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官老张轶事》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

时间:2022-04-16 04:00:22

从《法官老张轶事》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

[摘 要] 《法官老张轶事》系列影片作为新时期的主旋律电影,它是较为成功的,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同时,该系列电影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对于观众来说,它是好看的电影,对于社会价值体系来说,它是具有良好指导性的电影。影片的思想性与观赏性融为一体,获得了双赢发展。这其中,主旋律电影对大众文化元素的收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主体性日益增强的受众来说,该系列影片无疑为他们提供了生产自身意义的资源,于是,笔者得以窥一斑而见全豹,深入文本探讨新主旋律电影的成功秘诀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大众文化;规训;收编

一、电影的双重属性

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消费性,张扬感望,表现人性的丰富性、多样性,它产生于宰制性体制内部,并试图抵抗任何理性对人造成的压抑与物化。在现代社会,电影,首先是一种娱乐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存在,看电影,也就是我们抛开生活压力,放松身心的手段。在电影诞生之初,它的这种娱乐性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在西方,观众是带着好奇的心理去欣赏《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的“神奇影像”,而在中国,皮影戏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民间娱乐方式。因此,电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工具。毫无疑问,电影属于大众文化。在电影中,我们得到了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体验,沉浸在电影中,让我们暂时逃避了现实。

其次,电影又是一种传播工具,胶片的记录性被用来保存和传播有价值的影像信息,正因为电影的这种媒介属性,它便被意识形态给盯上了,于是,在娱乐性之外,电影带上了思想性。

二、主旋律电影的实质

主旋律电影,是指在政府指导下弘扬国家意识形态的电影。据邓小平同志所言:“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由此,《法官老张轶事》系列影片无疑应当归入此类。显然,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主旋律的实质,也就是“电影成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这一点,从文化角度上,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的收编。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何为大众文化?根据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约┖•费斯克的研究,大众文化产生于对宰制性体制的对抗中,是一种抗拒生产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灵活运用游击战略,偷袭统治者占领的空间,诸如工人们故意破坏社会秩序,拒绝使自己成为资本主义的赚钱工具,拒绝被同一化,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

(一)“恶作剧”与“看电影”

费斯克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他把这些称之为大众文化:那些被称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聚集在商场,他们没有消费的能力,却利用商场的空间来获取自己的,他们趁人不备故意交换商品的标签,或者故意聚集在一起,给正常购物的顾客制造障碍,引起销售的麻烦。他们的这种行为破坏了既定的社会秩序,却为自己带来了,为自己对体制做出的反抗而暗自得意。但正是这种看似“恶劣”的行为,逐渐改变着社会的运行方式,社会秩序的掌控者不得不对这些行为做出处理,一般来说,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强制打压,二是巧妙收编。在避免引起骚动、暴乱的前提下,聪明的统治者一般会采取后者,表面上做出妥协,实质上加强和扩大了自己的统治空间。对于那些破坏商场秩序的人们,商场的管理者开辟出步行街,提供给那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指定的“免费空间”,表面看来,管理者在反抗力量面前做出了妥协,实质,在缓和矛盾的同时,扩张了统治领域:从购物空间衍生到购物与闲逛空间。

这些“恶作剧”,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但却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曾几何时,大部分人心中都有过这样的念头:耍点花样来整人。这并不是变态心理,相反,这和我们很多行为有着同一的心理机制。这种行为源自一种欲望或者是对不满事物的抵触,人天生就有寻找的冲动。看电影这一行为,深层意义上就是抗拒生产,追求感性愉悦的过程,与“恶作剧”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我们试图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寻找。但是,“恶作剧”和“看电影”这种原初心理对价值系统构成了威胁。相应的,“看电影”遭到了“恶作剧”所遭遇的调控,主旋律电影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的。

(二)规训的发生

不同角度看问题,结论和体验自然也不同,《法官老张轶事》系列影片,从故事层面上看,它展示了真实的农村景象,见证了农村法制建设的真实过程,它向我们展示了农村推进法制建设的重重困难,用戏剧性的手法书写了法律在农村遭遇的尴尬现象。首部《法官老张轶事》讲述了儿童监护权的争夺事件,《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讲述了村民老栓丢牛、找牛以及用法律手段认牛的故事,《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讲述了村民三奶奶为一根树枝打官司的事件,表面上看,实则是法制观念初步引入的闹剧。《法官老张轶事之回避》讲述了外出务工的工伤纠纷案,《法官老张轶事之别动感情》讲述了诉讼费的逃避事件。

现实主义作品的责任在于揭示人性,反映社会,引起社会关注。作为折射现实的作品,《法官老张轶事》系列影片确实做到了,美中不足的是,它未能走出主旋律电影的常规,样板化模式在增强观影经验的同时也限制了这一系列影片的发展。正如该系列影片研讨会中所提出:

“这个系列再拍下去确实难度会越来越大。本来起点就高,我们对它的要求也很高,如果在主题上没有进一步的新发现,就是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结构基本上已经形成自己的模式和人物关系了。虽然案子不一样,但是矛盾的发展和情节的发展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够陌生和新颖。”①

