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

时间:2022-04-11 06:08:18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不少国内企业为追逐经济利润,采取违法手段经营,造成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环境恶劣,危害劳动者身心健康;出售质量低劣产品,欺骗并侵害消费者利益;工业生产引起环境污染与破坏。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企业亟需抛弃片面“利润使命观”,承担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对其概念仍存在分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邓德军从消费者预期角度把握CSR内涵,认为消费者心目中的CSR是多维结构,同时消费者也期望企业承担社会公益责任、员工责任、法律责任、消费者责任和经济责任。崔新健则对CSR概念进行辨析将其重新界定:CSR包括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且CSR存在两个灰色区域,两个灰色区域不仅导致CSR的分歧与争论,而且还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李伟阳认为CSR是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商业道德,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陈承等人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五维度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财务资本责任、人力资本责任、市场社会资本责任、等级制社会资本责任和生态资本责任。李彦龙基于“责任铁律”原则,从企业权利与义务有机统一的角度解释CSR,认为CSR是特定时期社会对企业应该肩负义务或承担责任的特定期望,以及企业在自愿基础上给予这一特定社会期望的回应,是企业在自愿基础上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义务或责任。张兆国等人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CSR结合,将CSR定义为:企业在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基于一套制度安排,对债权人、政府、供应商、客户、员工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环境所必尽或应尽的责任。

虽然国内学者对CSR内涵理解各异,但对CSR的界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CSR与利益相关者结合,强调企业应对股东、债权人、政府、员工、消费者、社区、生态环境等利益相关者应承担的责任。可以说,国内学者对CSR的界定更多地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国内学者在研究CSR和财务绩效关系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解答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国内学者对CSR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各有差异。将各类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种:

1.社会责任是因,财务绩效是果,二者正相关。该观点认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改善其财务绩效。邓德军等人以深圳社会责任指数收录的61家制造业为样本,比较社会责任企业与非社会责任企业的财务绩效,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企业的财务绩效显著优于非社会责任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可以改善财务绩效。

2.社会责任是因,财务绩效是果,二者负相关。该观点认为社会责任的履行不利于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温素彬等人以 46 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较少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的影响为负,但从长期看,二者之间又存在正向关系。

3.财务绩效是因,社会责任是果,二者正相关。该观点认为财务绩效较好的企业更会履行社会责任。乔海曙等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构建金融企业的CSR指标评价体系,发现我国上市银行财务绩效与CSR呈正相关关系,财务绩效好的金融企业更愿意履行CSR,说明企业实现CSR责任会受财务绩效影响。

4.财务绩效是因,社会责任是果,二者负相关。该观点认为财务绩效更好的企业反而不会履行社会责任。李正探讨了CSR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认为ST公司不会承担CSR,业绩好的公司也不愿过多承担CSR,验证了“管理者机会主义学说”,指出我国企业存在“为富不仁”现象。

5.二者互为因果关系。该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张兆国等人通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数和提出盈余管理后的财务绩效指标,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孔龙等人以A股31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财务绩效与CSR之间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互为因(下转第67页)(上接第63页)果的良性循环关系,能够实现类似报酬递增的正向协同效应。

6.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不相关。在这种观点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否与其自身的财务绩效并无关系,社会责任的履行更多是由于外力介入。范琦实证分析我国央企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央企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现负相关或不相关,表明央企承当社会责任源于政策法规或其实际控制人要求,在短期内二者之间很难出现协同性。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在研究CSR与财务绩效关系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CSR财务绩效研究模型、CSR财务绩效衡量指标及CSR财务绩效研究方法。

1.CSR财务绩效研究模型。郝秀清等人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CSR,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搭建起CSR与财务绩效的研究框架,并将企业社会表现界定为法律责任、自觉责任(慈善责任)、内部责任、环境责任和宏观责任五个维度,将经营绩效划分为短期财务绩效、长期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王Z珉等人认为目前较实用AHP层次分析法无法反映CSR财务绩效的动态变化规律,从企业几年的评价结果很难看出其变化规律的,且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忽视了社会责任的“效率”评价,因此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可持续计量方法对传统模型进行双重修正。刘录敬等人认为CSR虽然对其业绩有正面影响,但这种影响转化为经济业绩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同时企业规模和行业也会对CSR、财务绩效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建立起CSR、滞后一期和二期的CSR、企业规模、行业与财务绩效的理论模型,并对CFP和CSR选取不同指标,实证分析CFP与CSR的关系。李伟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根据由Higgins(1977)提出的“可持续增长”定义,建立可持续增长模型,将可持续增长模型引入CSR和CFP研究当中,发现在可持续增长视角下,CSR与CFP正相关,但不显著。王琦等人考虑到企业生命周期状况,将样本企业按照Dickinson现金流组合法划分为五类,并将五类数据归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和淘汰期四个生命周期阶段样本,建立起各个阶段的CSR和CFP的多元回归模型。

2.CSR财务绩效衡量指标。国内学者在建立CSR与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评价CSR和财务绩效。第一,依据CSR评价量表设计问卷计算CSR得分,同时设计问卷综合衡量企业财务绩效,未采取较为常见的财务指标;第二,以较客观科学的CSR报告评级结果或社会责任指数作为评价CSR的指标,财务绩效的衡量采用财务指标,如:托宾Q值、剔除盈余管理行为之后的息税前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第三,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评价CSR,对财务绩效的衡量则依靠财务指标。国内学者在评价CSR财务绩效时,更多地涉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利益相关者各方建立指标体系来评价CSR,研究CSR和财务绩效的关系。

3.CSR财务绩效研究方法。我国CSR与财务绩效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二者的研究方法上有所局限。卫武依据Meta分析法对原始实证文献进行再次统计,根据获得的统计显著性研究CSR和财务绩效的真实关系。邓德军等人利用倾向分数配对方法,控制相关特征变量影响,研究CSR是否可以改善企业财务绩效。温素彬、齐殿伟等人对样本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分析CSR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张兆国等人利用系统GMM方法,研究CSR与财务绩效的交互跨期影响。陈晶晶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到沪、深交易所上市的钢铁企业,计算钢铁企业CSR综合得分,分析CSR履行情况。此外,多数学者采用回归方法评价CSR财务绩效,且在多元回归时,国内学者总是将CSR作为因变量,将财务绩效作为自变量,得出CSR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

四、结论

在通过梳理CSR和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相关文献后可以发现:在CSR内涵界定上,国内学者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把握;在CSR与财务绩效评价上,国内并未形成一个成熟统一的体系,多数学者基于利益相关者构建评价指标;在研究结论上,大多是CSR和财务绩效正相关;在研究方法上,回归分析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国内学者在研究CSR与财务绩效时,不应惯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应尝试将不同理论引入研究,多理论视角研究二者关系;在建立CSR与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时,不应仅考虑股东、供应商、政府、顾客等主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还需考虑生态环境等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研究方法不应局限于回归分析,可以采用其他计量方法研究CSR与财务绩效,深化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

上一篇:珍藏的“美酒” 下一篇:城镇老旧住宅楼增设电梯综合改造与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