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研究

时间:2022-04-11 06:33:21

我国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研究

【摘要】银行信贷的顺周期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整个金融体系由于内生或者外生的因素对宏观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更是暴露无遗。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比较突出的提出了所谓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从而将消除银行顺周期性摆在了风险监管的重要位置。以我国银行信贷活动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逆周期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信贷 顺周期性 逆周期监管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给银行业的宏观监管敲响了警钟,而银行业信贷活动的顺周期性问题也进一步暴露出来。一般认为,当经济处于上行时期时,银行由于内生或者外生的因素刺激会大量放贷,经济社会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助推资产价格泡沫,从而加大经济系统的风险性。而在经济助于下行时期时银行的信贷规模加速紧缩,同样会加速经济衰退和经济泡沫破裂。这种由于银行信贷活动加剧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现象,即所谓银行信贷的周期性。

我国的银行信贷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温信祥[1](2006)强调了解决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和“不完备”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说明了其对于微观金融稳定和宏观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因此,继续、审慎的加强对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提高抵御经济变化和经济风险的能力已成为宏观调控的应有之义。本文正是在探讨影响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各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形成机理探究

对于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可以归纳为2个大类。一个是由银行经营活动的内生性因素造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特点。正是这2个因素,使得我国的银行系统的发展也明显的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来。

(一)基于内生性因素而形成的银行信贷顺周期性

所谓内生性因素,是指银行本身的经营行为就存在许多顺周期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

1.银行的融资活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我国,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无疑是银行业的重中之重。而居民、企业的存款和宏观经济情况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当经济上行,宏观经济态势良好时,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随之高涨,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预期也较好。这样,银行的筹资活动也比较容易,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筹得充足的资本,而且筹资的风险也较低。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市场上往往倾向于收缩投资,那么银行融资成本急剧上升,风险溢价也较大。

2.银行放贷活动的亲周期性。银行放贷行为的顺周期特征,与银行本身的风险评估有很大的关系。在借贷活动中,借贷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往往造成银行风险评估存在一定的偏差。当经济繁荣时,银行对借款者的风险状况往往做出过于乐观的估计,从而造成贷款规模的膨胀。而当经济衰退时,银行的风险评估就会相对谨慎,放贷规模也会相应收缩。滑静、肖庆宪[7]通过GARCH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和信贷余额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亲周期性特征的。两者的当期波动不仅受各自前期波动的影响,还要受到各自前期的交叉影响。

3.银行业存在的“羊群行为”效应。银行业体系内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基于银行家的认知偏差的羊群行为是指,在银行业中资本实力雄厚,信息搜集能力强的银行往往成为先行银行,他根据自己对市场情况的判断决定自己的经营决策。而其他银行作为后行动银行,模仿先行银行的经营策略。这样通过“羊群效应”扩大到整个行业,加强了银行行为的顺周期性。

4.银行资产质量具有亲周期性的特点。银行的资产质量与银行不良贷款的数额有着密切关系,而不良贷款的数额往往与经济周期平行。当经济处于下行状态时,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量明显增加,资产质量下降。而客户贷款违约率的上升是其主因。

(二)基于资本协议监管框架而形成的信贷顺周期性

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早巴塞尔协议Ⅰ颁布时就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巴塞尔协议颁布的银行资本监管和风险测评指标虽然具有见效快、易操作的特点,但其具有的顺周期性特点也遭到了诸多学者的批评。其顺周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充足率管理带来的顺周期性。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顺周期性几乎是其难以根除的顽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资本金要与银行信贷的风险权重成正比,这样,银行对资本金的增减就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在市场繁荣,经济高涨时期,银行信贷组合的风险降低,这样,对于银行的资本金要求就会相应降低,这会刺激银行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加深了自身的风险。反之亦然。从这个角度来说,资本管理的顺周期性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巴塞尔协议中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顺周期性,国外学者早已给出过实证分析。Lown[9]指出,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对所在经济周期的市场风险的错误认识会导致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刘斌[8](2005)认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要同时受到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管理和监管当局的资本金监管的要求影响。即使资本充足率在短期低于标准,但如果可以及时追加资本金的话,那么信贷仍可以稳定增加。

