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培养模式探析

时间:2022-04-13 01:10:13

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信息化”伊始,其就成为了各行各业所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当前,随着国家信息化过程的不断加快与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早已突破传统计算机领域,无论是从企业管理还是其它方面来讲,信息化俨然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主流。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的会计学科来讲,其信息化水平的高度则直接决定了企业管理的高度及水平。本文将对在新的时期之下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培育模式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借以希望可以不断提高高校会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 会计信息化 培养模式 会计教育方式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传播,无论是对社会结构还是生产方式而言,都带来了重大影响。而从教育层面来讲,在信息化的时代,其教育方式也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传授模式,以不断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满足社会所需。而就高校会计信息化培养而言,作为教育领域当中的有机构成体,也理应如此,本文将对在新的时期之下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培育模式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借以希望可以不断提高高校会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

一、关于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含义以及主要特征剖析

会计信息化作为一个专业词汇,其产生于1994年的一次信息研讨会之上。这里所讲的会计信息化,实际就是将其作为一种管理型资源,综合运用以通信、网络以及计算机等为主要代表的先进技术对其实行全面处理,比如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应用等等,以便为企业在经济运行、决策控制及管理方面提供出科学而适时的时效信息。事实上,“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是计算机运用到会计领域当中的一种简称,是会计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之间产生的一种融汇与结合,对于其特点,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处理相关的会计信息,在这里,会计信息充当的实际是一种信息资源的形式被社会及广大企业在信息系统当中的一种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在会计信息的加工及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在会计信息领域当中,有效拓展了其自身空间范围。首先,在会计信息领域当中,无论是信息获取还是数据输出其范围也处于扩大当中,比如,获取会计信息已不再是由传统单一会计部门独立进行,而是延伸至相关企业个个机构及部门当中,甚至包括企业外部信息。而其数据传输范围则拓展更为明显,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还可实现在不同的利益主体间相互实现信息共享,促使信息共享由企业内部直接延伸至外部,提高了信息系统本身的开放度。其次,信息化的会计不仅要求其可以对传统会计领域当中的信息进行有效反映,同时也要求会计信息领域的拓展可以延伸至共它相关体系当中,比如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领域当中。第三,会计信息化加强了会计功能。我们知道,会计信息化体系是一种由数据系统、网络系统等进行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运用系统,除了传统的核算功能之外,更兼具管理及控制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了会计整体功用。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特征之外,会计信息化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增加了信息的时效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等,这些特征需要广大会计从业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中进行一定的摸索,唯有如此,才能对会计信息化进行更好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将其运用至工作当中。

二、优化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培育模式的具体措施

在我国广大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引入时间并不长久,那么如何提高这一学科的信息化程度,笔者根据以往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提高社会支持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力度。第一,由于我国东西部在各个层面的发展差异,东部信息化程度较高,对此,教育部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不断缩小这种地域性差异的存在,也就是说,无论是师资水平还是硬件设施的层面上来讲,都要极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性,倡导高校可以运用一切可供服务的资源来为现代化会计进行教学服务。第二,可加快对于信息技术师资及高层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培育工作。在培育之时,必须坚持高起点性、层次性及方向性原则,确保人尽其才。第三,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宣传,以提高其影响范围及力度,加强社会认同感,在适当之时还可引入社会资金,对高校信息化事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解决高校在会计信息化过程当中所遇到的资金紧张等问题。

其次,优化高校会计息化过程当中的教育方案。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高校理应拓宽信息化教育范畴,除了达到教育基本要求之外,还可将信息化教学引用到其它科目的教育过程当中,提高计算机教育水平,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可以享有充分的时间对软件进行运用,而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加强会计文化氛围的营造。基于传统会计文化的基础之上,构建独具特色的新型信息化会计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兴趣。第三,根据本地学生实际现状制订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奖励及绩效考核制度,方便对学生学习实效进行监督及检查,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不足进行改正,对于其表现好的层面进行适当嘉奖,提高学生积极性。

再次,改革传统会计信息化教育方式。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具有极强时代性的学科,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的进步,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修正,除此具备良好的会计知识以外,还必须对计算机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度的掌握与了解,满足现代化的信息教育要求,努力为培育出兼具素质水平及知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从学生层面来讲,要改变传统会计学习方式。 由于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学习的不同,因此,从学生心理层面来讲,其可以自行采取一些特殊的模式进行训练,比如同龄辅导或是跨年龄辅导,有效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与效果。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根据相关调查表明,与同龄辅导相比,跨年龄辅导有着更好的效果。除此灾害外,会计信息化学生除了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之下,在课堂上努力学习之外,课堂之外也是巩固会计信息化知识的有效环境,只有坚持课堂内与课堂外并重在方针,做到课堂掌握课外巩固,才能将会计信息化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为今后在工作当中的具体应用打下坚实根基。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就当前我国高校环境当中的会计信息化培养模式来讲,由于其起步较晚等方面原因的影响,截止到目前,其还存在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在信息化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及教育的真正目的性,充分了解与应用会计信息化培养同社会各方面存在的内在联系,动援社会各界力量,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会计信息化在培养过程当中的效率与速度,促使会计信息化朝着更好、更快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 2013年04期

[2]尹珍丽,胡剑剑.民办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Securities & Futures of China, 2012年05期.

[3]王秀敏,杨帆.地方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创新研究——基于河北省会计人才的需求调查[J].财会通讯,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13年16期

上一篇: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