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讨

时间:2022-04-13 01:33:24

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是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所以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必要的重要课题。初中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推进素质教育。几年来,为了落实教育目标,数学教材、课标曾多次修改,因此高效课堂教学尤为重要。通过十几年来的大量亲身施教,并结合教材和课标及教育教学理论,我将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进行初步探讨。

上课时,情景导入确认目标是特别重要的,开始上课时我经常通过讲数学故事、复习旧知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导入要注重情景的创设,要做到精而不繁琐。引导学生分析课时教学目标要求,挖掘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惑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学会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和情感性目标上,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上下功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组合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在筹划教学设计时,以新课程为依据,注重数学教育功能的全面性,即不仅要考虑到数学的知识目标,而且要考虑到数学在学生终生发展中所起到的特殊促进作用,能在深入理解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前提下,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进行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富有实效的创新教学,它紧紧抓住思维这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领会概念,理解知识,通过恰当地变更问题情境熟练方法、感悟思想。教材使用时,教师要从大处着手,再从每个知识点、每个课时上做文章。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不但要遵循课本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整合教材,使课堂教学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

高效的课堂教学中,设置动手操作型的问题情境也特别重要,动手操作实践是我们认识某些新事物的起点,它为我们认识新生事物积累了感性经验,为最终形成理性认识奠定了基础。数学学习也是如此,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对某些生活经验的数学化,或是对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的直接目的是现场积累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经验,或是对学生已具有的相对模糊的经验进行强化,增强体验。实践型问题情境是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写出报告或完成作品,进行交流的情境。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处处存在,为学生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奠定了基础,形成特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为高效教学提供帮助,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使数学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多媒体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面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我想,研究数学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由于模式本身的非定性和教学经验的个人性,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各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或创造适宜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让我们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锤炼吧。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运用词块理论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下一篇:高中物理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