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核心能力探讨

时间:2022-04-20 09:47:07

高校财务核心能力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不断增强,同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介入,民办大学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日趋成熟,“211工程”、“985工程”、“大学排行榜”等名词的涌现,预示着我国高校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冲击,迫使高校必须通过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来在竞争中取胜,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财务资源配置不合理,财务绩效评价不完善等问题,致使高校的财务面临愈加复杂的局面。因此,在高校成长和壮大的过程中,核心能力的培育固然重要,但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务支持的财务核心能力亦不能忽视。本文基于财务视角提出的财务核心能力对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推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财务核心能力概述

(一)高校财务核心能力的内涵 最早明确提出核心能力概念并给予定义的C.K.prahalad和Gary Hamel(1990)从积累观的角度把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是各种能力的集合,是知识、资源、技能的有机整合,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知识”作为核心能力的本质属性,为核心能力的计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朱开悉教授(2001)首次提出财务核心能力并应用于企业,他研究指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核心能力的综合财务体现,不论企业的核心能力差异有多大,只要其拥有独特的有价值的核心能力,必然通过企业的财务能力尤其是财务核心能力反映出来,最终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指标上。财务核心能力为核心能力的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指明了方向,也为核心能力的培育寻求了新的途径。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引发了对高校财务核心能力可行性的思考。高校在传统上被视为纯粹的教育组织,与作为纯粹的营利型经济组织的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就高校的本质而言,它和企业一样都是能力的集合体,且高校是一个以知识的发现和传承为使命的组织,决定了高校同样适用以知识作为本质属性的核心能力理论,因此高校也具有财务核心能力。目前,我国关于高校财务核心能力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对高校财务核心能力理论的形成具有指引性的作用。笔者认为,高校的财务核心能力是高校通过有效筹集和配置财务资源形成财务能力,进而对财务能力优化整合后获得的最核心的保持高校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校财务核心能力是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能力的提高必然通过财务核心能力反映出来,财务核心能力的增强也会带动核心能力的增强,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高校财务核心能力的特征 高校财务核心能力在具体构成上有别于企业,但究其本质都是一致的,都具有以下特征:

(1)价值性。财务核心能力是将财务资源转化为财务能力进而协调和整合的产物,是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显著的提高高校资金的运营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保证高校的竞争优势,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异质性。高校从稀缺的财务资源到财务能力的形成、积累和整合的过程表明了财务核心能力都是高校特定的组织结构,特定的文化理念,特定的高校师生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高校个性化的产物,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华中科技大学以计算机学科而闻名,江苏科技大学以船舶学科牵引着学校的发展。

(3)内生性。财务核心能力隐藏于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中,是在高校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是独特的知识、技术和资源的综合。决定了高校财务核心能力难以用言语表示,也不能进行交易,并且其他高校也难以模仿和超越。

(4)动态性。高校财务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其财务核心能力也处于一个变化的状态。财务核心能力提升的过程就是优化配置财务资源与提高财务能力有机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三)高校财务核心能力构成要素 高校财务核心能力是由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表现能力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能力体系。不难发现,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表现能力是高校财务核心能力的三要素。财务管理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影响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财务表现能力又反映了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

(1)高校财务活动能力。其指高校筹集、优化配置和合理运用财务资源的能力,是检验高校能否做到“增收节支”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财务筹资能力、财务投资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三个方面。财务筹资能力是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能力;财务投资能力是指高校对外投资以及校办产业的管理和收益水平;资金利用能力旨在分析高校资源利用的合理化程度。

(2)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其指高校通过决策、协调、控制和组织等一系列过程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能力。高校财务活动的多样性和财务关系的复杂性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困难,因此出色的财务管理能力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它是高校财务核心能力体系的核心,包括财务决策能力、财务控制能力、财务协调能力和财务组织能力,目的是增强高校的可持续创新能力。

