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完善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

时间:2022-04-14 02:33:17

职业教育完善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

[摘要]财政学是经济学专业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由于专业课程设置不同,非财政专业的学生往往欠缺学习财政学所具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并且没有针对非财政专业特点编写的教材,教师在授课时很难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对现阶段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特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如何改革非财政专业财政学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政学;非财政专业;教学改革

在高等院校内,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不仅财政专业的学生要学,非财政专业的学生也要学。虽然《财政学》在教学中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财政学的教学并没有做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讲授。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仅在教学内容和课时上有所区别,使用的教材、内容体系基本一致。由于非财政专业很难按照财政专业的课程体系来开设相应的学科,在学习中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做铺垫,这就加大了非财政专业的学生学习财政学的难度。因此,如何根据非财政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应他们学习和教师教授的《财政学》课程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一、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的特点

(一)非财政专业学生的特点

在高等院校里,专业的设置基于学科的研究领域。我们大致可以将非财政专业的学生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除财政学外);第二类是管理学专业的学生。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能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他们开设财政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能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相关的经济学问题。管理学既研究企业管理也研究公共管理,政府机构的活动可被归纳到公共管理的范畴。另外,由于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因此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财政学主要目的是了解财政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强化之前所学的相关内容。

(二)《财政学》课程的特点

除了专业设置外,《财政学》这门课程本身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首先,财政学本身具有跨学科的属性。道尔顿(Dalton,1922)在《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经济范畴,财政研究的是政府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它所关注的问题以研究社会资源配置为对象的经济学基本一致。这就决定了财政学会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微观及宏观经济学方法研究财政问题。作为一个政治范畴,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财政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实现财政的决策过程。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会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财政可以被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还是管理学问题。其次,财政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财政学发源于西方经济学,它非常注重对现实政府的财政活动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一门实务课程,《财政学》的操作性相对较弱。再次,财政学是一门与时俱进学科。财政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和体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二、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编写缺乏统一的标准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学科的体系也得到了完善,但《财政学》教材的编写却始终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高校纷纷按照自己的要求来编写、征订自己认为较为满意的教材进行授课,很少同其他院校进行交流。不同版本的财政学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往往并不相同,尤其是比较注重吸收西方财政学内容的一些高校编写和使用的教材同其他财政学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都有一定区别。如上海财经大学的《财政学》很多问题都是用西方经济学的思路来分析解释的,特别是帕累托最优理论的运用,这同中国人民大学陈共教授编写的《财政学》就很不一样。教材多样化一方面满足了教学方式和内容多样的需求,也导致财政学教材编写缺乏统一的标准,教材难以通用,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二)教材内容通用化,缺少针对性

一般而言,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财政学的要求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对非财政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应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他们不必对财政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但在现行的教材中几乎没有针对非财政专业编写的教材。例如,陈共教授主编的《财政学》是现行比较通用的版本,该教材在编写说明中就已指出,该教材适用于财政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各财经类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不同的学生使用同一教材,既无法突出专业特色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如前所述,要学好财政学需要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做铺垫,非财政专业的课程很难按照财政专业的课程体系来开设相应的学科,教师在讲解财政学中部分内容时会存在障碍。例如在讲解有关税收、公债等内容时,只介绍一些基本知识点根本就收不到什么效果,若将教学内容展开则又会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而无法消化。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在学习完财政学后,接下来的课程中几乎没有与财政学相关的课程,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学习财政学对今后的学习以及就业都没有实际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对于这样一门孤立的课程很难产生主动的需求。

(四)教学内容多,授课时间相对较少

财政学教学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还表现在课程内容的博大精深与教学课时的相对有限。在大部分院校财政学教学课时有48学时、51学时、60学时和64学时等几种主要的配置模式,《财政学》的教学内容多部分内容难度较大,现有的教学课时很难将教学内容充分展开。以“税收”为例,财政学中“税收”部分包含“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和“国际税收关系”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内容多、难度大,在教学中需要安排较多的课时进行讲解,有限的课时又不允许教师和学生“细嚼慢咽”,这难免让人有应付之嫌。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单一

现阶段,财政学的教学是以教师在黑板上讲,学生记笔记的方式为主,既浪费了大量时间,也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被动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听课时常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授课内容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技术进行更为形象的展示,但没有对财政学的教学起到实质上的促进。如何对现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广大财政学教师非常关注的焦点。

三、完善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的思考

(一)规范教材编写,优化教材内容

不规范的教材编写状况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也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应组织知名的财政学专家编写《财政学》教学大纲统一编写标准,根据非财政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出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材。至于各院校编写的《财政学》教材则应由专家审核后进行择优选择。这样既能促进教材编写

的规范化,又能满足不同院校的偏好。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根据具体的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侧重点应是税收实务;金融学专业应侧重于公债、宏观财政理论与政策的知识: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则要求重点掌握与企业、单位、个人分配关系较密切的内容。

(二)完善课程设置

财政学是一门跨多学科、专业化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学好财政学,就一定要完善课程设置。非财政专业的课程开设不需要也不可能向财政专业的课程靠拢,但是与财政学密切相关,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需要开设的课程就必须开设,如西方经济学、税收原理、货币银行学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为学好财政学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学生学好《财政学》除了有合适的教材外,制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作为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多了解学生的需要。有条件的教师还可在网络上设置教学网页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传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联系实际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财政现象,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很好的方法,以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为线索逐步引导学生进入问题,引起同学们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对不同思想、观点进行争论。通过辩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准备适当的课时让同学和老师进行角色对换,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激发学习热情的途径之一。

(四)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情况最主要的方式,考试可以检验学生的记忆情况,不能说明学生真的学到了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作为对现行考核方式的补充。例如,在课程学习期间布置几次作业,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姚凤鸣,适应不同专业特点要求建立不同层次的,《财政学》,课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2)。

[2]倪秋菊,非财税专业的财政学教学心得与改进设想[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

[3]熊冬洋,对财政学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8)。

[4]刘寒波,财政科学的发展与教学内容的选择[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5]毛晖,《财政学》的启发式教学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

[6]高玉强,张磊,财政学的跨学科属性及教学方法多样性刍议[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上一篇:述评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逆商问题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