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时间:2022-04-07 09:42:40

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摘 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高校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音乐教育作为高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构筑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这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教育改革

随着整个社会对音乐教育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并逐步地认识到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价值,以及对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独特作用,音乐教学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学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工作。本文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快。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很不平衡,有许多理论性、政策性、技术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与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政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信息化建设相对要明显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严重制约了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音乐方面信息资源比较单调。高职院校的音乐信息资源多以课件、音乐欣赏为主,很少有自由的学术探讨之类的资源,比如可以通过当前比较流行的话题进行自由的探讨,把音乐教育与政治经济紧密联系起来,站在历史的、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音乐专业内。展现学生风貌的内容内容不多,网站大多把精力放在了资源的提供上,在给学生的空间上,基本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的论坛,没有专门的视频板块。

(三)音乐教师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意识淡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和实现的契机,信息化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快,要充分发挥效益必须要有先进、科学的管理相配套,需要有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参与其中。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音乐教师习惯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缺乏积极性,知识更新速度太慢,跟不上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减缓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音乐教师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课程的整合是搞好音乐教学信息化的关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作为音乐教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并且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学习,而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录音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媒体,使学生在钢琴、声乐等课程学习中,不仅领会教师的指导,而且可以将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自己理解的内容含义进行重组、创作,使自己表现的音乐艺术更加感人,更加富有个性。

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如下基本方法策略: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大前提下,可以录音或视频播放等手段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充分搜集利用资源是搞好音乐教学信息化的基础

如果把上一堂信息化的音乐教学课比作建造一座大楼,那么各种信息化资源无疑就是建造大楼所必需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没有这些材料,本事再大的建筑师也不可能两手空空平地造起高楼来。利用信息化资源越全面、越丰富、越多样就越好,这样在制作课件时才有选择与整合的余地。应该说充分占有资源是搞好音乐教学信息化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虽然很具体,甚至很繁琐,但我们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因为“基础”扎实了,“大楼”才能巍然屹立。在选择资料时就能“挑精拣肥”,运用资料时就能“游刃有余”。

三、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如何学习

应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音乐教育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以人为本”。 教师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筛选、分析、整理等方式完成具体的任务。 网络中有着浩如烟海的信息,在网上能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资料多达数百上千条,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是教参所望尘莫及的。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冲破课本的束缚,给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将学习的内容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阶段性学习目标,并通过自我努力一步步实现、完成,而成功的反馈信息赋予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满意感。它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信息化运用,不仅是教学方法和形式的革新,还大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文化素养,达到让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应用信息技术成为未来合格的音乐师资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浅析音乐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陈丕明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2]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26-28

上一篇:浅谈教师下水文的作用 下一篇:交际意图下的致歉言语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