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时间:2022-04-20 01:54:29

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益无穷。《新课程标准》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地对话和交流。课堂上积极发言对孩子的学习是大有帮助的。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效果提高,加深内容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班级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喜好。在强调尊重个体教育的同时,对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必须常抓不懈。孩子升到二年级以后,具有了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一些“小心思”、“小想法”也多了起来。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俨然成了“看客”、成了“听众”。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只是默默听着,不愿意举手参与,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会也不答。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 实施梯度式渐进提问

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关注问题的层层深入性,在提问中,把简单的留给后进生。在教授二下《木兰从军》一文时,我这样做: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个词。(出示“理应”)

(生齐读“理应”)

师:谁想说说“理应”是什么意思?

生:(鸦雀无声,孩子们面面相觑。)

师:好的,我们降低难度,先说说看,“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纷纷举手)“应”是“应该”的意思。

师:同意吗?(其他学生点头)

师:那“理”是什么意思?

生:(学生摇头,小手也都缩在下面)

师:那我们来给“理”字组一个词。谁来?

(很多孩子坐直了身体,高举小手,跃跃欲试)

生:理由!

师:(点头)

生:理解、地理、理发。(此言一出,其他同学不由得鼓掌。)

师:你真棒,你一下子说出了三个词,词汇量真丰富。

生:理解。

师:同学们组了这么多词语,那么哪一个词放在“理应”中,更加合适呢?

生:理解!(有孩子在下面摇头,又有孩子在举手)

师:你怎么想的?

生:我觉得是理由。

师:很接近了。(我鼓励着)

生:我觉得是“道理”。

师:那么,理应就是从……

生:(接着我的话,怯怯地)道理,应该。(有些孩子在点头,有些孩子依旧疑惑地看着我)

师:是的,理应的意思就是说“从道理上应该这么做”。(我重复了两遍)谁来说说,“理应”是什么意思?

生:(结结巴巴)从道理上……应当做。

师:理应就是从道理上应该这么做。花木兰是女子,在当时她理应去从军还是理应不去从军呢?(举手面积远远大于上一个问题)

生:她理应不去从军。

师:你有什么道理?

生:(还是刚才的学生)因为古代,女的不让上战场。(有孩子小声说:“对!”)

师:你很了解历史。谁还想补充?你有什么道理?

生:女子身体柔弱,只有男的去,女的在家。

师:说得很好,这个道理我也赞成。

师:再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思考,花木兰理应去从军的理由什么?

生:自读

生:(纷纷举手)花木兰理应去从军的理由是……

通过对于课堂提问本身的关注,我一步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敢说,想说,愿意分享学习成功的快乐。

当然,只是从问题本身入手,来刺激学生积极发言还是不够的。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的关注还是很有必要的。孩子们都渴望被肯定,被表扬。受到其他同学的称赞,享受成功的快乐。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提问时也注意引导,留心观察,及时鼓励。

二、 关注发言对象,用好激励措施

在教授二下《识字1》时,我这样做:

师:自己读读第一行,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

生1:老师我明白“金秋”就是金色的秋天。

师:对!谁还有补充?

生2: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所以叫“金秋”。

师:非常好!秋天到了,叶子黄了,麦子熟了,粮食水果都大丰收了,到处金灿灿的,我们称秋天为“金秋”。(贴词:金秋)你能读出金秋丰收之美吗?

指名学生读词语。(此处我邀请了一位后进生)

师:读得很清楚。老师奖励你一个笑脸,希望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还能看见你的小手。

生:重重地点了点头。

师:第一行词串中,还有一个“烟波”,你明白它的意思吗?

(学生犯难,无人举手)

师:(请一名中等生),你愿意和老师合作来学习这个词语吗?

看看这个“波”字,它是什么部首?你知道什么?

生:“波”是三点水,和水有关。(很自信)

师:见过烟吗?什么样子?(其他孩子踊跃举手)

生:(刚才被表扬的后进生)我爸爸抽烟,就是淡淡的、抓不着的那种。

师:说得多好呀!(面露微笑)烟就是这样飘飘荡荡的,抓不着。把这两个字合起来理解,“烟波”就是像烟一样的水汽。(适时出示图片)(生点头理解)

师:你能读出烟波的样子吗?(指名读,男女声赛读)

这堂课结束以后,我在黑板的右侧写上了那位后进生的名字,并画上了五角星,保留了3天。对于课堂上进步突出的学生,我除了在黑板上写上他的名字,还在他的“荣誉本”上盖章,积少成多之后换成“课堂小明星”,就能在光荣榜上贴照片。经过这段时间的尝试,课堂发言状况明显改善。

习惯,是一种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能有一个好习惯终生受益,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点点滴滴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春风细雨,点点入土,一步一步牵引学生完善自己的习惯,让其受益终生。

大胆发言是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形成互动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乐于表达、善于思考是大胆发言衍生出的良好思维品质。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从小培养这种乐于分享学习成果的习惯,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能力,建构自信,实在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作者单位:南京市成贤街小学分校)

上一篇:精当·精炼·精巧 下一篇:利用错误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