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时间:2022-04-16 05:15:21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55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25例,氯氮平组3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检测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氯氮平组治疗后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醉(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B(APOB)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明显降低,利培酮组治疗后TG、APOB明显升高,而TC、LDL、HD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培酮、氯氮平均可导致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异常。利培酮较氯氮平对血脂影响较小。临床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血脂的变化,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利培酮;氯氮平;血脂;精神分裂症

有研究发现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氯丙嗪或氯氮平后体内均存在着脂类代谢异常[1,2],但利培酮对血脂无明显影响[3]。本研究旨在通过利培酮和氯氮平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对血脂的测定,初步探讨利培酮和氯氮平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年3月~2006年3月首次发病入住我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包括:

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入院前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血脂调节药物。③排除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肝、肾功能不全等重大躯体疾病者。④未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⑤排除药物及酒精依赖者。⑥血脂、脂蛋白含量均正常,共有55例患者完成研究。利培酮组25例,平均年龄26.3±8.9岁,平均病期1.1±0.5年;氯氮平组30例,平均年龄25.8±6.9岁,平均病期1.2±0.6年,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治疗药物均从小剂量开始,7~10天达到治疗剂量。利培酮2~6mg/d,平均4.2±1.9mg/d;氯氮平200~400mg/d,平均236±32mg/d,共观察8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饮食均为同一食堂安排的统一食谱,忌高脂饮食。

1.2.2 血样采集及检测 入组患者于用药前、用药8周末分别采血1次,采血时间均在早晨6:30~7:00。要求早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置于-70℃冰箱内保存待测。实验室测定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TC、TG采用酶法测定,试剂盒由上海科华―东菱诊断用品有限公司提供;HDL、LDL采用比色法,试剂盒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APOAI、APOB采用比色法,试剂盒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所有检测指标均在日本产OLYMPUSAU400型全自动化分析仪上完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服药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者服药后TG水平均较服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APOB水平均较服药前明显升高,利培酮组(P

3 讨 论

国外新近的报道显示使用氯氮平引起多种代谢异常。有脂质异常家族史的,接受受氯氮平治疗更易促发脂质异常[4]。本研究发现氯氮平治疗8周后患者的TG、TC、APOB、LDL水平明显升高,而HDL明显降低与Daivd的报道一致[4]。利培酮仅出现TG、APOB升高且程度较氯氮平轻,而贺式则报道利培酮对TG的影响不大[3]。氯氮平、利培酮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AS)保护因子APOAI均无影响。

有研究认为服用氯氮平后TG、TC、LDL显著升高,可能是氯氮平的作用谱较广泛,其抗NE的作用和对特定的5-HT受体的作用干扰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使其数目及亲和力发生改变,影响了胰岛素对脂类代谢的调节作用,最终导致脂类代谢异常,进而使患者的TC、TG和LDL均升高,服用利培酮较氯氮平对血脂影响小可能和利培酮的作用谱相对狭窄有关[5]。利培酮对血脂代谢的影响虽较轻,但仍不容忽视。

女性患者血脂水平升高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6]。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女性患者,应定期检测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根据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水平变化,合用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以减少和消除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急诊内科自杀未遂病人的临床特点 下一篇: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