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营造官场绿色生态

时间:2022-04-13 02:03:18

积极营造官场绿色生态

毋庸讳言,当下中国的官场生态是比较灰色的。净化官场风气,重构官场绿色生态(绿色生态即“正生态”,相对的“灰色生态”即“逆生态”),已然成为当下中国政治文明和廉洁政治建设的头等任务。

令人欣慰的是,党的十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决反对和清除腐败,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净化官场风气。这实际上为营造绿色官场生态指明了方向。

政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政治运作的重要场所是官场。因此,官场生态对于政治生活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大凡开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官场生态建设和发展。据史书记载,27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鲁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鲁国的邻国宋国有求于鲁国,派人给鲁国送来一只华美的大鼎,贿赂鲁国的国君鲁桓公。鲁桓公很喜欢这个大鼎,就欣然收下了。不仅如此,还堂而皇之地将大鼎放进了太庙,让人欣赏。这就引起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谋士臧哀伯直言不讳地告诫鲁桓公说,国君应该时时处处做臣子的榜样和楷模,您接受邻国的贿赂,已是不当之举,如今还把它摆放在太庙里公开展示,倘若臣子们都以您为榜样,纷纷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贿赂,国家岂不就一团糟了吗?臧哀伯还以“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的至理名言,揭示出营造官场绿色生态的深远意义。

当历史进入共和国时代之后,等老一辈革命家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突出提出了干部作风和政坛风气建设问题。1949年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高瞻远瞩地告诫全党,要坚持两个“务必”,警惕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百废待兴的形势下,以其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亲自处理了若干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案件,他一方面明确提出了“治国就是治吏”的主张,强调对于搞腐败的干部必须严惩。甚至“杀一儆百”,否则“问题成了堆,积重难返”。另一方面,他还根据中国历史上治吏的经验教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提出了营造绿色官场生态的历史任务。

诚然,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今天,要营造绿色官场生态并非易事,需要作长期努力。针对当前腐败现象多发高发的现实情况,要形成良好的官场生态,有效解决腐败问题,必须把预防和惩治结合起来,既注重建章立制又注意抓住关键环节。从长远来说,有必要制定综合性的国家层面的《反腐败法》,全面设计和规范反腐倡廉的战略策略。从目前来看,需要遵循政治文明和廉洁政治建设的规律,紧紧抓住反腐倡廉的关键环节,积极营造出绿色官场生态。

其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不能腐”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总结法国大革命的经验,认为有效的改革不能拖到问题成堆,政府已经变成一个“坏政府”的时候再进行,那个时候再进行改革是“最危险的”。当下中国的腐败现象应该说已经比较严重了,而之所以会有如此严重的腐败现象,根源还在于现有制度体系存在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一方面,要结合制定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大力加强以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反腐败国家立法,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同时,要按照关于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部署,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继续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总之,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掌权官员不能腐。

其二,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建立健全“不易腐”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当前,一些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比例仍然偏高,主要是由于权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随着经济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严格规范权力行使,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今后,凡是设定一项权力,同时必须设定一种制约,不能存在不受制约的权力真空。要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权力,划清权力边界,明确责任主体,形成比较完整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制约,因为在中国权力体系中一把手的权力太集中了,如果不能有效制约,整个权力监督制约体系就会流于空谈。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整合各方面监督力量,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资源密集领域的监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这种监督制约机制虽然不能完全,但可以给腐败设置重重障碍,使腐败变得不那么容易,即使想腐、能腐但由于有种种制约和监督而使之不易腐。

其三,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势头,建立健全“不敢腐”的贪腐惩戒机制。从严惩治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营造绿色官场生态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格依纪依法查处一切腐败案件,做到“零容忍”。既要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以大案要案带动整个查办案件工作的全面开展;又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案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凡是腐败案件,不管涉及什么入,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决不手软。同时,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刑侦手段,提高对腐败行为的发现率和查处率,分子幻想腐败行为一般可能不被发现、不被查处的侥幸心理,使之不敢腐败、害怕腐败,从根本上扼制住腐败的高发势头,进而回应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切实有效地推进廉洁政治和官场绿色生态建设。

其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不想腐”的心理防范机制。人都是有意识的,官员的行为也都是受其观念意识支配的。如何在官员心理深处建立起“不想贪”的心理防线,就得靠理想、信念和情操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包括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建设、廉洁从政的社会文化建设、廉洁从政的职业文化建设和廉洁从政的心理文化建设。官员的贪腐行为,固然与其道德情操和心理因素有关,但是也受到客观社会文化、职业文化的影响。就拿一些官员的婚外情来说,市场经济使得社会的价值观念变得更加多样和世俗。忠诚、等价值被冲淡,而个人自由、享乐等价值被看重。于是,一些官员把性看得很随意,对婚外性缺乏羞耻感,这就为他们找情妇扫清了心理障碍。从司法机关查处的案件来看,官员找情妇的钱基本来自贪污受贿。权可以换钱,钱可以用来为自己的“低级趣味”买单,这其实是官员爱找情妇更为重要的原因。因此,如果能从制度上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实践中确保官员的收入和花销都暴露在公众的眼皮底下,官员就不容易产生找情妇的爱好。另外,如果能够对、家庭责任等观念进行更多的价值扶持,使官员对婚外性、婚外情产生羞耻感,官员找情妇的现象也将大为减少。同时,通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多在党政机关内部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增进同事间的感情,部分缓释心理和情感的压力。进而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操。

可以预期,只要紧紧抓住以上四个关键环节。就能够把权力关进制度和文化的笼子里,从根本上改变官场的灰色生态,建立起“不能腐”、“不易腐”、“不敢腐”、“不想腐”的绿色官场生态。

(作者: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我国反腐治权的思路和重点 下一篇:校长要研究“卒”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