2.信用评级体系对银行信贷顺周期的影响。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巴塞尔委员会根据信贷风险估算模型为基础而最终确定的IRB模型,将银行账户中的风险划为公司司业务风险、国家风险、同业风险、零售业务风险、项目融资风险和股权风险6大风险。然后银行进一步确定风险参数,并据此计算出银行面临的风险。当经济繁荣时,借款方经营状况良好,那么银行对其的违约概率的估值也就较低,这样就会扩大信贷,助推经济泡沫。

3.银行监管的风险度量模型存在缺陷。随着风险度量的VaR模型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之中,银行的监管也更加依赖模型。但是,这些风险度量模型本身是有缺陷的。

实际经济与模型假设存在偏差。随着金融体系的深入发展,金融产品越来越多,衍生产品越来越复杂,交叉性的业务越来越多。那么模型所需要的自变量也越来越多,导致模型产生预测上的误差。而且,银行固有的趋利效应也使得银行在用模型度量自己的资本水平时,往往采取过于保守的估算方法,这都使模型的准确度下降。

二、银行的逆周期监管政策探究

(一)审时度势,准确判断经济形势

以上分析得出,宏观经济的状况直接影响到银行的信贷规模。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极易随着经济形势的高涨而扩大,向实体经济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并进一步造成经济过热。这要求中央银行要加强对银行业的指导和监督,防止商业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放大经济周期。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在不同的经济阶段调整风险权重,比如在经济高涨时期提高风险权重,增加其贷款成本。

(二)加快本国市场化建设步伐,加强本国经济的稳定性

作为中央银行,必须加快本国的利率市场化的脚步,并且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注意工具的选择,尽量选用一些较为温和的政策,以防止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对于我国来说,存款准备金是一个可以选用的指标之一。

(三)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框架

从上文我们清楚得到,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的很大问题出在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上。在经济高涨时期,商业银行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高估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从而做出忽视风险的危险举动。对此,商业银行要加强自身的风险评估水平,对经济繁荣时期借款人的评估工作更应审慎,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各个行业的风险分析,谨慎使用计量模型。

(四)完善动态拨备制度

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是巴塞尔协议Ⅲ的应有之义。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银行家们认识到,在经济繁荣的时期更应该计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一方面可以应对抵押品价值的波动而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经济衰退时更有底气。建立完善的前瞻性的拨备制度需要审慎的使用风险计量模型,其主要目标是使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能够覆盖一个周期内的预期损失。从这一点来说,所谓的“跨周期法”优于“时点法”。

(五)落实巴塞尔协议Ⅲ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

逆周期资本的重要性在于,在经济繁荣时期通过积累逆周期资本,可以在经济萧条时期释放这部分资本,从而增加经济发展的平滑性。巴塞尔协议Ⅲ提出了0-2.5%的逆资本缓冲框架,这部分资本要求由普通股和高质量资本组成。我国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在基本框架内确定适合自己的逆资本缓冲指标,以减弱银行的顺周期性,增强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六)更加审慎监管,加强金融创新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个完善的风险监管框架对于消除自身的顺周期性至关重要。这有几点可以参考。第一,更加审慎的评估借款人的风险。国际上常用的一个指标就是贷款—价值比率(LTVs),其初衷是用于防止房地产价格上涨而带来的系统系风险。LTVs的上涨,一方面表明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经济处于上扬阶段,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商业银行的风险普遍非常高。因此,当该指标迅速上升时,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就必须提高警惕,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缓解信贷扩张。第二,业务多元化有助于分散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过于单一,盈利途径非常有限,这就导致在经济上行阶段商业银行往往盲目扩大信贷规模,提高其盈利水平,结果带来非常严重的顺周期效应。因此,国家应该加快金融改革,鼓励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金融产品的开发,实现金融产品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刘春航,李文泓.关于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与逆周期机制的思考、比较[J],金融研究,2009(4):58.

[4]王胜邦,陈颖.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亲周期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2008(5):23.

[5]温信祥.银行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6(4).

[6]周欣,李玮.中国商业银行亲周期特征差异研究[J],科学决策,2010(8):25.

[7]滑静,肖庆宪.我国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实证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7(6):72.

[8]刘斌.资本充足率对我国贷款和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5(3):89.

[9]LOWN C,MORGAN D,ROHATGI S.Listening to loan oficers:the impact of commercial credit standards on lending and output[J].Economic Policy Review,2000,6(2):1.

[10]GONZALES J.The fundamentals of 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J].BSP Economic Newsletter,2009,3:1.

上一篇:企业业绩评价的利器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