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的理念:能力先于知识

时间:2022-09-26 01:13:06

精品课程的理念:能力先于知识

摘 要:本文从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具体做法谈精品课程的理念。提出高年级精品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主;方法论上应是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评价上不能根据学生的打分,而应该看和这门课相关的研究人才培养了多少;效果上应看学生的研究能力能否实现。高年级精品课程设计和建设,应该紧紧围绕“能力先于知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

关键词:大学教学;精品课程;课程理念;研究能力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课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讲人为石安石教授。主要目的是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以及语义学、音系学、音韵学、汉语史、方言调查、结构语言学、索绪尔研究等课程训练的基础上,系统整合学生的语言学知识结构,尤其是基本的理论语言学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90年代初开始由徐通锵教授任主讲人,并辅以索振羽教授主讲的结构语言学、索绪尔研究作为核心支持课程。9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语言学先后由陈保亚、王洪君、汪锋任主讲教师,李娟为核心支持课程“结构语言学”、“索绪尔研究”主讲教师。本世纪,课程建设内容扩展到研究生课程。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围绕理论语言学主干基础课程的建设展开,以“能力先于知识”的理念建设高年级精品课程,得到学校教务部两次主干基础课立项资助,研究生院一次立项资助,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次资助,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次资助。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数量、质量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这门课程不仅有本科生听课,也有大量研究生、中外进修教师、访问学者听课,辐射范围广。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能力先于知识”的精品课程理念。具体来说,高年级精品课程的宗旨应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主,方法论上应是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课程评价上不能根据学生的打分,而应该看和这门课程相关的研究人才培养了多少,课程教学效果上应看学生的研究能力能否实现。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设计和建设,紧紧围绕“能力先于知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

一、塔式结构:以能力为取向的层级系列课程

过去国内开设理论语言学课程很少,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在建设之初,总结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汉语研究,对系列课程由博到专的结构进行了认真的设计,课程前后衔接,内容循序渐进,涵盖了国内外主要理论模型。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共分前后紧密联系的三个层次:本科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硕士研究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博士研究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1)本科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在本科生修完“语言学概论”等基础语言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研究20世纪的结构语言学,先是原著阅读课程,包括“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两门课。这两门课程要求学生精读原著,准确弄清楚原著的含义,把握住结构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并对其优劣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开始进入“理论语言学”必修课程。该课程让学生阅读一系列在方法上有突破的汉语研究文献和比较基础的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经典文献。老师从汉语实际出发,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系统归纳理论语言学模型,评价各种理论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得失,让学生能够用基本的模型去分析材料,发现语言规则,并尽可能逐渐养成通过材料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新的方法和原则的习惯。

(2)硕士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这是在本科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基础上对理论语言学进一步专门化。先开设必修课“当代语言学”,主要是阅读原著、分析原著、结合汉语研究原著,内容包括后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几个主要模型、系统功能语法、有序异质论、语言结构协合论、语法化理论、叠置式音变论、语言单位论、语言接触论等几个方面。该课程同样要求学生精读原著,准确弄清楚原著的含义,把握住语言学主要模型的基本思想。为了推进对结构语言学以后各种理论语言学模型的深入研究,还专门开设了必修课“历史语言学”、 “语言学方法论”、“外国语言学史”和选修课“系统功能语法”、“生成音系学”、“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语言接触”、“语义学”、“历史句法学”等原著阅读课程。在此基础上开设必修课“语言学讨论班”,要求学生在深入分析汉语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些模型的优劣作出评价,争取写出自己在研究方法上有突破的论文。

(3)博士研究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包括“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和“汉语语言学理论研究”。这是在本科、硕士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基础上对理论语言学进一步专门化。“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重点讨论近二十年来语言学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老师布置当前国内外有分量的论著,包括未发表的研究报告、博士论文。学生认真阅读原著,结合自己博士论文选题重点作阅读和研究相结合的报告,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同时还邀请近期国内外工作做得很出色的一些学者来课堂上作报告,学生和老师展开讨论。博士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有系统的了解,对自己的博士论文方向的理论研究背景有深入的把握。“汉语语言学理论研究” 重点讨论怎样从汉语材料中分析归纳理论模型。学生在以往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训练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材料,独立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然后在课堂上作报告,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论证,评价学生研究的得失,肯定其合理性,指出哪些研究可以继续深入展开,甚至发展成博士论文选题。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内容上以理论语言学为核心,由博到专,由浅入深,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前后紧密关联的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课程宗旨是把汉语研究和西方理论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全面分析、研究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有代表性的语言学理论模型,系统培养学生的理论语言学研究能力。以汉语中的语言学问题为对象,结合讲授、讨论、习题、调查研究等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促使学生从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树立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观念。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前后紧密衔接,口径逐渐缩小,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外校考入的研究生如果缺乏本科或硕士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需要补课,以保证完整的知识结构。这种由博到专的塔式结构,便于培养出不同层次的理论语言学人才。低层次可继续深造或找工作,高层次则有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试论地理教学中学生时空思维力的培养 下一篇:声声入心,绽放情智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