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室墙壁文化创生理念研究

时间:2022-04-16 03:57:39

小学教室墙壁文化创生理念研究

摘 要 教室墙壁文化作为教室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本文就如何创生能育人的教室墙壁文化进行理念研究,总结出小学教室墙壁文化创生应本着以生为本、德育先行和回归生活之理念,旨在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小学 教室墙壁文化 创生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3.059

On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Walls Culture Creation Idea

XIN Xiaofei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Abstract Classroom wall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lassroom material culture, growth of students h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on how to create student classroom walls fertile human culture concept study, summed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walls cultural creation should be a commitment to student-centered, moral philosophy and the return to life of the first,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front-line educator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wall culture; creation idea

雷夫老师曾说过:“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①那么教室之外的空白处到底要流动些什么呢?这是需要广大一线教师认真思考并实践的主要问题。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走进一间房,四面都是墙”的单调情感反应,笔者认为教室墙壁是需要优先改善的直观因子,改善的途径便是――“以文化人”。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学生一起创造良好的教室生态,创生有内涵、有意蕴的墙壁文化。有效的实践需要先进的理念作指导,小学教室墙壁文化的创生需要遵循以生为本、德育先行和回归生活之理念。

1 以生为本理念

所谓小学教室墙壁文化创生中的“学生为本”理念,就是在教室墙壁文化创生中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特点,遵循学生身心、个性发展的内在规律,让教室的一切墙壁文化及墙壁文化创生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1.1 基于学生

教室墙壁文化的创生应基于学生,这不仅要求要基于全体学生,更要求基于不同的学生。要求基于全体学生,是教育公平性原则的内在要求。每一位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高低,品质完满与否,都是班级的重要成员,都有权利参与班级的一切教育活动,因而也都应成为组织设计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考虑要素。

要基于不同的学生,强调的是要肯定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承认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认知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墙壁文化创生要基于这些差异而为不同学年、不同班级的学生“量身定做”。纵向上看,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水平,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就决定了学生对于同一内容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偏好和追求,因而低年级墙壁文化建设更多地表现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而中高年级的墙壁文化则较为抽象,意蕴高远。从横向上看,即使是同一班级学生,思维水平大体相近,但是由于成长背景、个人爱好和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有多不同,也会对班级墙壁文化有不同的需求和取向。因而,在班级墙壁文化的创生中,要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思路上思考,创生真正基于学生的文化。

1.2 为了学生

小学教室墙壁文化的创生,作为班级一项重要的工作,为谁创生是广大教育者应该厘清的首要问题,因为这决定了工作的开展方向和方式。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也必定要落脚于学生,教育必须追求学生全面的、健康的成长。为了学生,首先要求为了所有学生。好的墙壁文化种类多样,内涵丰富,就像一盘盘风格各异的自助餐,不同的学生能基于自身的基础和背景、爱好和特长,自主选取不同的食物,以达到人人都有所提高的效果。为了学生,还要求为了学生的所有。墙壁文化的创生,不是为了学生某个单一方面的发展,而是通过教育学生,使学生不光有知识,还要有能力,不光会自主学习,还会合作分享,不光乖巧听话还能自我管理,帮助学生成为全面的、完满的、智慧的人。

1.3 依靠学生

教室墙壁文化由谁来创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墙壁文化的风格水平和墙壁文化育人功效的发挥。教室墙壁文化是学生的文化,理应由学生来创生。这是由教室墙壁文化的基本属性决定的,同时也是现阶段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呼唤与回归。墙壁文化由学生创生,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及经验自主创生文化,首先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内容的适切性,这也就决定了创生的文化是符合学生大众的,是学生所喜爱的,是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是学生能够亲身践行的。其次,依靠学生还保证了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因为“只有以孩子的说话方式来表达,才更容易撼动孩子的生命。”②教育就是触动。触动就是教育在悄悄发生。

2 德育先行理念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学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为人,习得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最终形成道德行为的重要阶段,因而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德育异常重要。《小学德育纲要》中规定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注意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然而现行的课程设置中,“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作为学科德育课程,学程短,课时少,时空限制较多,很难满足学生德育方面的要求,存在诸多弊端。

