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促进初中英语教学

时间:2022-04-14 12:08:34

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促进初中英语教学

摘 要:英语课程中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的因素。在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等智力因素;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而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动力、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在这两个因素中,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牵引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语言知识的传授。突出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二是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的教学形式。正是由于这两种倾向的局限性,导致了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的困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还是我们教师在主导学生学习方向上的一种偏差,即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无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也就不高。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呢?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重视以趣激学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短短的一句话,深刻揭示了教育实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首先要转变旧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观念,既要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重视以情促学

1.教师以丰蕴的知识素养陶冶学生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素养,首先是专业的英语文化素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在课堂上力争呈现给学生的,并不仅仅是落落大方的仪态、标准规范的读音、悦耳动听的语调、抑扬顿挫的情感,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和语文课同样充满着激情与诗意,使学生觉得上英语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2.丰富的综合知识素养

在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中,它所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他们还是历史、地理、生物、科技、体育、环保、节日以及人文知识的囊括。如何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更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呢?这对英语老师的教学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必要时,还须充充电,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完善自己的综合素养,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3.教师以端正的教学心态善待学生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和个性差异的。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智力因素滞后所引起。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在学语言时,要时时给学生以亲切的微笑,关切的目光,轻松的表情,鼓励的话语,和蔼和赞许的态度,帮助学生大胆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使他们建立稳定的心理优势,尽可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自信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新知识。

4.教师要善于认识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扬长避短,尽可能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搭建开放式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发展创新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贯彻“目标――激情――问题――点评――拓展”的上课原则,结合课型的特点和学生学情特点,笔者开始尝试转变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逐步搭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平台,注重让学生模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综合实践的能力,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尽情展现自我的空间。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更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实践证明,正是这种教学平台的搭建,既能创造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真正的学习角色;又能化难为易,把语法难点融入交际之中,便于学生直接进行换位思考,模拟在具体的情境中该怎样做、怎样说、怎样想,使他们隐藏的潜能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新,思维火花的碰撞与英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同步发展。

四、巧用现代化网络设施,促进英语学习的延伸拓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一种语言,接近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某种文化,仅仅满足于学生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诱导学生以高度的学习热情,自动自主地去进行课外的阅读、积累、运用,从而实现课堂学习向课外学习的延伸拓展,是新课标理念下又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探究。

课前,笔者往往会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相关的英语网站。然后布置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为学习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堂上,教师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能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课后,教师也会布置与课堂教学同步的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家庭网络进行练习、阅读、积累、操作等学习活动。

总之,一位成功的英语教师,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英语知识,而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让学生贴近英语,让英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 下一篇:浅谈物理实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