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字书写星火相传

时间:2022-04-10 10:34:54

让汉字书写星火相传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于传承的最重要的方法,然而,现今汉字书写岌岌可危,汉字书写危机已成为国人们必须重视以及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书写危机的成因,提出了一些能使汉字书写文明传递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汉字; 汉字书写; 危机; 对策

今年8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名为《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节目掀起了无数国人对汉字的热情,这种热情展现了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但笔者认为这种热情的背后显露的是汉字书写的危机,而光明网近期开展的一项关于手写汉字的调查结果证明了这一点,有94.93%的人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与他人取得联系,仅有5.07%的人通过书信、留言条等方式进行联系;而85.29%的人认同全民汉字手写水平在下降;83%的人承认自己有提笔忘字的经历;74.2%的人表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手写机会不多。提笔忘字的情况时常发生,错字连篇的情况则随处可见。这些都说明汉字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在书写传承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导致汉字书写危机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上的缺失

学校是国人最初接触汉字,学习汉字书写的地方,学校在汉字书写的传承肩负着重大作用。因此教育部制定的《与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年间汉字书写标准提出具体要求,也要求上书写课,但是没有硬性规定书写课是必修课,且考试也不再考笔画笔顺等汉字书写知识,致使许多学校重知识重成绩却忽略了汉字的书写,学生们越来越漠视书写这一传统方式,汉字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这直接导致国人了到汉字书写能力的下降。

2 “换笔风潮”改变了书写传统

第一次是钢笔、圆珠笔等所谓的“硬笔”取代了传统的毛笔,这次“换笔风潮”使书法和书写区别开来,提高了书写速度,让国民与书写更加的亲近,而能写一手好字在那时可谓是一种荣誉。此次“换笔”虽然笔种变了,但是汉字还是需要人们一笔一画书写出来,书写的传统仍在,汉字的艺术性虽有减弱但是汉字的规范书写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然而随着科技信息进步随之而来的第二次“换笔风潮”却将汉字书写逼到了死角。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开始进入国民的生活,传统的汉字书写被键盘输入代替,此次以“机”代“笔”,将书写简化成了“敲”“点”两个简单的动作,网络的覆盖则使这种文字书写方式变成了大部分人最常用的方式,打印复印省去了人们书写时花费的时间,语音短信等信息传递方式的出现则直接用口代手,直接省去了书写的步骤。国民在感叹科技神奇,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却在失去我们传统的文字书写能力。但新技术的冲击绝非导致当下汉字境遇的主要原因。有学者就曾说“将汉字手写艺术的尴尬,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造成手写水平下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

文字的功能本来就不仅是简单地传播信息,其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全用电脑打字,汉字书写标准化就没有了审美,也就变得贫乏而丧失了想象力。汉字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如何应对汉字书写能力的危机,考验的是我们对待母语文字的态度。河南省书画学会主席刘尚忠就曾说: “百余年来,古老的汉字置身于传统与现代的漩涡,守望着命运的沉浮起落,它所承载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更是一个日渐强大的国家永远不可忘记的历史。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就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因此如何应对汉字书写危机已成为国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笔者也对就此问题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1 加大对书写退化的趋势的重视

现行的教育模式让国人有这样一个错误认识,练习写字没有什么用处,因此对书写毫不重视。其实书写时一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一中基本技能,不管电脑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它都无法取代书写。所以应该在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的基础上将书写规范列为小学必修课,让国人在小学阶段就接受汉字书写的规范训练,能将汉字书写规范;在高中开设软笔及汉字审美选修课,提高国人对汉字的欣赏能力;高校则倡议学生无论是作业、笔记都应该手写,少用电脑。让国人在学习工作之余也不忘记书写的重要。在这点上必须强调的是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的教师的汉字书写能力及汉字审美能力的培训,这样才能对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热爱汉字,喜欢书写。此外,学校的电子教学设备只能是教学辅助工具,而不可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板书必须是教学时候不可或缺的。

2 加强汉字和汉字书写(书法)基础教育和宣传

加大汉字和汉字书写的基础教育和宣传能提高全社会对汉字书法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形成让热爱、欣赏汉字蔚然成风。汉字是“以形表义”的文字系统,字的点画、部件和组合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和易于理解的文字信息,如:一木为木,二木为林,三木为森,形象易懂。书写汉字,一笔一画写,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组合成字,能使书写者受到汉字“形声义”、结构组合等的启示,可以启发思维,还可以活跃思维,引发各种思想和想象、联想。如“龙”字,中国是个崇拜龙图腾的国家,在草书中的龙,就是一条张牙舞爪飞腾的巨龙的形象,我们透过这个飞腾的龙字看到的是中国先民的精神崇拜和中国古老的文化。此外写字的坐姿、执笔的架势以及运腕用笔等细腻复杂的书写动作,多变且有韵律,让书写者心手合一,既能活跃心理,又能优化大脑智能。

一旦国人深入认识到汉字的这些潜在价值时,汉字和汉字书写,就不仅是作为记录、传播信息的工具;而将成为提高开发智力、陶冶性情的工具;成为练习、欣赏、审美的对象。这就会大大扩大汉字书写的需求面和需求量,对于汉字书写的文化传承,必然十分有利,影响深远。

3 提倡较为易写、易识的快写汉字的方法

有人提笔忘字或者懒于执笔的原因有时是因为有的汉字过于繁杂,书写起来费时费力,所以促进汉字适应现代化的进一步改革,使汉字越来越易学、易写,会更有利于汉字的基础教育。“当代草圣”于右任先生曾因汉字难认、难写而创“标准草书”,标草“非”潦草,标准草书是于老吸收历代书法大家所长“归纳出来的有条不紊、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草法。” 旨在“能以接受我国数千年的文化而使之发扬光大。并为子子孙孙每人每日优裕(节省)许多的时间,以增加其事业的程效。”由此可见汉字也有改进空间,如果快写汉字方法的推广普及,使汉字越来越易学、易写,则对汉字的基础教育也极为有利。

总而言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兴旺繁衍的标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根。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古文字研究专家王蕴智教授说:“不管我们有多少种理由,传统文化不能丢,热爱一直由古今汉字所维系着的我们的精神家园。”作为炎黄子孙,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拿起手中的笔,书写汉字,传承汉字书写传统。其实书写每一个汉字,就是在传承祖先留下的不朽箴言。书写每一个汉字,就是在表达我们民族的喜悦和自豪。书写每一个汉字,就是在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永远挺立于天地之间。我们应该用手中的笔让汉字书写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 王磊. 高师院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及其社会意义. 黑龙江高教研究.

[2] 夏新宇. 规范汉字书写问题小议. 特别关注.

[3] 光明网. 关注汉字书写文化传承.

上一篇:“程式化”作文 下一篇:如何加强青少年预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