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审题 注重理解

时间:2022-04-16 11:26:51

【摘 要】审题其实质是一种思维训练过程,让学生体察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着力避免主观经验思维定式的干扰,如何寻求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有机联系。

【关键词】审题;思维训练;理解;判断;寻求

当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首先要从审题开始,理解题意,接着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然后选择恰当的方法与步骤来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在审题时出现较大失误,导致成绩很不理想。并不是学生不会解题,而是他们会错了题意。

有一部分学生是审题非常的不仔细。其一,表现为漏题,常常有学生在解题时对某些部分“视而不见”,个别学生甚至马虎到整题都遗漏不做,白白失分。其二则表现为看错,往往题目是一个数,到列式计算时却变了另一个数,虽然方法步骤全部正确,但数字看错,作的再好,得到的答案也是错误的,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时“共”看成“各”,或是根本没看见这个字,搞得答非所问自然就得不到分了。其三表现为看乱,某些时候题目提供了较多的信息,但有的学生小学一多,往往就乱了,混乱之下张冠李戴的情况也不少见,搞错了数据又怎么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呢?

为了尽量避免这种因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而出现的各种失误,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审题习惯。审题其实质是一种数学思维训练过程,就是一种教会学生数学思考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体察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着力避免主观经验思维定式的干扰,如何寻求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不相干的关系被误用。

当学生面对题目时要求他们仔细认真地审视题目所给的信息,切不可“走马观花”,审题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绝不能马马虎虎,随便看几个字就动手解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的读题,消化理解题意,弄清楚题目要求的是什么,或要解决什么问题,清楚明了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课堂教学时我就要求学生朗读题目,进而要求学生做题时用笔点着默读题目,把题目的核心和要求找出来,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列式计算时注意将数据与题目核对一遍,避免出错。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要加强对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还有一部分学生并非审题时不仔细,而是审不清题意,不能理解题中的信息或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这些学生在自己审题时总是出错,若老师帮着审题用生活化的语言来理解题意,往往很快就做对做好。由此可见,这类做不出题目不是不会解题,关键是没有理解题意,生活中的语言容易懂,而数学语言是书面语言,表达精炼、准确,学生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位置》教学过程中,上下左右等各种方位学生学起来很快,学生往往可以很明确的说出( )在( ) 面,但若要表述( )在( )的( )面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表述错误;他们可以简单的表述方位,但要求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方位就乱了,在这个时候除了着重讲解位置的相对性以外,还必须教学相关的准确的语言表述,并强化相关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时要注重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有效学习包括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其中经验就是指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在审题教学时,不仅要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与理解,还要重视数学教学中的语文教学因素。

题目的叙述中,有一些名词术语对理解题意和确定解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一共、剩下、增多、合计、每”等等,就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合起来、去掉、数量,变多”等含义,这类的名词术语要着重讲解,务必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潜台词,即词语背后的意思。有些题目数量或数量关系的变化并非直接告知,而是隐藏在某些词语的后面,需要具有相关的语文或其它学科的知识有很多内容还涉及到生活常识;而孩子们由于时间生活经验的不足,对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一无所知,或是模糊不清,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找到隐藏的条件。如“毕业了”就意味着“部分学生离开学校,在校生人数减少”“一星期”指“7天”,涉及到“工作日”的“一周”只有“5天”,“限乘”则意味着“最多只能乘坐”等。而这类知识的累积必须在教学中注意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融会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时还应将类似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分析、确认并强化区分。如:“这个图形(组合图形)A.由____条线段组成。B.由____条线段围成。C.数一数有____条线段”都是对同一个图形问多少条线段,确是三个完全不同的要求。又如“减少了”和“减少到”,“隔几天”和“每几天”看上去只有一字之差,反映的却是不同的数量关系。教学时要让学生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比较出它们的区别,有意识的添加合并同类项的训练内容,通过对比有助于学生弄清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辨析能力,这样在面对易混淆的题目时就不会理解错误了。

课堂教学中的例题只能展现一部分理论知识,而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相应的实际问题中,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题、审题,找到“关键词”,正确理解并推导出相关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予以解决。正确培养学生的这种读题仔细、观察入微、抓住重点、无一遗漏的审题习惯,不仅能让学生正确的理解题意,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形成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审题其实质是一种数学思维训练过程,就是一种教会学生数学思考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体察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着力避免主观经验思维定式的干扰,如何寻求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不相干的关系被误用。

上一篇: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下一篇:小组工作在研究生参与班级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