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时间:2022-04-17 10:17:27

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基础学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地应用。在中学教学中,由于数学这一学科相对抽象,而且要求严谨,因此也成为了很多学生头疼的学科之一,学困生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呢?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学科因素

数学这一学科有着很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逻辑要求严谨。而大多数中学生在学习中都不喜欢思考,而是一味地等待教师的讲解,这样就会使数学学习显得过于枯燥无味。

2.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游戏厅、网吧、赌场的无秩序发展,而学生一般都缺乏自控能力,贪玩心理与好奇心理使很多学生都无心学习,而沉迷于网吧、游戏之中,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3.学校因素

首先,很多学生在上小学时没有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而学校在这时也没有很好地处理小学数学知识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因此导致这些学生升入初中后根本适应不了初中教学。其次,升入初中以后,数学这一学科容量增多,难度加大,同时需要学习的学科也比小学多,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兼顾,从而造成了学困生。

4.家庭因素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另外还有一些家长缺少文化素养,很少和子女进行心灵沟通,又没有良好的教育方法,这也促成了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

5.教师因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些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从而导致业务疏漏,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根本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一味地讲求师道尊严,这样就会伤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6.学生的自身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数学学困生都对数学这一学科缺乏学习兴趣,并且缺乏坚强的意志,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在学习中,他们过度依赖教师和同学,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心理因素而造成了学习困难。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1)设计恰当的教学情景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恰当而灵活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景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白学生不仅仅是听众,更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情景进行思考与讨论,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在情景中设置疑问,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2)建立讨论小组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来进行讨论,讨论后再由学生进行总结发言,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及时地指导,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更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投入讨论之中。在学生发言后,教师要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特别是那些学困生小组,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与关爱,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心理策略

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数学学困生虽然成绩不理想,可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同样渴望进步。因此,数学教师应该从心理的角度出发,重新点燃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数学教师应该用平等的身份与学困生进行深入地沟通,找出学困生的闪光点,了解学困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鼓励,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关爱,这样就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造成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相对落后的原因之一。数学教师必须明白,学困生只是暂时地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瓶颈,只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注与关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一定可以进步。

4.注重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应能够给教师提供许多信息,包括学生的表情、作业、回答等。教师要善于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必要地调整。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更要给予更多关注,针对他们在课堂上和作业中的问题,给予及时地辅导。此外,当学困生有了一定进步以后,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并且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当我们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错误后,一定要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地进行纠正,让学生及时地改正错误。一定要做到发现问题立刻解决,绝对不可以留下后患。

5.其他策略

此外,教师还应该经常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共同针对孩子的问题来寻找解决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通过与家长沟通,来了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还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家长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提高数学成绩。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困生,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变。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的预期教学目标得到实现。当然,转化学困生也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

上一篇:培智学校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初探 下一篇:实施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