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滑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2-04-17 11:14:55

高校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滑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实施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及鼓励社会资助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党和政府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政策。可是在这一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受助大学生存在诚信道德滑坡、信用能力不足、感恩回报意识薄弱等信用道德问题。因此,主要从实际调查分析中探讨大学生目前的诚信道德危机现状,进而分析诚信道德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以便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大学生诚信危机的目的。

关键词:受助大学生;道德;滑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63-02

一、高校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

(一)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HH高校受助大学生,其中100名为在校受助受助大学生,100名为毕业受助大学生,问卷设计如下:

1.你申请助学贷款的原因是()

A.家庭困难,无法缴费 B.自力更生

C.家长缴费,挪作他用 D.家长缴费,用来投资

2.获得助学贷款后,在今后的学业期间,你有何打算?()

A.完成学业,获得文凭 B.没有想过

C.毕业找工作,还贷款 D.努力学习,提高能力,赚钱坏贷款

3.毕业后如何偿还贷款,还不了怎么办?()

A.父母想办法,可以拖 B.自己想办法,慢慢来

C.相信自己能够有能力 D.走一步,看一步,无所谓

4.如何看待奖助学金()

A.没有想法,看法

B.评比不合理

C.能要则要,不要白不要D.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

5.如何争取奖助学金()

A.努力学习,实事求是 B.装穷,做假材料

C.跟领导搞好关系

D.顺其自然

6.有社会团体或企业在寒暑假给你提供较高报酬实习、见习机会,你有什么打算?目的是什么?()

A.去,赚钱

B.去,既可以赚钱,又可以提高能力

C.去,是提高能力的机会D.看情况

7.当你得到个人或社会团体的无偿资助时,有社么感想?()

A.感激,以后一定报答B.没有感觉

C.激动但羞愧

D.感动但没有想法

8.毕业后你与原来无偿资助你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有何联系?()

A.忘了,无任何联系 B.偶然信息联系

C.保持电话或信息联系D.经常联系,偶然拜访

9.毕业后,助学贷款不能按时偿还,怎么办?()

A.找朋友借

B.加班加点工作赚钱偿还

C.找父母坏

D.无所谓,拖

10.你觉得受助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A.受助是自己应得的 B.无诚信道德意识

C.无能力讲诚信道德 D.没有思考过

(二)调查分析与结论

1.在回答你申请助学贷款的原因时,选A的有72%,B的有2%,C的有23%,D的3%,说明在申请助学贷款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道德诚信。

2.在回答获得助学贷款后,在今后的学业期间,你有何打算?选择A的有81%,B的有8%,C的有7%,D的有4%,说明绝大多数受助学生没有提升自己能力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3.在回答毕业后如何偿还贷款,还不了怎么办?选A的有54%,B的有21%,C的有5%,D的有20%,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助学生对诚信不了解,诚信观念淡薄,对父母依赖性强,无抱负。

4.在选择如何看待奖助学金时,选A的有21%,B的有45%,C的有8%,D的有24%,这说明助学金的评比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起到真正的资助作用。

5.在回答如何争取奖助学金时,选择A的有21%,B的有18%,C的有14%,D的有47%,这显示不少受助学生在受助过程中有过不道德诚信行为。

6.在回答有社会团体或企业在寒暑假给你提供较高报酬实习、见习机会,你有什么打算?目的是什么?时,选择A的有40%.B的有54%,C的有2%,D的有6%,调查表明大部分受助学生只看重经济、物资资助而非能力、机会资助。

7.在回答你得到个人或社会团体的无偿资助时,有社么感想?时,选择A的有12%,B的有8%,C的有5%,D的有75%,调查表明大多数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

8.在回答毕业后你与原来无偿资助你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有何联系?时,选A的有66%,B的有20%,C的有10%,D的有4%,说明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极为薄弱。

9.在回答毕业后,助学贷款不能按时偿还,怎么办?选择A的有15%,B的有16%,C的有35%,D的有44%,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受助学生缺乏道德信用,对信用认识不够。

10.在选择你觉得受助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选A的有24%,B的有36%,C的有15%,D的有25%,结果显示受助大学生信用意识薄弱,信用能力较低。