不过,从文化功能角度上来看,该系列影片思想大于故事。

这一系列影片,共同的特点都是讲述老百姓生活的故事,展现了农村推进法制进程中的“特殊问题特殊对待”的过渡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的生搬硬套并不能解决问题,相比之下,中国特色的法律更具人性化,在农村办案过程中,法官的形象代表老张,深入民间,了解村民的实际境况,在法律和人情之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化解矛盾的同时,也给百姓带去了关爱。外在纠纷的解决不是重点,重点是通过事件让村民对中国的法制有了深刻认识,旨在唤起法治意识。仔细对比,前三部影片《法官老张轶事》《审牛记》《养老树》属于一个系列,《回避》《别动感情》又与前者有了小小的区别。前者的矛盾解决,经过法律判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是加以政府关怀,后者的矛盾解决基于找到了新的线索,最后运用法律手段完满解决。总的说来,无论如何,影片以完满的结局告终,皆大欢喜。

可以看出,这些影片模式如出一辙,总体来说,是建立在农村背景下,村民之间的纠纷与解决,纠纷各异,但是解决方式、解决结果是惟一的,故事概括起来就是:XXX法律意识淡薄,通过XX事件明白了用法律武器解决纠纷的重要性,此外,在法律与人情发生冲突的时候,集体的关爱是不可替代的,中国人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方式,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和谐与美好。这看起来比现实更真实的影像,增加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感。幸福感不仅仅在观影过程中,同时与现实产生关联,给自己的生活指明了方向。毫无疑问,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遭遇了价值系统的规训,“隐形人”告诉了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该如何面对社会问题。毫无疑问,影片成了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

三、新主旋律电影的成功秘诀

规训,即使之符合特定的价值系统,维护特定的意识形态。面对规训,我们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接受,二是躲避。在伦理道德的约束下,法律规章制度的束缚下,作为社会中的我们为了适应生存而不得以接受着这些生存法则,充满了对“规训”的极度厌恶与反感。于是,我们学会了逃避,时不时地给自己释放一下,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看电影,毫无疑问是娱乐身心的方式,谁又愿意自己在娱乐中被规训呢?带有规训色彩的《法官老张轶事》系列影片是如何让观众快乐地接受的呢?

首先,故事比现实还真实,并没有觉得和现实有两样,以至于观众发现不了自己被规训了。影片摆脱了生硬的说教,乍看故事,没有不对劲的地方,电影中常见的北方农村景象,朴实的北方农民,为了一桩纠纷而犯难,这确实在哪里见过,比如民生新闻、访谈类节目,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新闻的生动版本,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真实”,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毫无疑问也就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了。现实主义影片的效应就是如此,观众像看新闻一样看完影片,并且认定这就是事实。而真正的事实,我们无从知晓,这样一来,虚幻体验代替了亲身体验。《法官老张轶事》也就成了解码现实,创造心理平衡的方式。面对社会问题,不用感到迷茫无助,自有公道在。

其次,《法官老张轶事》系列影片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不仅有利于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更增加了文本的亲切感。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约翰•费斯克认为,民众总是以“下层族类”的身份处在社会权利关系的弱者一端,因而必然会有反抗意识,是“集体性对抗主体”,同时因为民众是由不同群体不断变化的亲疏离合的多层联系构成的关系综合,所以他们又是杂多异质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对抗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杂多形态的对抗。②

正因为对抗的不稳定性,观众总是在改变着自己的嗜好,在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社会语境下,方言无疑是另一种“新鲜空气”,给生活注入了活力。可以说,方言的使用,本身带着一种对官方语言的对抗性,象征着特殊的地域文化,代表着大众的娱乐需求。通过影片听到了多种声音,实现了民众的话语权。

“你媳妇生下孩子没儿”

“你这两片嘴皮子倒挺会说的呢……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怕天打五雷轰,什么狗屁律师……放屁……”

“那看我老丈人那眼,再看我小姨子那脸,我小姨子那脸,那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引自《法官老张轶事》)

最后,影片采用了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以对话为主,是这几部影片的主要特点。影片充斥着强烈的话剧风格。故事的每一个回合,看似是一幕幕话剧的演出。以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它的最大优势是浅显易懂。这和大众文化通俗性不谋而合。通俗性是被绝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客观基础,对受众的文化层次、欣赏水平要求不高,各个层次的观众都能看懂听懂,这无疑也就扩大了它的传播领域。

四、结 语

通过《法官老张轶事》系列电影可以看出电视电影系列片一个发展趋势:电影在电视化进程中逐渐将大众文化的元素引入到电影创作中,出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交融发展的局面。这是中国电影符合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也是新主旋律电影获得良性发展的惟一途径,我们不能有离开受众趣味而孤立发展电影的思想,也不能只顾观众趣味而抛弃思想性,电影是一门大众文化消费品,更是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只有两者兼顾,把握好尺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

注释:

① 《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系列研讨会述要》,《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②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1页,转引自田义贵:《作为大众文化文本的方言影视剧》,《四川戏剧》,2004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 [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 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 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 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系列研讨会述要[J].电影艺术,2005(02).

[5] 田义贵.作为大众文化文本的方言影视剧[J].四川戏剧,2004(05).

[作者简介] 朱俊(1987― ),女,江苏常州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影与大众文化。

上一篇:基于电影蒙太奇与文字建构的特色分析 下一篇:生态批评视域中的《阿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