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习惯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

时间:2022-04-11 01:58:34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

西方有句谚语:留心你的行为,注意它会成为你的习惯;留心你的习惯,注意它会成为你的性格;留心你的性格,注意它会决定你的命运。简言之,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朴实的谚语包含了深刻的道理,特别在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方面颇多启发。

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于认知与判断能力尚处在不成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其心理成长受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和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几乎一样多,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势必影响并进而造成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复杂性,而对辨识能力相对薄弱的一大部分中学生来讲,更是身陷不良习惯而不自知。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经过九年的小学、初中教育,已经部分地养成了一些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的好习惯,部分行为相对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但是,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自制能力欠缺,自由的分寸把握不好,学习的主动性欠稳定,人际交往中的理智因素弱而感情用事强,对学校、老师、家长的监督管理表现出明显的反感情绪等等。所有这些在语言、行为、心理、思想等方面存在的不良习惯或能力的欠缺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发展,因此,注重孩子的年龄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应该成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目标,并且这也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所明确要求的。

基于这一认识,多年来,在规范学生不良行为,转变学生不良习惯,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我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工作中我坚持的原则是充分了解,平等对待,持久引导,及时鼓励。教育中给学生以尊严,给学生以宽容,给学生以选择,给学生以过程;在一般、良好、优秀等不同梯次中求转变,在耐心、真诚、严肃的教育引导中体现关爱;贴近管理,作到了解充分,增进交流,务求学生知我心。实践证明,这样做,师生间的隔阂消除了,班级管理的针对性、灵活性明显增强,在持久耐心的教育中,学生的转变十分可喜,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明显呈现。

完成好这一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充分了解学生是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工作中,为了充分了解学生,我采取的办法是批阅学生日记和班级接力日记,听取值日班长的汇报,每天查阅逐日考核表,与当日小组学习考核和纪律考核为C、D的学生谈心,这中间,让学生自己多说,老师要有耐心的去听,恰当指出其缺点,用语务求贴切而又不伤学生自尊,如此,则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做到落实。

其次,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平等是建立信任的基础,给学生体验尊严的平台。不伤害学生的尊严,最易学生放开顾虑,畅谈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加深师生间的了解沟通。这一点上,我采取“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的方法,既解决了问题,又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加深了师生的信任,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影响力。

第三,持久引导,及时鼓励。这是巩固良好习惯,规避不良习气的关键一环,也是体现教育规律最深刻的一环,教育的恒久效果都从这中间诞生。老师教育的恒心是培养学生有恒心的最好的养料,如此,学生的不良习惯才会根除且不再复发,良好的习惯才得以生根,除草扶苗的教育愿望才能实现。

此外,给学生以宽容,教育引导中对学生多及时鼓励,尽量少一些批评,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我深深感到,不吝啬鼓励宣扬优点的老师最受学生的欢迎,这正是发挥教育功效,施加教育影响力的最佳途径。而且,在鼓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做事非常有信心,不气馁,常有突出的表现和创造。

总之,习惯养成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命运,班级管理中务必对此高度重视。相信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价值就能充分的得以显现。

上一篇: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卵巢妊娠的临床效果 下一篇: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