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析几何命题预测

时间:2022-04-13 06:09:52

高考解析几何命题预测

“一样的数学基础,一样的学习时间,也一样的用功,但高考结果却分数差距较大,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呢?你想知道吗?其实,高考说起来很神秘,但想起来也就那么回事,不就是解二十几个题吗?解好了,分数就高;解差了,分数自然就低.这些地球人都知道,问题是:如何解好?关键是考前复习,你听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的说法吗?“花相似”如何理解?它告诉我们:特殊考点与重要技能是年年非考不可的.如果我们能用较少的题对这些必考内容进行有效覆盖,而我们又对这些题都能熟练掌握,那么,会“解差”吗?下面就按这个思路,让我们来看看解析几何可能如何考?

一、结合解几的基础内容,考查直线、圆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直线与圆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内容,围绕这一内容设计的选择题与填空题相当多.此类题往往具有交汇性、灵活性,虽然难度不大,但涉及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绝不单纯.

例1 已知圆x2+y2=1和直线y=2a+b交于A,B两点,且OA,OB与x轴正向所成的角分别为?琢,?茁,则sin(?琢+?茁)= .

解析 由y=2x+b,x2+y2=1?圯5x2+4bx+(b2-1)=0,设A,B两点坐标分别为A(cos?琢,sin?琢),B(cos?茁,sin?茁),

那么cos?琢+cos?茁=-,cos?琢cos?茁=-, 又sin?琢=2cos?琢+b,sin?茁=2cos?茁+b,

得sin(?琢+?茁)=sin?琢cos?茁+cos?琢sin?茁=(2cos?琢+b)cos?茁+cos?琢(2cos?茁+b)=4cos?琢cos?茁+b(cos?琢+cos?茁)=4・+b・(-)=-.

点评 本题是一道填空题,涉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时,既要用到解几的常规技能又要用三角的基本换化,不是很难,但有灵活性.

二、结合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考查某一参数的范围或最值

圆锥曲线方程中的a,b,c、离心率、渐近线方程等都是基本量,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些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只要我们深入分析、透彻理解很快便迎刃而解.看看2011年浙江、天津、福建卷都在此处设计了试题.

例2 已知椭圆x2+=1(0

解析 设F、B、C的坐标分别为(-c,0),(0,b),(1,0),则FC、BC的中垂线分别为x=,y-=(x-),联立方程组,得x=,y=.

于是m+n=+>0,即b-bc+b2-c>0?圯(1+b)(b-c)>0?圯b>c,从而b2>c2即有a2>2c2, e20, 0

点评 本题是基本量之间的基本关系,首先通过焦点、顶点设出坐标,然后,产生圆心坐标,进一步得到b>c,由此产生离心率的范围.

三、结合几何性质,考查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重要特征量,看看历年高考试题,在离心率上“作文章”的有多少?也许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为什么它如此倍受命题人的青睐呢?它除了牵动着圆锥曲线方程中a,b,c的之间的关系以外,它还可以直接解释椭圆的扁平及双曲线的开口的大小.

例3 如下图,以AB为直径的圆有一内接梯形ABCD,且AB∥CD.若双曲线C1以A、B为焦点,且过C、D两点,则当梯形的周长最大时,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

解析 ∠BAC=?兹,作CEAB于点E,则BC=2Rsin?兹,EB=BCcos(90°-?兹)=2Rsin2?兹,CD=2R-4Rsin2?兹,梯形的周长:

l=AB+2BC+CD=2R+4Rsin?兹+2R-4Rsin2=-4R(sin?兹-)2+5R.

当sin?兹=,即?兹=30°时,l有最大值5R,这时,BC=R,AC=R,a=(AC-BC)=(-1)R,e==+1.

点评 本考查求离心率,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周长最大时,如何产生周长?何时周长最大?显然,除了要有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具有应用数学基础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定义,考查圆锥曲线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圆锥曲线的定义是圆锥曲线的基础,也是圆锥曲线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生长点.看看我们的教材,在例题、练习、习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题都与定义有关.无论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立意”,还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圆锥曲线的定义,都必将受到命题人的特别关注.

例4 已知点Q是圆M: (x+1)2+y2=64上动点(圆心为M),点N(1,0),若线段QN的中垂线MQ交于点P.

(1)求动点P的轨迹E的方程.

