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兴趣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4-09 10:49:17

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兴趣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目前初中英语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课堂氛围,提高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 培养兴趣 课堂效率 减负、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种趋势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强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加大学生自身语言的实践量,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几年的教学,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要注重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实物并力求参与该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对所学教材感兴趣,“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tallest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在班里边找边说:“Tony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Tony的外号就是“大个子”。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人人都情绪高昂,争着回答另外的问题,如who is younger than you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其具有趣味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了一点进步,也要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二、要自然、生动、新奇地引入新课

新课的引入应自然、生动、新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讲风趣、幽默的小故事,用多媒体引出课文中的插图,或出示更多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图画,黑板上画简笔画,或精心设计与日常生活接近又觉新奇的问题引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等。例如,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不同国籍的人、语言以及居住的城市。首先我用多媒体出示很多国家的国旗,让学生讨论这些国旗分别属于什么国家,而这些国家的首都和重要城市又是什么,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当他们在表达时遇到困难,教师就适当给予提示,提供他们需要的英语词汇,如国家名称(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Kingdom,Australia,China,Canada…)、首都名称(Washington D.C.,London,Canberra,Beijing,Ottawa…)和重要城市名称(New York,Sydney…)以及本国语言(English,French…)。这种形式往往会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通过这些方法引入新课,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既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学得愉快。

三、要营造学习氛围,变动耳为动口

新目标英语教材强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内容编排上也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练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但由于受母语环境的影响,学生平时缺少语言实践,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是听教师讲,自己动口的机会少,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营造说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用新教材后,我较注重英语氛围的营造,努力改变过去教师照本宣科讲、学生随声附和听的教学方式,精简了讲解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开口,实施了双向交流。

七年级时,我让学生用简短的英语与教师会话交流,用英语回答课堂提问,根据教材内容,分角色表演或进行小组练习。八年级后,随着学生所学语言材料的增多,我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将对话转为故事或复述Reading,并利用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创设英语环境,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使一些以前不开口的学生也因此开口说英语了。另外,我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口语训练,如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板报、每日晨读、日常英语对话等,还鼓励学生平时使用英语问候语和文明用语。实践证明,经常使用英语的学生进步较快,可见营造相应的英语氛围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英语能力。

四、要因势利导,变客体为主体

在教学实践中,我会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刚接手这一届学生时,从一开始我就注重对“小助手”的培养,在学习字母时,因为比较简单,所以那时候每位学生都是领读的“小老师”,那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后来在字母学习后期、单词初期学习中渗入了音标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难度时,我把学生依据实际情况分组,并叫接受较快的一组学生先领读,之后逐步扩大到其它各组。当掌握一定词汇量后,又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互问互答,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上课时依据所学进行互问互答。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还要求学生对每一单元的短语进行自我总结,并在课上进行核对,然后要求每位学生依据短语出一份短语测试题,给予一定时间复习后进行互考互批;巩固短语后,在双休日让学生再依据每一单元所学出一份单元测试卷,规定题型题量,返校后,把学生的试卷打乱,进行交叉练习、批改、讲评,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主动权的机会。实践证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互教、互学、互纠、互促的整体效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要有的放矢,变减法为加法

在语言知识教学中,强化了语音规则和语音语调教学,力求正确掌握,为培养交际能力打实基础。教词组、语句、语段时,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在语法结构方面,则通过与汉语比较、对照,让学生正确理解,并能表达;同时适当介绍与教材相关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在语言技能的培养方面,加强了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懂、说得来、读得出、写得起,并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对象,对听、说、读、写进行有目的、有侧重的综合训练。在语言运用方面,我加大了课内课外口语训练的时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六、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活动,诸如唱歌、阅读、展览、词汇竞赛、小短剧演出等,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很大作用。录音能提供标准的语音、语调,方便模仿,对培养听力极为有利。如:学习了run、walk、sit、stand、swim、skate、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等动词和动词词组,录音机播放这些动词或词组的磁带,学生听到后便做动作,最快最准的获胜。这个游戏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获胜。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落实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练训,获得英语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根本途径。所以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提高英语课堂45分钟的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把“教”的规律建立在“学”的规律之上,也就是说,不仅要考虑如何“教好”,更应该重视如何去帮助学生“学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才有可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上一篇:浅谈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英语教学模式中“互动式”教法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