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中国信息技术美国缘何屡屡发难?

时间:2022-04-17 09:55:45

限购中国信息技术美国缘何屡屡发难?

3月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新法案,禁止多个政府部门购入与中国公司有关的通信、科技系统,以防出现“安全漏洞”。此举被认为在政治上实行“双重标准”,在安全上没有充分根据,在国际贸易上有失公平,或将破坏全球通讯设备市场的公平竞争。

据统计,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总计1290亿美元。根据新通过的联邦政府开支法案条款,美国商务部,司法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被禁止购入任何由中国政府“拥有、运营或资助”的公司制造和组装的通讯科技系统。新法案在今年财政年度,即9月30日前有效。

美国此举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IT企业将受到何种影响,又该如何应对?

安全成为借口

这项法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外界并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它将影响到美国一些非防务领域的政府机构从现在到9月30日(财政年度结束时间)的开支。

据了解,该条款还规定,例外的情况是:如果该机构的负责人决定,购买有关技术“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即可购买。

这份长达240页的法案明确规定:除非得到联邦法律执行办公室的许可,否则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天局、司法部门、商务部门等,不得随意购买任何信息技术系统。“购买前,必须对‘网络间谍及破坏’风险作出书面评估。”

去年,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报告,敦促美国电信运营商不要与华为和中兴进行商业合作,原因是中国政府可能会对华为和中兴施加影响,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安全。两家公司均否认了这一指控,华为发言人表示这样的说法“毫无根据”。

一份来自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总值达1290亿美元左右。凡是与上述信息系统相关的中国企业,均须纳入风险评估的范围。其中包括由中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中国资助的企业等。更为严格的是,这些企业在生产、制造、组装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所有风险,均会受到逐一关注。美国政府此举并不属于WTO的管辖范围。此外,WTO的协议中还有一项国家安全豁免的条款,这也有可能成为美国设立此法案的一个辩护理由。

针对该决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称,为维护中美两国的信任与发展,美国方面应取消该法律。“其实,这是美方以网络安全为借口,对中国公司采取歧视政策。”洪磊说。

黑客事件后续?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过去两个月内,美国一直指责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给美国政府带来巨大的伤害,当时就有分析人士称,美国政府的表态是为限制中国IT企业在美发展制造舆论支持;而在2012年下半年,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中国公司华为和中兴生产的IT设备对美国安全造成威胁,并敦促美国电信公司不要与这两家公司进行商业合作。对此,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此举背后其实隐藏着部分美国IT企业的利益,意在保护美国企业不受中国企业在美扩展业务的冲击。

美国政府的“努力”并未奏效,Clearwire等美国电信运营商随即宣布,将在2013年的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升级中继续使用来自中国企业的IT设备。美国投资者网站分析文章还称,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目前在电信设备制造领域的实力有目共睹,除了可以提供电信运营商所需的各类设备外,其价格也低于思科等欧美厂商,对欧美运营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对于美国新条款的出台,也有专家观点认为,这是针对之前中美之间“网络黑客”事件的后续行动。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2月,美国一家网络安全公司指控,中国军方某部队是对美国企业实施黑客攻击的“幕后黑手”,中国强烈驳斥了美国方面的指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连续表态,称“网络黑客攻击是全球性问题,具有匿名性、跨国性和欺骗性特点,盗用别国IP地址进行网络攻击是黑客惯常做法。”但是就现今美国方面的行动来看,他们对于自己的猜测更为信任。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安全的确已经成为军事安全领域的重头部分。对于在国际社会渲染“网络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他认为,网络空间应该是拓展国与国之间沟通合作的平台,而非造成国际冲突的领域。

“现在看来,对于‘网络黑客’的问题,中美双方都坚持己方的观点。”该人士称,“禁止美国政府机构购买与中国政府有关公司信息技术的条款,虽然不能明确地被看作是‘网络黑客战’的后续,但是也从侧面体现了美国对于中国在国际信息安全方面的防备之心。”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国的信息产品第一次受到美国基于“国家安全”问题的刁难。2011年2月,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就以国家安全为由,让华为收购3Leaf的计划落空。2011年11月1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麦克·罗杰斯则对外宣布,开始调查中资企业华为和中兴的所谓“窃密事件”。华为、中兴等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依次沦为“中国”的牺牲品。

随着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显然在不断加剧。有专家表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各成员可以因为国家安全之忧免于遵守某些贸易规则。所以美国的做法并非完全违背WTO的贸易原则。

