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中化学课堂科学素养的有效教学

时间:2022-04-19 04:36:26

实现高中化学课堂科学素养的有效教学

摘 要: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人性化的课堂,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那么,怎样构建有效的化学课堂呢?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出发点展开讨论,希望在学科知识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之间架设起有效的桥梁。

关键词:学生科学素养;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学生的教育需要人性化的课堂来支撑与体现,人性化的课堂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充分理解,要把教育建立在对人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不能用教育中的工具理性掩盖教育的本性。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同时又依据人的特性(表现为个性)展开的教育,以最适于人的成长的知识并采用最适合人的方式实施的教育。[1]

化学作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共同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著名科学家R・布里斯罗在《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中把化学定义为: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2]中学化学课程教育与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出发点,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将来打好基础。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系统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传统的课堂教学遵循的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认知过程,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充分挖掘教学活动的人文关怀与生活价值的意义,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出发点,实现从以往的塑造“知识人”到培养“现实生活人”的转变。如,在讲《化学与生活》中“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对于这部分内容可做这样的安排: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些富含维生素C以及富含微量元素铁和碘的水果和食物,并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积累以及上网查资料初步了解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铁和碘的作用以及缺乏这些元素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学生不仅把布置的内容查了,没布置的几种与生活相关的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他们也查了。通过这样简单的生活联系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科学素养在学习中得到提高,课堂自然高效起来。

化学学科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如,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等,阐明了化学物质是通过一个个实验被人们所逐步发现和确认的,这就给了学生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大胆猜测、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科学过程呈现知识的来源,使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成为可能。在阐释化学知识的来源时,一些曾经或者正在困惑人类的化学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意义重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建立化学的基本观点,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学化学教学就其所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来说,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使学生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有机化学中的得失氢等方面,多角度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矛盾的双方,又构成一个整体。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氧化,也就无还原,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树立了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的观点,从而使他们增强了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教育中所有科学素养的培养都是借助于科学知识作为载体进行的。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在一次谈教育时说:“什么是教育?学生离开学校后忘掉了所学的东西后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论教育》)学校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做过的那么多习题,离校不久大部分都会忘掉,留下忘不掉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到、体会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科学素养,即所获得的能力。因此,要在化学教育这个宏大工程中去构筑人类科学素养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伟大工程,注重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注意方法上的灵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将会显著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创造真正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楚廷.人的教育需要人的课程来支撑.课程・教材・教法,2009(3).

[2][美]R.布里斯罗.化学的今天和明天.科学出版社,2001-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沭阳县华冲中学)

上一篇:占领精神的制高点 下一篇:浅析企业文化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