(3)高校财务表现能力。其指在财务报告中将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以及各种竞争优势的反映出来的能力。它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它包含高校综合财务实力、高校财务运行绩效、高校财务发展潜力和高校财务预警。高校的财务综合实力反映的是高校的经费自筹能力;高校的财务运行绩效是基于高校产、学、研反映高校财务运行的效能、效率和效益;高校的发展潜力在于分析高校负债和风险方面的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杠杆效应;财务预警能力在于检查和检测高校某一特定时期的资金支付能力、资金构成、资金动用程度等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基于财务核心能力的高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基于高校财务管理能力 长期以来,高校的经费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重核算,轻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于大多数高校中。高校财务管理仅仅为一般意义上的收拨资金、分配资金、使用资金等服务职能,缺乏内部管理的职能。随着高校办学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也发生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由核算型向以核算为基础的管理型进行转变。在此过程中,高校的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对于“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也不甚了解,致使高校的财务管理成为制约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财务资源配置不合理――基于高校财务活动能力 由于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学费的上涨空间较小,高校自筹经费的能力不足,高校的经费收入本来就十分有限,可是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现象却在高校中屡见不鲜。高校不考虑自身的财力和校情,急剧扩大招生规模,基础设施上盲目地求大求全,建设豪华型校园,致使高校必须通过贷款负债来实现自身的式发展。高额的贷款利息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沉重的包袱, 造成了流动资金短缺,潜在财务风险增加。 经费分配的不合理造成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日常运作。财务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促使经费的紧缺和资金需求量激增的矛盾愈加凸显,阻碍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三)财务绩效评价不完善――基于高校财务表现能力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的管理者认为财务绩效评价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包含的指标比较简单,涵盖不够全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在指标选取上,多采用财务性指标,容易造成高校的管理者注重短期行为所带来的效益,而忽视长期的规划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性作用;在内容上,资金运作作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尚未纳入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给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一定的难度;在评价过程中,高校的管理者片面的关注财务绩效的结果,以便于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实施奖惩措施,而忽略了事后对财务绩效评价进行总结。

三、高校财务核心能力的培育措施

(一)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高校管理目标的一个子系统,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首先明确战略目标,与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和发展要求保持战略方向上的一致。伴随着办学环境的变化,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办学的最高行动准则,落实到财务管理领域即为通过培育高校财务核心能力寻求高校价值更大化。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是实现高校价值更大化。它必须通过具体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来获得。高校需要从教育成本更低化和投资风险更小化来获得高校价值的更大化。它要求高校的财务人员在充分考虑影响高校长期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从教育成本和投资风险两方面做出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策性的谋划。财务管理目标的明确对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增强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

(二)合理配置财务资源 合理配置财务资源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表现为“增收节支”的能力。在“增收”方面,高校需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经常联系国家主管部门,为学校建设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资金;开展对外合作、投资开发、和培训等服务;积极寻求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等。此外,在高校对外投资多元化的同时评估投资风险的大小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节支”方面,全体师生必须树立牢固的节约意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讲求节约与效益。在学校建设的规划中合理利用校园土地,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形象工程等可有可无项目开支造成的资源浪费,实施中做好科学预算,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缩减行政管理费用和招待费用等开支,尽量向教学、科研活动倾斜。财务资源配置合理化程度的提高最终通过资金运用能力的增强显现出现,即高校财务活动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增收节支”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财务资源对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建立高校财务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培育财务核心能力的目标是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财务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避免了财务绩效评价在理念上重短期,轻长期的弊端。高校财务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是一个涉及高校各个部门工作的完整系统,主要围绕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表现能力三个方面建立,打破了财务绩效评价是财务部门事情的传统认识。此外,高校财务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拟采用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活动能力多选取非财务性指标,财务表现能力选取财务性指标,克服了财务绩效评价中单一财务性指标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将资金运作作为一种能力纳入财务活动能力中进行考核。因此,高校财务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和提高财务表现能力,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开悉:《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及其报告》,《财经论丛》2001年第5期。

[2]毛亚庆、夏仕武:《何谓大学核心竞争力》,《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2期。

上一篇:“顾客利益首位化”理财目标的财务管理理论结... 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精益化的演进历程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