小学教室墙壁文化中德育的渗透,作为隐性的德育资源,是对小学生课堂德育时空上的延伸,内容上的拓展和形式上的活化。时空上,小学生德育跳出了传统的课堂与书本,墙壁布置所传递的文化变成的“大课本”,学生不仅能从中学习,还能自主“编撰教材”和“解读教材”;优质的德育课的可能性存在于每一次学生与墙壁的眼神交汇,情感碰撞。内容上,墙壁文化用更加细致的手法对学生情感、意志等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使学生的情感素质不断提高,情感能力不断增强。形式上,教室墙壁文化通过创造或者运用德育情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图文等方式,将情景所蕴含的道德知识潜隐地传递给学生,而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自然地掌握道德知识,促进道德判断,内化道德行为,最终形成道德信念。

综上,在创生小学教室墙壁文化时,要坚持德育先行的理念,具体来说,要注重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2.1 习惯养成教育

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既是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目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无非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③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变成学生成长道路上巨大的助推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劳永逸”的秘诀。相反,倘若忽略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得不良的行为成为恶习,要想纠正,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付出更多的代价,纠正不成,还将会贻误终身。

2.2 健全人格教育

人格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道德品质、性格、气质和自我意识等。人格教育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环境和教育能否给学生以正确的影响对于学生能否树立起健全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甚至是终身的。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性格以及正确的自我意识,不畏困难挫折的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等,会使得学生在成长中终身受益。

2.3 公民意识教育

毫无疑问,每位小学生都是国家的小公民,如何引导、帮助和教育小学生做一名优秀的小公民,需要从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开始。公民意识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国家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生态意识、全球意识和规则意识等等。根据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水平和特点,较为具体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成为了小学生首先需要培养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不等于集体意识,而是公民个性的社会化。因此,小学教室墙壁文化创生中,要注重公民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墙壁文化中汲取营养,成长为合格优秀的小公民。

3 回归生活理念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由文化、社会和人格三个要素所构成。文化的本源就是生活。教室墙壁文化就是生活于其中的师生全部活动之于教室墙壁的物化呈现,它立足班级、师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反映着一种价值观。因而班级墙壁文化创生,必须秉承回归生活的理念。

3.1 不同生活基础的回归

每一位学生进到班级的时候,必定不是“白纸”一张,而是带有明显文化道德烙印,因为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开始了他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征程。其次,学生的生活,不仅仅指在校的学习生活,它还应包括其他譬如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等其他不同范畴、不同类型的生活。将家庭生活引入到墙壁文化中来,为孩子营造更加温馨亲切的文化;将社区生活引入到墙壁文化中来,让孩子感受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丰富教育要素,调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助力学生成长,以求得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

3.2 真实生活面目的回归

回归生活的真实面目是指教室墙壁文化的创生要真实地、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真实的、立体的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积极的因素与消极的情感混杂而生,正所谓生活不是只有“喜羊羊”,偶尔也有“灰太狼”。小学生正处于逐渐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的起步阶段,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对现实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所谓正确的认识,首先应该是全面的认识。于墙壁文化之中呈现给儿童真善美的世界,以及假恶丑的事态,让儿童对真实的世界有初印象。所谓正确的认识,还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正确的引导之上。班级生活和教师需要在为儿童呈现形形或好或坏的真实生活之后,为儿童指点迷津,进行积极引导,教导儿童体验和传承真善美,杜绝和抵制假恶丑。现在的儿童被过分地保护,以至于在一些恶性事件发生时措手不及,或者对挫折、失败不能及时消化,以致酿成一幕幕悲剧,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的疏忽。

教室墙壁文化作为班级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良好的班级生态贡献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像班级精神文化一样,有着潜在的育人功能。如何使班级墙壁文化淋漓尽致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是每个教育者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的教育课题。不管怎样,教师必须以正确理念作为实践指导,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生活,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完满生活体验做不懈的努力!

注释

① [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② 谢翌,徐锦莉.教室环境:一种被忽视的课程――课程开发事业中的教室环境布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41-44.

③ 林草甬.叶圣陶教育论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上一篇:移动学习环境下基于高职英语教学视角的Moodle... 下一篇:论电影中良好的医生形象塑造和医患关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