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扶“贫”疗效好

时间:2022-04-17 05:08:33

饮食扶“贫”疗效好

有统计表明,超过两成的国人患有贫血,其中两岁以内的婴幼儿和育龄期妇女贫血情况最严重。营养性贫血,主要是铁元素的大量丢失或生成不足造成的。人们往往认为,贫血就是体内“血少”。其实,这样理解是不正确的,在医学上的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使血液变稀变淡。贫血是一种症状,各种疾病都可能伴有贫血症状,称为继发性贫血。血液系统疾病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或失血性贫血等。中老年人的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婴幼儿贫血:及时添加辅食最关键

半岁至3岁左右的小儿患贫血的几率较高,多因食物中缺乏足够的铁质引起。特别是早产儿,从母体中未获得足够铁量,出生后八九个月仍以母乳为主,如果不吃些蛋类和鱼,就会导致铁元素摄入不足,诱发缺铁性贫血。

治疗上,一般让小儿服用铁剂。另外,在日常饮食中要多吃些海洋鱼类、动物血类或干鱼类、蔬菜等含铁多的食品。孩子在半岁后要逐渐添加辅食,如肉末菜粥、蛋花西红柿面片、肉末蒸蛋羹、蛋黄泥拌牛奶及一些肝泥、牛肉泥的成品。最好能选择下列食物:肝泥、鸡蛋黄、猪血、鸡血、芝麻酱。

纠正挑食厌食习惯。挑食、厌食是造成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患儿的家长大多很无奈,孩子爱吃膨化食品,对甜食和饮料情有独钟,而对富含铁和维生素的蔬菜常常不屑一顾,家长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这样长期下去,势必造成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蛋白质、铁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缺乏,易造成贫血。

家长应努力纠正孩子饮食上的偏好,保证孩子每餐营养素比例合理,热能充足,具体来说是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占总热能的12%~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

另外,青少年学生不吃早餐的现象比较普遍,还有的是早餐营养摄入不足。早餐应占全天能量摄入的30%。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体育运动和紧张的脑力劳动使能量消耗增大,如果营养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乏力等贫血症状,影响学习和健康。此外,儿童和青少年每日食物应包括鱼、肉、蛋、奶、禽类和豆制品,主食以米面、薯类为主,还要多吃绿黄色蔬菜、根茎类蔬菜、新鲜水果等富含铁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育龄期女性:补铁补血为主

“女性以血为本”。女性一生中失血的机会比较多,经、孕、胎、产,无一不失血。在失血的过程中,常造成大量营养元素尤其是铁元素的丢失,因此需及时补充。但有不少女性,为控制体重盲目节食,久而久之,就会因营养摄入不足而诱发贫血。特别是处于育龄期的女性,惧怕发胖的心理常驱使她们节食或奉行“素食主义”,有的偏嗜一种饮食,这样不仅会造成自身营养缺乏而导致贫血,还会对腹中的胎儿发育不利。许多早产儿、低体重儿就是因此形成的。

动物性食物含铁量比植物性食物丰富,如猪、牛、羊的瘦肉及猪肝,因此女性应抛弃“素食至上”的错误观念。女性妊娠期要加强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蛋、肉类、豆类、海带、发菜、紫菜、木耳、香菇等,还要注意多食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以补充造血原料。

老年人贫血:补铁还要补酸

老年人由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差,许多慢性病又对进食有严格的限制,因此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贫血情况也较常见。

贫血的老年人首先要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此外,在膳食中要注意摄入足够的造血原料,如铁、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等。研究证明,食物中铁质的吸收与胃酸有着密切关系。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较差,体内易缺乏胃酸,阻碍铁的吸收。所以,为了促进铁质的吸收,还应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西红柿、酸枣、苜蓿、酸黄瓜、酸菜等。

贫血患者的食补佳品

芹菜炒猪肝,是一道富含铁质和叶酸的菜肴。对于贫血倾向的妇女和婴幼儿是日常食补的佳品。叶酸在人体内不仅是脂肪及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酶,其主要功能是辅助产生红血球,防止红血球变型。而铁质则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绿叶蔬菜和动物肝脏中存在一定的叶酸和铁质,其中尤以芹菜、菠菜中含量最为丰富。

原料:猪肝200 g,芹菜300 g(或菠菜200 g),酱油25 g,白糖20 g,黄酒10 g,湿淀粉30 g。

制作:1. 将猪肝去筋膜,用快刀片成薄片,用淀粉、黄酒和精盐同猪肝片搅匀,待用。2. 芹菜摘去菜叶,取净茎300 g,用清水洗净,切成3 cm长的段。3. 将油锅用旺火烧热,倒入冷猪油,烧至六成油温,投入猪肝,将其搅散,待变色后,倒入漏勺沥油。4. 锅中留油少许,继续旺火,投入芹菜煸炒,将熟前加入酱油、白糖、精盐,用湿淀粉勾芡,再倒入猪肝,翻炒几下,在锅边淋上少许香醋,即可出锅装盘。

特点:猪肝细嫩爽口,芹菜芳香味浓,香中带酸,味道鲜美。

作用:猪肝每百克含铁25 mg,芹菜每百克含铁8.2 mg。食用每份芹菜炒猪肝可摄取74 mg的铁质。本菜肴尤其对妇女有益。

上一篇:八道江苏传统菜 (二) 下一篇:名蔬良药话牛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