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07 10:42:05

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重点之一,也是一大难点,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能力是其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出发,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困难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并就如何改变简单传授、被动传授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英语阅读教学 应用

1.引言

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师生共同关心的课题。传统教法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而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它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又是学生已有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处理的过程。要帮助学生突破表层理解,就要从更高的层次,通过为其构建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其达到阅读的较高境界。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观,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而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主动地构建新知识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是单一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及合作者。教师无需将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过程一一详细地给学生进行讲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引导他们积极地依靠他们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见解,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3.1背景知识的介绍

一篇文章的背景知识应包括作者的生平、文化背景、文章描写事件及其中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是名家名篇,还应包括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等。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理解语篇所需的背景知识或提供提取这些背景知识的途径,以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准确地理解文章,并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些背景知识,对文章进行理解,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考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而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查阅哪些信息,了解哪方面的知识,然后在阅读前将这些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就会达到较好的阅读理解效果。

具体来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针对各单元阅读文章的内容,搜集与阅读材料配套的图片、光碟或与其相关的幻灯片、图画、实物、影片等,在教学中通过这些手段的展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文章背景知识,使其适度了解话题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网络,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更多信息的渴望。学生进而通过思考和推理,获得说话人意图传达的全部信息。同时,还可理解话语中的反语,确定词汇的确切意义,对不符合逻辑的话语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等。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根据实际教学要求,也可把背景知识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背景知识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这样既扩展了知识面,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2穿插提问及练习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提问及练习,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传统的阅读课相反,建构主义的阅读课堂并非只是学生自由阅读,师生相互对证答案,老师针对答案进行讲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突出和强调文章中与学生以往经验有关的信息,激发学生思考、预测、推理和判断。很多时候,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想得到提高,却不知道如何去学,或学习效率低。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题目,预测一下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种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然后在预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回答一些更深入的启发性问题,使学生进行更加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更准确地了解特定的语篇的含义,抓住其要点,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例如对于一篇描写人物的叙述体文章,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初读文章,了解文章体裁,然后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提问,例如:

a)Who was Mr.Smith?

b)What’s his job?

c)How about his family?

d)What happened to him?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意义就清楚了。另外,设计问题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首先提出能让学生通过略读就能快速清楚地找到答案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览全文,获取对文章的整体印象,训练学生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然后提出一些较深入的推断性问题,让学生通过精读领会语篇的各处细节,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最后,提出一些延伸性问题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进行分组讨论,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发言和锻炼口语机会,激发了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同时,也可采用段落提问的方式,将语篇教学细化到段落中,如:

a)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

b)What is the topic sentence?

c)In this paragraph,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say?

3.3分析文章特色和写作特点

在学生掌握了文章的整体框架后,可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层次的内部分析。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去分析语篇的剪裁、遣词造句的妙处,了解作者的意图、思路、目的,写作风格及技巧,这样既可从中学习到很多运用语言及写作方面的技巧,又可进一步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所隐藏的深层意思。而且,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特色的分析,可以掌握学生阅读的整体情况,从而形成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

举个例子,比如语篇的连接手段,对于一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任何语篇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教师可针对语篇的连接手段进行讲解,首先向学生介绍连接的手段有哪些:有照应(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转折、顺承、逻辑等,然后就阅读文章中的一些段落,让学生借助这些手段来分析其中的一些句子间的关系。像其中逻辑连接在文章中就出现得较频繁,如表示列举、顺序的单词:first,second,then等,还有表转折的单词:but,yet,however等。通过对于这些连接手段的掌握,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思路,使学生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力,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意义。

同时,可以让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并运用获得的写作技巧写一篇文章。通过写作,形成了学生自己对情境的创设和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此外,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可以共同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文体风格等,培养学生高层次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学生外语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加深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4.结语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要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对于教师,则要求其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高级伙伴,深刻理解并掌握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J].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3).

上一篇: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下一篇:浅论融入语境中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