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时间:2022-04-09 02:25:29

谈谈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思想单纯,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由此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下面对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新思维的能力也很强,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我们的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分数压倒了一切”大量的作业、频繁的测验考试,将学生的心理空间填的满满的,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从小逐步养成说话有礼貌、办事有分寸、行为有规范的习惯;从自尊、自重、自强、自信、自律开始,逐步养成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的感情;从爱自己的物品开始,逐步养成爱自己的课桌椅、爱教室、爱学校、爱家庭、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遵守课堂纪律、学校规章制度,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的习惯;小学阶段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学生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结果。在形成人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和互相转化。知是情、意、行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加深了道德认识,坚定了道德意志,使道德行为更好地坚持下去。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和途径协调作用的结果,需要长期实践磨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小学阶段根据《中小学德育教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强化训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总之,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更要在教育、教学中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能养成!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第一示范小学)

上一篇:创建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学习语文均衡发展 下一篇:立足时代要求 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