总之,此项调查经过资助方、资助工作人员认可,调查结果属实。从整体上看,受助大学生存在信用道德滑坡、信用能力不足、感恩回报意识薄弱等信用道德问题。

二、高校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

(一)诚信理念及教育方面

1.高校缺少科学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制度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在我国,目前的诚信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政治诚信、学习诚信、就业诚信、网络诚信、个人信用诚信五个方面,在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及社会资助诸多问题中,诚信教育的不足和信用的缺失是直接导致诚信道德滑坡、信用能力不足、感恩回报意识薄弱等信用道德问题主要原因,这其中跟高校缺少科学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制度不无关联。正如人们常说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只有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才能在社会上、在学生心中确立一种正确鲜明的导向。诚信教育既是受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助大学生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也即诚信教育制度既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一项受助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准则。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缺少科学有效的诚信教育、评价和惩处措施。校园中存在很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种弊端。例如,在高校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忽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中,忽视信息的多向互动学习交流;在受助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上,忽视了操作应用、创新发现,忽视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等等。高校开展的与国家助学贷款相配套的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评价和学生违反诚信的惩处工作措施不多、力度不够。真正的科学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制度就是要能够真正做到告诉同学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告诉同学们哪些是鲜明正确的价值诚信取向。因此,学校制定一套完备的规范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2.缺乏良好的校园诚信道德及社会诚信道德

受助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上的中坚力量,其诚信信用人格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学校诚信教育旨在从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上来完善规范受助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和人格的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讲真话、办实事、诚实待人、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言行一致、考试求真实、不舞弊、不抄袭等学校诚信教育就是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在当前,由于高校教育队伍良莠不齐,缺乏对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针对性研究,造成校园诚信没有良好的环境。社会诚信环境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社会生活领域的诚信缺失。不爱惜公共财物、不遵守公共秩序、网络生活中的不诚信、学校教育的弄虚作假、家庭教育中的不诚信。二是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吴康宁在《教育社会学》中提出“社会变化可以直接、间接诱发教育系统的失范行为,其依据是任何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教育均有相应的氛围效应”。社会信用环境是促使受助大学生的诚信形成、维持和改变的最基本因素,但同时也是诱发受助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因。在当前社会上,弥漫充斥着“虚假”的空气,诸如市场经济中的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以及政治领域的腐败。社会诚信环境不佳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人信用制度的严重缺失,这就造成对普通个体的诚信监督不力;第二,企业信用制度和诚信管理的不规范;第三,政府信用体系亟待加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亡。诚信、信用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基本准则,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更是我们立党为国的灵魂。社会经济要想快速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得坚持以诚为本,这是安身立命的大计。

(二)诚信能力方面

1.受助学生自身能力积累不足

(1)受助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积累不足

受助大学生本身学习努力程度与综合素质在既定的高等教育服务的条件下,究竟有多少东西凝结到受助大学生身上,取决于受助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与学习状况。而受助大学生没有因为受助而产生这方面的压力与动力,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是受助大学生能否获得良好成绩的前提。我国现在的教育模式是“严进宽出”,相对来说大学生学习的压力并不太大。很多学生可能还没意识到将来的就业压力和现在的学习对未来的重要影响。虽然“六十分万岁”的口号已经不再流行,但这种思想仍或多或少存在在某些受助大学生身上。努力学习是获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受助大学生既要学习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又要学量的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一方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锻炼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与中学差别很大,适当调整学习方法是受助大学生获得良好成绩的保证。受助大学生个人努力与高校教育服务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素质,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受助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

就业观念是受助大学生对求职的认识和态度,它会影响寻找工作的方式和努力程度,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下,受助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仅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打破等待分配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积极、灵活、主动的就业观念。就业观念体现为就业意愿,这是受助大学生根据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对未来工作职位的一些设想,包括就业地区分布、单位性质、月薪、就业工作环境等等。这些观念会影响到受助大学生在自己想象的范围内寻找工作,去寻找自己能够接受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助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是否匹配,其人力资本价值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如果受助大学生就业意愿较高,可能会拒绝现有的接收单位而继续寻找想象中的工作。大量的调查表明,受助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就业预期偏高的情况,结果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受助大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过高的就业预期,则就业问题不是很大。但事实上,有些学生不能或不愿意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于是,失业现象在所难免。

2.社会竞争降低了学生诚信能力

学生违约并不全是因为他们的诚信问题,而是在他们刚毕业的前几年,实在是没有能力偿还这些贷款。从关于还款的规定来看,大多规定贷款对象在毕业以后的第一个月就要开始还贷。但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的还要通过关系“走后门”才能谋得一个职位,甚至有的学生要无偿工作一段时间才能被录用,如果这时银行要求学生还款的话,这对于刚刚走进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纵观这些原因,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会拖欠贷款。近年来受助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对未来就业后可能的经济收入预期较低,所以他们不敢“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从国家助学贷款总体而言,多数获得助学贷款学生的一般家庭还贷能力相对较低,假设这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找到工作,或者已经找到工作,但由于收入水平较低也会影响还款水平。

上一篇:基于议程设置的新闻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股票收... 下一篇:从国家到市场:罗马尼亚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