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成长因素研究

时间:2022-04-18 11:27:52

民营企业家成长因素研究

摘要:从民营企业家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中外著名企业家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剖析,从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及企业家个人素质三方面分析了企业家成长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结论,政府应改变作风,从体制上解决企业家成长的问题。让国有企业经营者拥有自己的股份,让民营企业经营者学会管理他人资产,这是中国企业家成长的两条途径。

关键词:企业;企业家;成长因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069-02

1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现状分析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市场经济和市场意识己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阶层。我国也曾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家,但大都昙花一现,从步鑫生、马胜利到史玉柱,都是典型的例子。

从严格意义上,我国目前的企业家阶层还没有真正形成,现在所谓的许多企业家要么是由行政机关任命,要么就是业主型企业家,他们并没有通过市场的等价交换这一法则获得财产支配权的方式。

企业家的成长首先是选拔、压担子、监督、激励、培训、教育、考核,但环境是最重要的,这必须是市场经济的环境。而最根本的问题是产权制度的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产权清晰,所有制多元化,建立有效的企业家市场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及选拔机制,使企业家的业绩与报酬相适应,企业家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2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影响因素

2.1外部因素对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影响

2.1.1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现实环境中,政府是企业的领导和上级,政府管着企业。在国有企业中,政府通过安置人来控制企业,而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非主流经济,政府对其并非扶持而是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其发展,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管理。继而出现有些民营企业与政府中某些官员勾结,损害社会及国家利益,牺牲某些股东的利益来达到一己之利,这些所谓的企业家并非真正以企业发展和创造财富最大化为己任,他们只是疯狂地掠夺他人财产归个人占有。

2.1.2经济因素的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的特点是:一、长期处于短缺经济时期,市场空子很多;二、政策和法规不完善,政策空子很多;三、我国处于一个投资者不成熟时期,造市取势的空子多。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企业重组,曾产生了无数昙花一现的所谓的著名企业家,如史玉柱、姜伟、王海舟等。中国企业家的成功更多是由于机遇、投机、造名、赌博。巨人汉卡喊得震天响却没有自己的研究所,飞龙产品卖得好,但它的产品就是几个人凑出来的。由于缺乏务实的精神,这也是中国企业做不大,做不强,做不长的原因。中国企业需要的是重塑一种企业制度,这种制度使企业的发展不是去投机,也不是去赌博,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通过投资和劳动创造财富逐渐走向成熟,以诚实劳动来创造财富,积累资本。

2.1.3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官本位思想严重。

儒家文化的熏陶,使无数优秀的人才步入仕途,而将经商做实业看成是低人一等。就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者往往以经营业绩作为进入仕途的铺路石。谁官越大,谁就越有能力。哪个企业的行政级别越高,哪个企业就成为厂长、经理们追求任职的目标。这样的结果势必造成为做官而做业绩,不切实际,务虚成风,只要得到上级主管或是某个领导的赏识不必追求企业的效益,就可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2)家族意识影响深重。

家族或亲情式的管理,亲情代替规则,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它使企业资产产权多元化受到阻碍,舍不得从外部去选拔优秀的管理者,更不愿让其他人参股,企业停滞,甚至垮掉,也不能让别人分去那块似乎完全是属于自己的蛋糕。要想占有自己公司的股份根本不可能。

2.2内部因素对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影响

2.2.1产权关系

在现代新经济企业中,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清晰是重中之重的。产权关系不理顺,企业很难步入正规发展之路。

在很多民营企业中,经营者往往就是所有者,由于缺乏归个人财产的有效保护力度,他们总是担心资产被人瓜分,加之中国人特有的家族意识,他们总是把创业得到的钱看得死死的,不容他人分得一点,这种状况导致许多民企不是真正的现代企业,仍停留在业主的经济范畴,民营企业创业时期,大家一起创业,只考虑事业而未过多考虑财产及个人利益问题,有的也是口头的协议与承诺,但当企业发展起来,资产不断扩大后,这些资产的归属问题就出现严重的分歧,由于产权问题导致企业凝聚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最终导致企业倒闭。

2.2.2人际关系

一个企业从高层到基层,不同层次的要求也不同,通过职务分析和工作设计,合理配置各个方面的人员,并通过合理途径选拔人才,设置一定的绩效评估进行升降奖惩。我国第一代企业家多属于经验型管理者,第二代企业家多数为技术型管理者。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和资本运作时,有关方面的人才就显得缺乏,致使企业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在选拔优秀管理人才时,内部提升和外聘各有利弊,在创业时期和企业业务正常发展时,选拔应以内部为主。当有新的项目开发、企业处于变更时期或出现隐患时,外聘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内部提拔还是外聘,都必须严格遵守公开、平等、竞争的方式竞聘上岗。

3民营企业家成长的自身因素

企业家能否真正成才,其自身因素即个人素质将起着决定作用。企业家的素质首先包括超凡的意志、强烈的市场权力欲望,这是大公司创始人的共同特征。

美国企业家管理协会化了5年时间对最成功的经理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包括观念、能力和品质等方面的十几条的共性。列举如下:

(1)工作效率高;(2)有主动进取心;(3)逻辑思维能力强;(4)富有创造性;(5)有判断力;(6)有较强的自信心;(7)能够辅助他人;(8)为人榜样;(9)善于动员全体的力量;(10)善于使用个人权力;(11)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12)利用交谈做工作;(13)乐观的心态;(14)善于到职工中去领导;(15)有自制力;(16)主动果断;(17)客观而善于听取各种意见;(18)能正确的自我批评;(19)勤俭艰苦和具有灵活性。

要成为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拼搏,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对我国企业家形成良好成长机制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影响企业家成长因素的探讨,我国企业家成长的机制问题,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协调解决如下问题:

(1)改变官本位思想,转变政府职能。现代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我们必须摆脱“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做到不以官位高低论英雄,使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做好本职工作。企业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来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去攀比彼此的级别。政府对企业的控制要以建立健全法制来管理,通过宏观调控来规范经济行为,而不再靠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只有这样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才能健康成长。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是规模经济的必然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具有相互制约机制的管理体系,才能稳步发展。过去的产权不清晰、责权不分明,靠政府来指挥企业运行的管理无法使企业家来规范经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是对企业家行为的约束机制与监督。民营企业只有过渡到这样一种结构、遵循这样一套管理体制,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做长远,企业的寿命才能长久。

(3)依法治理市场经济秩序,重塑劳动信仰。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曾出现了一批批著名企业家,他们占尽天时地利,钻空子,靠投机一夜暴富成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规范化,他们最终栽了跟头。现代企业的发展是要靠诚信来为社会创造价值,取得合理利润的。中国企业需要重塑一种企业制度,使企业的发展不是去靠投机与欺诈而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通过投资和劳动踏踏实实的经营来创造财富积累资本,使企业诚信为本,健康成长。

在我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中,要让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拥有自己的股份,让民营企业学会经营他人财产,只有这样,中国的企业家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杜询诚.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兼评韦伯(中国的宗教)[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2]赵耀东.我的经营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

上一篇: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情境探讨 下一篇:英国圈地运动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