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变迁中的归化城与绥远城

时间:2022-04-07 01:02:06

城市变迁中的归化城与绥远城

摘要:对于“双城”的呼和浩特,探究呼和浩特城市布局的关系,首先必须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探究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沿革,这也是研究呼和浩特城市建设中选址、布局和规模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双城 历史变迁 棋盘形格局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在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常常听到“归化城”与“绥远城”这样的名字。这两座城市共同见证了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进程。

归化城位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内,即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东城墙沿着现在的南顺城街;南城墙处于现在的大东街、大西街以北;西城墙沿着小西街直到最北端;而北城墙在现在的旧城北门处。归化城的城池建设是典型的府城。距归化城城西百米处是扎达盖河,城池呈正方形,每边长约为300米,城周2里许,规模并不大。城墙高为两丈四尺,有八座楼亭,其中包括有四个角楼,东西望楼和南北城门楼,但并无瓮城。归化城城内的建筑均以大南街和大北街为城市中轴线傍街而建,土默特左翼都统府即顺义王府位于大北街路西,副都统府属于旗务衙门(即土默特议事厅)位于大北街路东,而右翼都统府位于今天的恒昌店小学处。

而绥远城则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境内,从清代赐名为绥远城开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直至今日被称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清乾隆二年至清乾隆四年(1737年-1739年),清廷实行“近疆固守”方略,对喀尔喀地区的防务进行了调整,确定了北路清军全部内撤,并在归化城附近修建设立了一座八旗驻防城。随后山西右卫的“绥远将军”率领八旗蒙满汉军移驻于此城,清廷以将军的称号赐名此城为“绥远城”。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两座城池相继出现,彼此相邻,相互制约而又共同繁荣,下面我将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分别论述“双城”变迁的根源及其影响:

1归化城的变迁

由于明王朝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使得长城内的许多破产农民逃到了土默川一带落户生存,俺答汗一律予以接纳,并实行奖励农耕的政策,从而使土默川地区的农业得以迅速发展。直至1570年,土默川地区的工匠及汉族农民人口达到了约5万人左右,于是不断出现了汉族聚居的村落——“板升”。

俺答汗鉴于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于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开始建造一座新的城市,经过各族能工巧匠多年的共同努力,在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左右该城基本建成。它就是在清朝就被赐名的“库库和屯”,随后又应俺答汗之邀,明朝将其赐名为“归化”,在蒙古语中被称为“呼和浩特”,是 “青色的城”的意思。

随着归化城地区与明朝政府互市贸易的展开,及耕种政策的放宽,该地区的经济和人口数量都迅速得到了发展。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春,俺答汗和他的妃子三娘子决定扩建归化城,原本计划扩建方圆20里的归化城外城,规模堪称空前,气魄可谓宏大,可惜最终因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只对归化城进行了维修和部分扩建而已。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保持北门楼和北城墙不变,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只扩展东、南、西三面城墙,即在原三娘子城增筑了一座外城。扩建后的归化城东西宽500米,南北长440米,整体平面呈“凸”字形;城墙高约5米,底宽约5米,全部用土夯筑。同时在东、南、西三面各增设了一座城门,城门由原来的两座变为了四座,它们分别是东门“承恩”、 西门“柔远”、南门“归化”和北门“建武”,且在原南门位置又新建了一座鼓楼。

康熙三十年,在修整归化城旧城时,将东、南、西三面分别向外进行了扩建,另外还在其城墙以外设置了供官员休息的驿站——东茶坊、南茶坊、西茶坊和北茶坊,至今还留存的有南茶坊和西茶坊。外城的加建仍然以大南街和大北街为中轴线,因此对归化城的街巷布局影响并不是很大。

经过1694年的增筑扩建,归化城以城中心的鼓楼为界,内城主要是衙署、议事厅等官府机构的所在地;而外城则主要是蒙古官吏的居住区;平民百姓的住宅多散居在外城城墙的周围,且主要集中在南门外一带,由此逐渐形成了内外两城的形式。在南门外大道两侧汉族商贾们竞相占据地盘、兴建或租赁房舍,开设买卖字号等,逐渐形成了城外最繁华的街道,这就是现今大南街的雏形。

2绥远城的变迁

据《绥远城驻队志》记载,绥远城采用的是棋盘形格局的城市模式(如图1),同北方地区封建社会一般城市的模式基本相同。绥远城是清乾隆时期为了驻防旗兵而修筑的。街衢部位,整齐划一,一切建置,悉按规制。在理论上,这种棋盘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并不需要边界和中心。因为人类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活动,并且每个区域的形状都是相类似的。绥远城不仅可以建设内部,也可以向外部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相类似的有北京城的元大都直至清代的三次扩建就是以这种模式发展而来的。由于新城是屯兵驻守重城,主要的居民是八旗官兵、行政官员及其家属,因此仅在南街北段设有供应日用生活必需品的店铺,而在城内四角还保留有诸多空地,作为八旗官兵的操练场所。

绥远城及其街巷所具有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军事目的为重。绥远城筑有四城门、四城楼、四瓮城、四角楼、四箭楼和四马面,其中马面依城而建,在四面均有筑布,每面十台,城周有护城河环绕,四门外各筑有一桥(南面和西面均为石桥),绥远城整体造型很独特,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完备,与北京内城的结构相类似。绥远城内有四大街、二十四小街、四十六小巷和市场一处,街坊采用的是棋盘式格局。

从建设目的来看,绥远城的兴建主要是为了军事设防,城市及周边区域大部分为军事指挥中心、防御性建筑、校场及其他城防设施。因此,类似于召庙的纪念性建筑在这座城市中的地位和意义相对弱小,召庙很少在此区域内存在。随着战争的日益减少,绥远城的军事意义逐渐淡去,但是城市内部依然保持着相对紧密的规划格局。这样,留给寺庙的建筑空间不大。这也是藏传佛教寺庙在绥远城地区内很少出现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清代乾隆年间,绥远城市场仅有一处,地域内的经济条件与归化城有着天壤之别。缺少了香火钱的召庙得不到及时的修葺,破败不堪并逐渐销声匿迹。这也促使召庙在选址上尽可能偏向归化城,远离了绥远及周边地区。

总之,对于“双城”的呼和浩特,其寺庙分布总体上有一定的规律所在。绥远城由于其特殊的军事设防目的,使得召庙建筑很难融入到这样一座城市;反之,像归化城这样的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城市,跟容易将藏传佛教寺庙融入其中。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召庙的兴建会对周边地域内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寺庙周边的堂会、庙会等活动极大程度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促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的,地域内经济的繁荣也使得藏传佛教召庙香火旺盛,召庙不断扩建,建筑不断翻新。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

[2] 《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3] 丁学芸.内蒙古历史文化名城[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4] 包文汉 乔吉等.蒙文历史文献概述[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5]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6] 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 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 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9] 阎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0] 乌云格日勒.十八至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城镇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11] 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现代建筑中的风水理论研究 下一篇:浅谈电力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