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04-07 03:35:26

农村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摘 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离不开习题课教学活动的科学进行,避免机械重复,攀高求难,努力走出传统的教学误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习题误区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习题教学活动开展的好与差,也体现了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习题教学应该讲究科学性,不能盲目求多和机械重复。而教学实践中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习题教学中还存在诸多误区。下面就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探讨。

误区一:题量过大,消化不良

农村教师选题时,往往盲目求多,追求“大容量”,机械重复。一堂课讲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不知道讲些什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此应要求教师遵循选题的典型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如在复习圆的有关性质时,可以编写这样一道选择题:已知半径为5cmO中,弦MN=8cm,EF=6cm,且MN//EF,则MN与EF的距离等于()

A.7cm B.1cm C.1cm或7cm D.4cm

本题大部分学生选择答案A或B,个别学生选择答案C,造成此题失分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考虑不周全,只会解当MN、EF在圆心O同旁问题(如图1),其二是还有当弦MN、EF分别在圆心O的两旁时情形(如图2),没有考虑到,故本题有两种可能,因此,正确答案选择C。这样,通过分类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弦的概念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误区二:个人承包,限制参与

城市教学中,多媒体逐步深入课堂,而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老师仍然是充当演员的角色,学生始终是听众,教师个人承包课堂的现象比较严重。个人承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教师由举题到解题一人承包,不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竭尽全力的“喂”,学生则被动地等着“吃”,另一种是指教师选定某尖子学生一问一答,一说一写。殊不知,第一种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种情况忽视了学生整体的参与。教学实际上成了个别指导,教师的主导职能未能发挥出来。这包办太多,学生学得不主动,学得不愉快。而要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参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就数学教学而言,可以对作业题目的错误解法进行全体讨论,好的解法加以肯定、推广,或分成若干小组对某一问题发表意见,教师与之共同讨论、合作、交流,直到全体学生的思维形成共振,引起共鸣,最后达到满意为止。例如,直线a、b相交于点A,c与b相交交于点B,请问图形构成的锐角共有几个?请找出来。然后,就学生板演的图形,重点讲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者区别和联系。最后出示习题加深巩固。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积极性提高了,整堂课师生配合默契,在欢快中学会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误区三:重视结果,轻视过程

误区四:讲练脱节,忽视巩固

通过学生思考后,抽学生演算,教师指出解题中易出现的小毛病,如1-x=-(x-1),2-x=-(x-2),着重分析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讨论,从而使所学的基础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总之,农村数学习题教学的误区较多,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和认知水平,精心选编习题,善于发动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课堂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贵州省黎平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揭开人物的面纱,探索人的精神世界 下一篇:信息技术课的新思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