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怎样处理学生的回答

时间:2022-04-08 07:28:39

语文课上怎样处理学生的回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学校,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创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力求不仅要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同时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让教学充满着艺术的魅力。那么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提问 ,固然要讲究艺术,但如何处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教师要在堂上处理学生的回答,我认为须练就三种功夫:一是赞;二是耐;三是引。

一、赞

正确的回答乃至新颖的回答,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是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当给予热情的肯定和赞许,特别是很少举手发言的学生,要鼓励大胆的发言;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答对了,即便是比较容易的问题,也要鼓励。上学期上《孙权劝学》一文,我开展了一次语文活动,就是以四人小组的学习方式分角色朗读,并在读中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他们分别扮演孙权、吕蒙、鲁肃,余下一个读叙述性语言。在检查活动效果时,第八组一位姓黄的男生不仅读得有模有样,而且还说出点意思,我与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接下来的课,他显得特别认真。当然,赞语应该要实事求是,作出的评价也要适当,用语也要加以选择,在对学生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要指出不足,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切不能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等而让赞语变成随意奉送的廉价的赞扬。

二、耐

这种功夫特别重要,如果这种功夫欠缺,一见学生答不上来,就忙着说:“坐下去,听我讲!”这样就会给学生心理上以很大的打击,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也就更难打开。我们都深知,现代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解,是非能自辩,理论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在课堂上我常遇到这种情况,备课时所设计的问题要么没有侧重,要么就较为深奥,高估了学生,总认为这不难,那也易,故不时会“冷场”。每遇到这些,我心不急,气不燥,对有些问题予以调整,对较深的问题进行分解,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我从旁适时点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教《醉翁亭记》第三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段共写了哪几件事?写滁人游与太守“乐”有什么关系?备课时我认为这个问题不会有什么难度,结果却在意料之外。为了减轻学生回答的难度,我把第一个问题分解成:同学们想想,这一段共有几个句子?看每个句子的结句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读,边读边思考,在读中寻答案(自解)。至于第二大问,我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再回到课文,学生很快就明白到:滁州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其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醉是表象,乐是本质。醉翁之意,本质在于与民同乐,这也正是他的政治理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课堂尤其要变成为积极思考的王国,在课堂上遇到学生答不上时,一定要有耐心,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想”,同时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三、引

引功就是诱导的功夫,用一句话,“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遇到不同意见,需训练发散思维的,宜组织讨论;需求同思维,宜明确肯定正确意见,再探究一个“为什么”。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在分析讨论三位拜访者与福楼拜的性格特点的同时,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把福楼拜作为最突出的人来写?这样学生会从作者的角度、从四位人物的描写中深入探讨下去。

遇到肤浅的回答,宜引导学生往纵深方面挖掘。如教《孔乙己》一文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周围的看客对孔乙己这么一个苦人的嘲笑、挖苦说明了什么?”学生答:“说明周围看客没有怜悯之心。”我便让学生再想一想:“周围的人生来就是这样冷酷无情吗?”让学生往深处挖出社会制度的根源。

遇到偏离主题的回答,宜根据不同情况,循循善诱。《陈太丘与友期》中有这样一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有学生就这样认为:其实元方也无礼,父友虽然“过中不至”,并当着元方的面骂其父:“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他在元方的反驳下已脸有惭色(知错),还主动下车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且又是长辈,元方却“入门而不顾”,作为晚辈,这样做不是无礼吗?听了学生的发言,我予以了肯定,并让同学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此文中心是“方正”(正直不阿,为人正派,品行方正)――三个人物的言行都围绕信、礼展开。虽也表现了元方的聪敏,但主要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是核心。可见是借元方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礼”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别人尊重自己,就要自己先尊重别人;做人要讲信用,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当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告一段落时,教师要作明确的小结。教师的小结,由于在全面性、准确性上往往高于学生的回答,学生从中又可以得到新的启示。

上一篇:小积木 大学问 下一篇:例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