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时间:2022-04-13 05:50:16

中职新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特别是中职学生的特殊性更为需要家长的辅助教育。但是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在对待与家长沟通的问题上颇多苦恼。

一、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新教师年纪轻成为与家长沟通的门槛障碍

我们经常在学生报到注册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兴致勃勃地领着自己的孩子挤到所在班级的注册台前,班主任起身相迎。家长见到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真年轻啊”,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家长头脑中往往有个固有认知:“姜是老的辣”,老教师带班有经验,才让人放心。在这样的家长心中,他们对年轻老师的能力有很强的质疑,甚至是轻视和忽略。

(二)新教师社交经验的缺乏使其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望而生畏

新教师沟通经验少,社会阅历浅,担心露怯而不敢开口。新教师没有为人父母的经验,不能理解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在与家长沟通时只是作为三四十个孩子的班主任来交待自己的工作,吩咐家长要办的事情,然后就无话可说了。这种大杂烩显然无法打动人心。

(三)新教师对中职学生特点的不了解使其与家长沟通难以深入

新教师在入职时往往是劲头十足,对未来有无限的展望,总希望短时间能出成绩。恰恰中职学生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后,自身信心缺乏,厌学情绪重,行为散漫,和新教师的要求相去甚远。新教师容易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灭火队”,每天疲于纠错之中,给家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直接导致了家长的漠视和弃之不理。

而作为家长一方对职业教育也是全然陌生的,他们更希望能够多从老师那里去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对这块内容本就没有多少了解,即使略有涉猎,也谈不上实践经验的丰富。当家长迫切的求知欲碰上新教师的知识短板,沟通无以继续。

如何解决新教师的苦恼,笔者认为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可以参考以下“三步曲”……

二、新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三步曲”

(一)用“两要一忌”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诚然,新教师无法改变自己的年龄和阅历,与其把自己伪装成一幅“老资格”的模样,还不如虚心坦然地面对家长。如何给家长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呢?在此简单归纳为“两要一忌”。

第一要是要微笑。微笑可以解救被动中的尴尬局面。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面对陌生的家长,微笑绝对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佳方法。

第二要是要赞美。不要吝惜赞美,我们要明白赞美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指责,它能调动起人的所有积极因素。我们除了要赞美学生,也要善于赞美家长。用赞美开启家长的心扉,会使家长高兴地与你结为同盟,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合力,协助你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忌是忌摆架子。新教师对家长不能摆出一副“教育权威”的架子。不要认为家长是门外汉,便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把一些专业术语挂在嘴边以彰显自己的能力。所谓 “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应该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

(二)通过对家长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开启话题

新教师不知如何开口并非是自己的语言能力不行,“怵”从何而来——没自信,归根到底是对家长的不了解。那么如何了解呢?

1. 了解家长的途径

①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从学生的基本资料中了解学生家庭成员的年龄、职业、工作地点、生活环境等。通过这些基础资料简单剖析家长的群体环境、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从中寻找合适的话题。

②从学生行为来剖析家长个性。

经常听到同行们说这么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家长”虽然这句话过于绝对,但是不无道理。父母往往是行为习惯的最直接示范者。

我们可以试着推断一下:对工作负责,上课认真听讲,勇于表达意见的学生的家长应该是理智独立、关切孩子成绩;表现欲强,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的学生的家长可能是长期在异地工作,而较少陪伴自己的孩子;态度倔强,遇事极端,易动怒的学生的家长也许是“棍棒教育”的执行者;对任何事无所谓,行为散漫,约束力差的学生的家长大概是对孩子无计可施,放任自流……

这些了解可帮助老师做好心理准备,有利于与家长的沟通。当然,只有心理准备还是不够的。我们要针对这些特性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

2. 对不同家长的不同话题

①对关切型的家长要强调学生在校动态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需要家长的怎样配合等等,对家长的配合工作一定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同时适当展望下学生的发展前景,给家长以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对身处异地的家长要利用现代化的沟通方法,多用电话和网络和家长联系,反映学生的情况。老师要先拟好访谈要点,如:孩子在家的表现及交友情形,了解家长对孩子、学校、老师的期望及意见等。让家长认识到老师是真心与其共同帮助学生的成长。家长从老师这里感觉到的重视越多,也自然对孩子的关注也越多。

③对采取粗暴教育的家长一定要注意婉转。在告知学生的缺点不能太直白,更不能让家长面对学生得过失“自己看着办”,这样无疑是让家长把难堪的愤怒转嫁到学生身上。教师要理智的对待学生的错误。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这类家长要及时报告学生的点滴进步,指导家长去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

④对孩子无可奈何的家长需要长期引导观念的转变,要让家长认识到教育是一件天长日久的事情,要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家长不能因为孩子的顽劣,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放弃教育的热情,不能用身心疲惫而做借口,而应该反思自己做得够不够。要指导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让自己的孩子心悦诚服的信赖父母,热爱父母,才能接受父母的教育。 总之,不管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就算我们对家长的认知不是全面的,但是简单的了解也足以让我们开启话题,寻求与家长进一步沟通的机会。

(三)以职业教育的思维来增强与家长间的深入沟通

我们与家长深入沟通的时候以职业教育为切入点。例如专业特色、就业前景、职业道德的培养等方面。

家长对学生专业的认识往往只是一知半解。教师有责任把专业内容详尽地告诉家长,让家长熟悉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基础能力,这样家长才能清楚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结果,而不是仅仅只是看每次期末考试的那张成绩单。同时还能协助老师约束、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这就规定,职业教育除了教育的一般属性之外,它还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所以我们要先给家长一颗定心丸:学校是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同时还可以用数据和实例证明就业的好前景。

但是也不能让家长盲目乐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进入职业学校,没有升学压力,毕业即就业。这是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误区。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中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如何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无法与那些大专生、本科生比学历,那就只能在职业素养上下工夫了。

家长在对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是可以很有作为的。学生在校期间毕竟难以脱离学生的身份,在课堂上又多以理论这种抽象认识为主。但家长作为亲近而又有经验的职业人无疑是最好的示范者。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到爱岗敬业,用心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不以“高贵”和“卑贱”来区分职业类别等等。

与人交流是一门艺术,与家长沟通更是一门需要用心的学问,新教师只要用心,与家长的沟通的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苏晋.在沟通中改变[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2(2):31.

[2]王淑杰.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J].中国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5):103.

[3]钟杰.治班有道——班主任智慧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5-67.

上一篇:关于《电机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改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