中国难有作为

美国政府指责他国进行网络破坏,其标准是不透明和没有充分根据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表示,该法案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对于在全球产业链采购的电子通讯设备行业而言,此举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深远。

“这个确实有点过火,按他们的法案执行起来,很多有国资背景的中国信息产业企业都将受累。”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重庆商报》采访时说,法案要求政府部门在考虑购买信息技术系统时,应与执法机构一起对“网络间谍和破坏”风险做出正式评估。这个评估的标准和程序并不透明,是否公正合理不得而知,裁判员也是他们自己在掌握。

同时,评估必须包括“此类系统在一家或多家由中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或者由中国所资助的企业中生产、制造或组装时,所存在的任何风险”,涉及到的企业范围非常广。其实,高新技术产业在全世界,都是政府资助和鼓励的对象,美国也不例外。按照这个法案,特别是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会首当其冲。当然民企也不会完全置身事外,因为美国政府可以帮你“构思”出你和中国军方的关系。

中国应如何应对这样的贸易争端?梅新育在接受《重庆商报》采访时认为,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方面制定对策。“短期内,虽然我国是最大的IT产品生产国,但中美两国十几年来已反复发生多次贸易争端,我们在时机成熟时也可以对政府采购设限。中期内,我国还需要继续在多边和区域框架下维持自由贸易体制,抑制贸易伙伴国的保护主义势力。长期则要推进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对我们的杀伤力。”

据采访的相关律师表示,对于美国政府的新法案,中国可能会通过指责美国违反WTO规则予以回击,但实际上可能难有作为,因为中国目前还不是政府采购国际和解规则WTO协议的成员,因此无法通过WTO仲裁的方式帮助中国企业争取权益。

延伸阅读 法案警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对于美国政府的最新法案,等多家美国投资者网站均认为,这可能对华为、中兴、联想等中国公司造成不小的影响。华为和中兴的部分高管表示,华为和中兴的美国业务,绝大多数是电信运营商采购,几乎不涉及政府采购,因此美国政府的新法案,不会对企业在美国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上述高管还强调,华为和中兴的设备严格按照美国运营商的要求生产,不存在美国政府所说的“安全”隐患,即便对其检查,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不过,有市场人士担忧,美国政府动辄以“安全”问题打压华为和中兴,可能会在美国市场造成对两家公司极为不利的局面,并使公司形象受损,最终逐渐影响其在美国市场的主要业务,以及智能手机等其他新兴业务。

美国此举对于国内的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肯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和地位,一旦它表示对中国这些产品的防范性,必然会影响到别的国家在采购产品时的选择,那么国内相关产品在出口贸易上的业绩必然出现一定的下滑。

有美国市场分析文章认为,美国政府出台新法案后,受影响最大的可能将是联想。2012年8月,联想北美副总裁兼总经理托马斯·鲁尼公开表示,联想正在攻坚美国的中小学和政府市场,其未来销量有望实现每年超过20%的“超高增长”。而在2012年11月,联想全球产品部门总裁彼得·霍腾休斯也表示,联想的产品正在进入美国的主流消费领域。

在美国不断对中国企业设限之时,美国此举被解读为是向华为、中兴发难后的“升级版”。该法案者贝克在美国一家法律事务网站上写道,这项针对中国的法律措施对中国电脑制造商联想来说“将会是一个重大打击”,同时也“将为向政府销售商务IT配件的美国公司带来惊喜”。

据了解,华为在非洲、中东等地向政府等销售较多的IT设备,但实际在美国尤其向美国政府销售的网络设备很少。“我们在美国市场主要销售的是手机、上网卡等终端、民用商品。”该人士因此说,上述法案对华为在美国的销售影响不是很大。

“这次签署的法案是针对美国政府的,对中兴来讲没有任何影响。”中兴通讯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称,去年中兴通讯在美国市场的营收额为10亿美元,其中九成以上是销售手机、数据卡等终端的收入。联想集团公关人士称,联想产品如今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销售,每样产品从质量、安全性能等各方面都超过政府标准,因此美国上述部门严格控制中国IT设备的法案对联想集团没有太大影响。作为世界最大的PC厂家,联想对此已早有预料,但仍有信心保持与美方的交易。

有专家称,该法案警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虽然国内企业此前没有打入美国军方市场,但未来这个可能性越来越大。美国方面已经看到联想、华为等打入美国政府市场的可能性,因此出台上述法案“未雨绸缪”。且该法案的签署与去年10月美国国会对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巨头的发难有关,并且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以后还会不断发难。

上一篇:“小木屋”期待做大市场 下一篇:四维肖像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