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入心,绽放情智之花

时间:2022-04-10 02:49:07

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除了自身具备一定的朗读功底,给学生树立榜样之外,教师还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实施有效的策略。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激发朗读兴趣

苏教版教材的课文选文精美,文章用词准确到位,体裁丰富。特别是诗歌与童话,节奏明快,音乐性极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作为学生朗读的范本。在刚开始培养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最大目标。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把手,让其在缓慢中上升。在朗读一篇选定的文本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画出轻声词,给较长的句子标注停顿处,需要加强语气的词句标上加重符号。在这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他们就会觉得容易得多,并且读起来能收到抑扬顿挫的效果,学生内心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也能得以满足,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欣赏著名朗诵家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朗读的魅力。通过朗读充分调动人的情绪,入情入境,仿佛这声音就是从作者心里流露出来的。朗读可以使人悲伤到热泪盈眶,激动得忘乎所以,高兴得眉飞色舞、平静得有如秋水……如此动人心弦,怎能不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

二、发挥范读作用

语文教学一大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训练语感。”语言的形成不是靠理性分析,深度思考得来的,而是通过反复朗读文本,对文字的直接感受。古人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对语感培养的最好说明。文本读得多了,朗读的次数多了,那么,文章的句式、语言、修辞、节奏等等就内化于心,久而久之就融入了自己的语言体系之中。

作为小学生,在朗读能力上不是特别强,有时不能很好把握文本的内涵,朗读起来就会不到位。此时,教师的范读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通过对教师范读的潜心聆听,再加之自身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读起来就不会很生硬,有时可能还会具有一点创造性。但是教师的范读不是随时随地就可以使用的,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程度的解读与思考上,并且是读起来有点困难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学生对于教师富有激情、吐字清晰、语言处理到位的范读才会如海绵吸水般借鉴、吸纳与学习。当然,范读不一定读全文,对于一些关键的词,重点的句子有时也是很有必要采用范读的。

三、多种形式朗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对文本进行解析、感悟。这种多管齐下的方式如能合理运用的话,不仅可以为学生消除课堂的单一与沉闷带来的厌烦,还能有效激起他们朗读的兴趣。

一般来说,个别朗读有利于全体学生通过其后的评价知道读得好还是有欠缺之所在;男女生分开朗读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齐声朗读一般用在一个环节结束之前,全体同学对相关内容已有了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再朗读,往往能为课堂带来小高潮;比赛朗读一般采取分小组的形式,设立擂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评选最优秀小组,这种方式既能使全员参与,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角色朗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朗读方式,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对人物掌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并且在调动教学气氛的同时,还能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配乐朗读是课堂上采用频率不是很高的一种方式,通过给选取的内容配上合适的乐曲,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如能将多种朗读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为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将会形成和起到无形的助推作用。

四、设立评价激励机制

成就感是激发兴趣、促使其不断努力的最有效因素。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做针对性的评价,不能空洞,泛泛而谈。通过智慧的评价语言,既能让学生明白朗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又能激励、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当然,不是每一位学生的朗读水平都很理想,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因人而异,不能统一标准,只要在个人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给予肯定评价,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起自信心。

多开展活动,为学生的诵读搭建平台,也是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如学校可以开展“经典诵读”“美文诵读”等活动。将学生置于比赛的环境中,荣誉感会促使他们精心准备,这一准备过程就是一个难得的高质量的学习。对于参加比赛的每一位选手,结束后都要进行不同等级的表彰,这种表彰对于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巨大的,在荣誉面前,任谁都会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总之,朗读水平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中应多思考,多总结。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在思想上能重视朗读教学,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总结方法,耐心、科学、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相信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上一篇:精品课程的理念:能力先于知识 下一篇:绘本教学中幼儿情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