(2)已知A(1,0),B(2,2),T是轨迹E上的一动点,求TA+TB的最大值.

(3)在动点P的轨迹上是否存在点T,使,,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TM与TN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 (1)由线段QN的中垂线交MQ于点P,得PN=PQ,

那么PM+PN=PM+PQ=8>MN,

所以动点P的轨迹是以N、Q为焦点,以8为长轴长的椭圆,

即2c=2,2a=8?圯c=1,a=4,得b2=16-1=15,

故P的轨迹方程为+=1.

(2)易知A为椭圆的右焦点,设左焦点为F1,由a2=16知TA+TF1=8,因此TA+TB=8+TB-TF1问题转化为“求椭圆上一点到B,F1两点距离之差的最大值”;如图,连B,F1并延长交椭圆与T点.

此时,TB-TF1最大,其值为=,故TA+TB的最大值为8+.

(3)假设存在点T满足题设,由+=1,可知TM+TN=8,MN=2,结合=+,得TM・TN=8.

由TM+TN=8,TM・TN=8?圯TM=4+2,TN=4-2或TM=4-2,TN=4+2.

由于3≤TM≤5且3≤TM≤5,

而4-25,

故点T不存在.

点评 本题以2-1教材P49A组第7题(1-1教材P42A组第7题)为原形进行改编、深化,第一问直接考查椭圆定义的应用、第二问建立在定义的基础上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第三问建立在定义的基础上考查方程思想及分析判断的能力.

五、结合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

实际应用问题以前是函数、数列的“特产”,近年范围有所改变,有向解几“蔓延”的趋势.再加上,解几中确实存在着诸多实际应用的因素,它与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神七的运行轨道、郭晶晶跳水的空中曲线、双曲线型冷却塔等.

例5 某热电厂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技术改造项目“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双曲线型冷却塔(如右图),以使得冷却器中排出的热水在其中冷却后可重复使用,从而实现热电系统循环水的零排放.

(1)冷却塔的外形是双曲线的一部分绕其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要求它的最小半径为12 m,上口半径为13 m,下口半径为20 m,且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试求冷却塔的高应当设计为多少?

(2)该项目首次需投入资金4000万元,每年节能后可增加收入600万元. 投入使用后第一年的维护费用为3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20万元. 为使年平均节能减排收益达到最大值,多少年后报废该套冷却塔系统比较适合?

解析 (1)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由题意可知,a=12,e===,解得c=4.

从而b2=c2-a2=(4)2-122=400,

双曲线方程为-=1.

将x=13代入,解得y=. 将x=20代入,解得y=.

所以,冷却塔的高为+=m.

(2)n年后的年平均减排收益为:

==

-10(n+)+580≤-10×2+580=180,当且仅当n=即n=20时等号成立,即20年后报废该套冷却塔系统比较适合.

点评 本题可能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这是建立在2-1教材P58页例3(1-1教材P50页例4)为原形进行改编的.它将数列、不等式等尽收其中,试题不难,但却是难得的好题.

六、结合创新,考查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

以解几的主干知识为依托,命制新背景、新定义、新运算、新性质等的创新题型,考查考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考查考生捕捉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近年湖南考查新定义,广东、陕西、山东考探索性问题,这些都是对创新应用的考查.

例6 O′过定点A(0,p)(p>0),圆心O′在抛物线x2=2py上运动,MN为圆O′在x轴上所截得的弦.

(1)当O′点运动时,MN是否有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OA是OM与ON的等差中项时,试判断抛物线C的准线与圆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 (1)设O′(x0,y0),则x20=2py0(y0≥0),则O′的半径O′A=, O′的方程为(x-x0)2+(y-y0)2=x20+(y0-p)2.

令y=0,并把x20=2py0代入得x2-2x0x+x20-p2=0,

解得x1=x0-p,x2=x0+p,所以MN=x1-x2=2p .

这说明MN是不变化,其为定值2p.

(2)不妨设M(x0-p,0),N(x0+p,0).

由题2,OA=OM+ON,得2p=x0-p+x0+p,所以-p≤x0≤p.

O′到抛物线准线y=-的距离d=y0+=,

O′的半径O′A===.

r>d?圳x40+4p4>(x20+p2)2?圳x20

又x20≤p2 0),所以r>d,即O′与抛物线的准线总相交.

