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创作画的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时间:2022-04-19 09:32:39

培养小学生创作画的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力。而创作画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广泛运用所学到的各种美术技能,还能反映出学生的内心思想,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萌芽。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该如何教学创作课呢?笔者谈谈一下十点做法,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同行们。

一、课余欣赏,搜集资料

要画好任何一幅作品,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收集到一定的资料是不可能画好的。为此我要求学生课余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一些书籍时,只要书中有图案,有造型、有故事情节,就要仔细欣赏,认真阅读,特别注意欣赏图片中的各种造型,然后闭上眼睛把它们默记下来。教师还可建议家长为孩子订几份少儿类的美术杂志,学生间相互交换不同的杂志进行学习。这样学生见识广了,眼界宽了,又能了解全国各地的孩子是如何作画的,还可以获得一些全国少儿书画竞赛活动的信息。学生收集到各种各样的资料以后,在大脑里储存起来,为今后的创作画作好厚积薄发的铺垫。

二、激发兴趣,捕捉灵感

上课时,教师通过播放动画片断、轻音乐,讲故事,请同学演小品、做游戏、跟同学漫谈或带学生走出教室观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动人的音乐,迷人的大自然,鲜艳的色彩,娇娆的姿态,动听的故事均充满了神奇的变化。儿童非常喜欢新奇,也就是他们的喜新厌旧才处处体现出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学生的兴趣被激起之后,老师便乘势捕捉他们的作画灵感,及时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创作。

三、指导观察,掌握方法

学生画一张创作画时,常出现打稿时边画边擦,到后来就是一张白纸和一些粗细不均的印痕。这种常见的现象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的绘画基础打不牢固,观察方法不正确,作画胆子小,不敢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画。为了打好学生的绘画基础,老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观察事物的方法。观察对象要在不断地比较中进行。因为世上的东西没有比较就没有大小,长短之分,也没有了形态。训练观察最常用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写生静物。在写生中,学生以几何形概括法描绘对象,即先构好图,安排好所描绘对象的大小位置,而后用长线条从整体入手,概括出各大部分的几何形状,再逐步描绘各个细部,描绘时要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即想画左边比较右边,画上部比较下部,用手中的铅笔当尺子比划所绘对象的倾斜度、平衡度、高低长短的比例等,做到观察心中有数,不是光凭自己的主观想象。

四、引导"发散",训练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美术科定为具有人文性质。这种性质大大丰富了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而且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增强了,创作时就得心应手。常听到老师和家长在抱怨学生画创作画内容太简单,人物形态单一,想象力不够丰富。我在指导学生创作之前先通过谈话启发,再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如: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画某种东西的时候,就引导学生想想、说说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它通常和什么在一起?又如:我教学《难忘的夏日》一课时,先让学生谈谈夏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人们为了解暑是怎么做的?这么做可以达到什么效果?然后,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问为什么,拿到或看到某种事物就把横向和纵向思维用上。久而久之,学生发散性思维增强了,脑筋活了,创造力也提高了。

五、改变内容,变范为创

教师在教学课程时,要求学生认真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尤其是少儿作品。从作品的构图、内容、色彩、形象等认真观察,在头脑里储存很多材料。教师指定某一创作内容时,学生可以回忆一下见过的作品,再选定范图,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如:教学透视的知识时,我让学生改变范图《窗外》的窗户造型,窗外景色,原画的色彩等。这样,全班同学的画就千奇百态,风格各异,把范图变化为自己的创作。

六、求取变异,展开想象

教师引导学生绘画要有变异思维,要敢于发挥主观意识,善于联想,突出自我的个性,敢于变换正常人思维中的物象的形态。如:教学想象画《未来的世界》一课时,我让学生大胆想象,把人类想象成"外星人",给"外星人"的背上添加各式各样的飞行器,让他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再把天空的小鸟变成飞船的形状,把太阳、月亮、星星变换成各式景物和楼群。总之,想法越奇特越好,造形越新鲜越古拙越棒。因此就诞生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内容丰富的创作画。有画太空城市的,有画空中乐园的,有画和外星人建造新家园的……真实千奇百样,美不胜收。

七、选择形式,表达个性

我在教学主题创作时,为了避免学生的作品雷同,要求学生运用各种绘画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开导学生用水彩求朦胧,用水粉得笔触,用线描取精细,用油棒获粗犷,用国画白描显清秀用写意展豪气,用版画感厚重,用剪纸跃简练,用蜡笔水彩结艳丽……学生可以依照自己喜好,任意挑选各式各样的绘画工具,并通过这些工具充分表现不同的绘画形式,来展现个性,展示自我。

八 、学科渗透,诗歌配画

语文科的古诗或儿歌都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或内涵。学生在理解诗歌意义的基础上,思维进入了诗歌的意境之中。美术教师如果教学生运用手中的画笔把诗歌的意境表现出来,就能增添诗意,又能很好地抒发内心的情感,还能发挥学生丰富的联想使诗意与画境相结合,让学生在获得文学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并能在诗歌配画创作中大大地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绘画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经常让学生做一些日记式的绘画小品。即让学生把一天中最有印象的某一件事用日记形式写下来,再把这一场景用速写、线描的形式描绘下来。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学生在文字表达和绘画想象中都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倘能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及绘画的能力并定会迅速提高。

上一篇: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下一篇:爆破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多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