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加柱状结扎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4-07 10:50:48

PPH加柱状结扎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对比三种术式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探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加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型便秘的优越性。 方法 A组43例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B组30例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C组32例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 结果 三组术后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痊愈率显著高于B、C两组,术后随访6~12个月,B、C两组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 结论 对于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的便秘及合并直肠前突所致的便秘,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加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直肠黏膜内脱垂;吻合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便秘

[中图分类号] R6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50-03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一个重要因素[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排便梗阻感、排便费力费时、坠胀、便次增多、便柱变细如挤牙膏、直肠排空排不尽感,且用力越大阻塞感越重,排便时间延长为最突出症状[2]。直肠黏膜内脱垂手术治疗要求既能一期治愈,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目的是改善症状,及最大限度地保护功能。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们采用不同术式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105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肛肠科。患者共105例,其中女72例,男33例;年龄25~69岁,平均45.5岁;病程3~15年,平均4.5年。所有患者都有排便费劲,排便困难,耗时费力,

坠胀,梗阻感,排便不尽感。指诊:直肠黏膜堆积肠腔,且有阻塞感或裹指感明显;镜检:直肠黏膜松弛,嘱患者做排便动作时可见直肠黏膜嵌入镜腔内;排粪造影结果:所有患者直肠黏膜脱垂堆积于肛管上缘呈漏斗状,排除结肠冗长及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均经系统的内科治疗半年后,症状不能缓解或不明显。

1.2 手术方法

1.2.1 A组43例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加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 术前清洁灌肠,椎管内麻醉,取折刀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圆形肛管扩肛器扩肛,首先用中弯血管钳纵形钳夹膝胸位3点松弛的黏膜,然后于基底部用大血管钳纵形钳夹,在其下方用7号丝线间断柱状缝合,结扎线上部注射1∶1消痔灵,于7点、11点位行柱状缝合。这样就形成3个纵行柱状带,每条结扎带长3~4cm。观察齿状线上4cm肠腔直肠黏膜是否松弛。然后肠腔重新消毒,固定透明肛镜,于齿状线上4cm行单荷包,荷包线全部潜行黏膜下层甚至部分肌层,并保持在同一水平,旋开圆形吻合器至最大位置,将抵钉座导入于荷包线之上,使荷包线收紧,

用带线器将荷包线从吻合器侧孔中拉出,适度牵引荷包线,同时旋紧吻合器,女性患者防止误伤阴道后壁,击发吻合器,将吻合器旋1/2~3/4圈退出。检查切除黏膜是否完整,有无搏动性出血,如有用丝线缝扎止血。直肠内放入太宁栓2枚,纳米银医敷用料塞入肛内,加压包扎,术毕。

1.2.2 B组30例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 手术方法同A组的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

1.2.3 C组32例采用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 手术方法同A组的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

各组术后均控制大便1~2d,常规应用抗生素3d,便后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太宁栓纳肛,换药至创面愈合。

1.3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排粪造影显示直肠黏膜套叠消失;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排粪造影显示轻度异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排粪造影显示轻度异常;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排粪造影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设为α=0.05。

2 结果

三组术后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临床痊愈率显著高于B、C两组,A组与B组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1,P=0.00125

3 讨论

直肠脱垂分为直肠黏膜内脱垂与外脱垂两种,1903年由Tuttle首先提出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病理学说,如黏膜下移学说、盆底松弛无力学说[3]。现在大家均认同Moschwtz 1912年提出的滑动疝学说[4]及瑞典学者Broden 1968年所说的直肠内套叠学说[5]。

直肠黏膜内脱垂一般是从前壁黏膜开始,是因为直肠前壁黏膜承受来自直肠子宫(膀胱)陷凹的压力,局部组织软弱松弛失去支持固定作用,使黏膜与肌层分离。前壁黏膜脱垂若进一步发展,将牵拉直肠上端侧壁和后壁黏膜,使之继续下垂,形成全周黏膜内脱垂[6]。由直肠黏膜内脱垂导致的便秘,属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以女性居多,可能与女性生理解剖关系有关。患者临厕需努挣才能解出大便,腹压加大又使直肠受压加重,粪便通过时产生的摩擦力更大,久之直肠黏膜组织在反复推挤下,其弹性回缩力下降,出现黏膜内脱垂病变。男性患者则多伴前列腺肥大,或因腺体向后位突出,压迫直肠前壁阻碍排便;或因长期排尿困难,导致腹压增高,直肠受压弯曲难以排便[7]。

目前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手术方法很多,但多数手术方法具有术后复发率高、疗效不佳,或操作困难、损伤大、花费多等缺点。我们采用直肠黏膜环切术与柱状结扎术、直肠黏膜下注射术相结合方式,避免了一种术式的不足,使术式设计更加合理,提高了临床疗效,防止了术后复发。

本术式操作简单,借用了现代PPH吻合器切除了冗长、松弛脱垂的直肠黏膜,达到缩短脱垂的直肠黏膜。消除了病因,同时,由于吻合口瘢痕的形成,可以使局部黏膜紧贴于黏膜下层组织而使其固定,增强了直肠壁固护张力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8]。本术式3个柱状结扎带起到固定脱垂的直肠黏膜,PPH环形切除直肠黏膜后形成一个环形手术瘢痕,它的形状就像一个倒置的圆形“三脚凳”,从而使松弛的直肠黏膜固定更加坚固持久,远期效果更好[9]。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必须明确诊断,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后方可考虑,并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注意饮食调节,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加强功能锻炼,才能防止复发,提高治愈率。自1998年Longo发明了PPH术治疗重度内痔脱垂后,有学者尝试用于直肠黏膜内脱垂,其理论根据是切除多余的直肠黏膜组织,使脱垂下移的直肠黏膜组织向上悬吊,吻合口形成瘫痕及吻合钉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可使直肠黏膜牢固的固定在直肠壁肌层,使直肠恢复正常解剖位置。粪便易通过直肠乃至从排出[10]。

PPH手术临床上应用已十几年,技术十分成熟,吻合器设计更加合理,它具有操作快、并发症少等特点[11]。通过三组患者手术对比及术后随访,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黏膜下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Frascio M,Stabilini C,Ricci B,et al.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 for outlet obstruction syndrome: results and follow-up[J].World Surg,2008:32(6):1110.

[2] 张东铭.盆底肛直肠外科理论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64.

[3] Mackle EJ,Parks TG.The pathogenesis and pathophysiology of rectal prolapse and 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J].Clin Gastroenterol,1986,15(4):985-1002.

[4] Karuff RE,Madoff RD,Goldberg SM.Rectal prolapse[J].Gurrproblsurg,2011,38(10):771-832.

[5] Wu JS,Fazio VW.Surgical internal forrectal prolapse[J].Curr Gastroenterol Rep,2003,5(5):425-430.

[6] 何永恒,凌光烈.中医肛肠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15.

[7] 林炳良.男性便秘203例原发病分析[J].中国肛肠杂志,2002,22(1):18.

[8] 刘任林.PPH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32例报告[J].江西中医,2008,43(5):427.

[9] 邓业巍,王华胜.PPH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72例临床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2):145-165.

[10] 何群峰,周喜乐.PPH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远期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385.

[11] 李尚芝,雒莉芳.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7):646-647.

(收稿日期:2013-07-08)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八步教学法”的探索与体会 下一篇:浅析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