点评 本题两问的结论都具有探索性,但难度不大,只要抓住圆锥曲线的常规运算技能与技巧都能较好地完成本题求解.

七、结合多种圆锥曲线,考查圆锥曲线常规技能的应用

多种圆锥曲线联合进行设计试题是广东近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2007年是圆与椭圆、2008年椭圆与抛物线、2009年圆与抛物线、2010年双曲线与椭圆、2011年圆与双曲线,看看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哪一年考题是单独考查某一种曲线?因此,注重多种圆锥曲线联合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

例7 已知双曲线G的中心在原点,它的渐近线与圆x2+y2-10x+20=0相切.过点P(-4,0)作斜率为的直线l,使得l和G交于A,B两点,和y轴交于点C,并且点P在线段AB上,又满足PA・PB=PC2.

(1)求双曲线G的方程;

(2)椭圆S的中心在原点,它的短轴是G的实轴.如果S中垂直于l的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恰好是G的渐近线截在S内的部分,求椭圆S的方程.

解析 (1)设双曲线G的渐近线的方程为y=kx,则由已知可得,所以k=±,即双曲线G的渐近线的方程为y=±x.

设双曲线G的方程为x2-4y2=m.由y=(x+4),x2-4y2=m?圯

3x2-8x-16-4m=0, 则xA+xB=, xAxB=-(*).

PA・PB=PC2,P,A,B,C共线且P在线段AB上,

(xP-xA)(xB-xP)=(xP-xC)2,整理得:4(xA+xB)+xAxB+32=0,将(*)代入上式可解得m=28.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1.

(2)由题可设椭圆S的方程为: +=1(a>2).下面我们来求出S中垂直于l的平行弦中点的轨迹.设弦的两个端点分别为M(x1,y1),N(x2,y2),MN的中点为P(x0,y0),则+=1,+=1?圯+

=0.

由于=-4,x1+x2=2x0,y1+y2=2y0,所以-=0,

所以,垂直于l的平行弦中点的轨迹为直线-=0截在椭圆S内的部分.

又由于这个轨迹恰好是G的渐近线截在S内的部分,所以=,即a2=56,椭圆S的方程为+=1.

点评 本题建立在圆、椭圆与双曲线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求解时用到了圆锥曲线中很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通过渐近线方程设双曲线方程、将线段的长度关系转化为坐标关系、韦达定理、点差法等,虽然难度不大,但从知识点的覆盖上看是一道好题.

八、结合函数、不等式、导数、数列考查圆锥曲线基本技能的灵活应用

在广东命题的历史上,曾有过将圆锥曲线问题置于函数、导数、不等式之中,求解中不仅要拥有解几的基础知识与常规技能,还要熟练运用导数、函数、不等式.想想今年这种设计会不会再现,我们还是从“宁可信其有”的角度去作好准备吧!

例8 已知一列椭圆Cn:x2+=1(0

(Ⅰ)试证:bn≤(n≥1);

(Ⅱ)取bn=,并用Sn表示PnFnGn的面积,试证:S1

解析 (Ⅰ)由题设及椭圆的定义,得2dn=PnFn+PnGn=2?圯dn=1.设点Pn的坐标为(xn,yn),得-xn=1?圯xn=-1?圯-1≤-1≤1?圯≤

从而对任意n≥1,bn≤.

(Ⅱ)设Gn(cn,0),则c2n=1-b2n,由(Ⅰ)得xn=-1即xn=-1,那么y2n=b2n(1-x2n)=(1-c2n)[1-(-1)2],即yn=,

因此Sn=×2cn・yn=,

由Sn′=,令Sn′=0,得cn=(负数舍去);由于Sn在cn∈(,)时为增函数;在cn∈(,1)时为减函数.

由题意,取bn=,则cn==是增数列,又知c2=

点评 本题涉及椭圆的定义、椭圆的几何性质、导函数在函数中的应用及数列的基础知识等,在求解过程中有一点必须提出,也就是引入右焦点的坐标,利用半焦距进行运算,这是本题求解中的一大运算策略,离开这一点可能本题的第二问就无法解答.

圆锥曲线在高考中的命题通常是“一大一小”,今年到底如何?试题是否按我们的设想进行设计,我们将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中山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 徐国坚

上一篇:20世纪50年代话剧舞台美术设计 下一篇: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模式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