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时间:2022-04-16 02:10:40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认知总结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的体验知识、感悟知识,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我们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动学习的深刻反思和教育本质的回归,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主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让儿童畅想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悟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

其次,精心设计好导语。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据说魏书生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课文一,为的是激发一下兴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游览一下非常迷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她的美,人们赞誉为‘甲天下’,大家想不想去呢?”于是,我开始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一边在音乐的熏陶下领略桂林的山水美,一边通过自学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有了求知的心理,就自然地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平等对话,共同思索讨论。所以教师积极创造让学生生疑、质疑的条件,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气氛宽松、和谐、学生身心解放,无拘无束,无心理负担,就能乐于求知,寻根问底,学习就能浮再表面,而肝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承认学生尊严和人格平等,不要动辄就责备,要会包容学生的错误,会分享学生一丁点进步的成功者或即将成功者,从而产生坚定的信心。只有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良好的氛围才能逐渐形成,使学生激发出无限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学习主支参与度,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动”起来。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严格训练。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

三、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因此重视学法指导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是无目的的“放羊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有所获,提高能力,教师应具有更精湛的教学艺术,合理引导,及时点拨,激发思维,确保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启思导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动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最终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记住“方法的掌握比具体知识的掌握更重要”,而且“方法的掌握必须在主体实践中实现”。因此,教师必须把教学的重点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

四、开展活动,构建自主实践的平台

《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普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是说,应该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实践可以听、说、读、写,也可以是演、画、唱、跳。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尽情舒展生命活力。如学完《桂林山水》一文后,教师可以利用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一些美丽图片,补充介绍桂林的一些美景,再引导学生思考:欣赏了桂林山水的秀美景色这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怎样留住这美丽的瞬间?学生有的说:我要编道歌,唱首歌来歌唱它;有的说:我要写一首诗来赞美它;有的说:我要画一幅最美的山水画来留住它;有的说:我要写一篇文章来赞颂它;有的说:让我来当小导游,把美景介绍给我周围的人。趁着学生的高涨情绪,教师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试上一试”,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说的说,唱的唱,写的写,画的,名自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美丽山水的赞颂,沉醉在对美的憧憬和向往之中,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唯美的品质将最大程度地充实学生的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这样的学习,从实践中来,从学生中业,同学们自己动用,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总之,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把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