充分利用当地地形条件,通过设置生态绿带,建立起与自然山体或水体的联系。同时,将这条绿带还应作为一条创新轴线来表达,包括科技创新、艺术创作等主题,设置主题公园、艺术家创作展示场、露天音乐剧场和街舞表演广场等开放空间,表明科技与艺术在创造特质上的同源性。

生态休闲智城试验模型――以武汉东湖科技新城为例

7 结语

现代高新区远非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觯集中,而应是一个多功能的、有活力、生态型的城市综合体,尤其对大都市的高新科技园区,它本身就可以成为一座相对自给自足的城市。

“生态休闲智城”的高新区模式试图从城市性、生态性与技术性三个方面,扩展现代高新科技园区的内涵,试图探索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虽然它在许多方面都不尽完善,但它似乎表明,未来高新科技园区不仅将继续引领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将造就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许伟,武汉东湖高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16-19。

[2](加)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译林出版社;2005,5。

[3]李良,高技术园区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12。

[4]苏景兰,简论生态城市建设,高等建筑教育,2005,01。

[5]江明,吴震阳,城市发展中的休闲理念及建设规划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上一篇:网络界面的空间特性 下一篇:湘潭窑湾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