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权威说“不” !

时间:2022-04-07 08:24:34

让学生对权威说“不” !

课堂上我正在范读:“……而计其长,曾(céng)不盈寸……”下面突然由安静转而吵杂,我听见许多学生都在嘀咕“读错了,下面有注音,读曾(zēng)”(现在的教材又把注音去掉了)。我轻轻笑笑,这是早就料到的情况。是啊,书下有注释,孩子们早已习惯预习时把下面的注音誊写到正文中,这是一开学我就要求了的,他们做得很好。可是,当我的讲授和书不一致时,他们也总是说“老师,你错了。”为什么学生从来不怀疑出错的是书本呢?当我和某学生之间关于一个问题出现分歧时,为什么他们嘲笑的从来都是那个同学呢?

聂利,我们陌生的名字。可是,就是这么一个12岁小学生,了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常识” ――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无数生物学家没有发现的自然奥秘,小小的聂利发现了;成年人没有怀疑过的来自书本的“定论”,聂利把它了。《人民日报》的报道说,聂利的发现过程并不复杂:她先是偶然发现翅膀不振动(或被剪下双翅)的蜜蜂仍然嗡嗡叫个不停,然后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蜜蜂的发声器官。

如同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一样,发现过程本身也许并不曲折,关键在于发现者是否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体现在聂利身上的离经叛道和勇于怀疑的精神,比“蜜蜂的发声器官”这个发现本身更为可贵。 而我们的学生现在特别缺乏的就是这种质疑的勇气。语文课上,在讲一篇课文之前,老师会先向学生讲文章好在哪,然后老师就会按近乎完美的“好”来分析,包括语言的表达、段落划分、论证方式,甚至是标点符号。每个老师都会这样来分析某篇课文。这就是“认同式教学”:先无条件肯定,再由此具体分析。

这种“认同式教学”带来了什么?

学生们认识的哈姆雷特就是老师嘴里的哈姆雷特,没有个人独特的阅读感受;他们眼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断肠人的形象,就是课本上插图中的断肠人,再也画不出别的样来。我们这样的教育输掉的恐怕不仅仅是哈姆雷特和断肠人,还有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甚至可能谋杀了伽利略。所以在课堂中带着孩子说“不”吧!

首先,优生不等于一百分。许多老师提问一般会从易到难,请起来的学生水平也是由低到高。于是当优等生给出的答案与自己不一样时,学生便开始想“我错在哪呢”;当优等生有答不出题的时候,其他同学便只管提笔等答案了。他们的逻辑很有逻辑“他都答不起更不用说我了,只有老师能做了”。殊不知是人就有脑袋迷糊的时候,不论怎么样的学生都有“短路”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班的科代表被请到黑板上写“裨补阙漏”一词,我的本意是考查“裨”和“阙”,谁知他在上面就是想不出“漏”字该怎么写,我请了一个成绩远不如他的学生上去帮他的忙,解他的围。很多类似的事件之后,我都会给学生强调,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活的,今天这道题也许不对某人的胃口,可是它往往就适合你,所以,当课后讨论出现分歧时,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我们的学生首先要相信自己不是总不如优等生,才有可能去质疑比自己强更多的权威。

其次,丢掉老师“神”的形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师真的能解所有的“惑”吗?当学生拿了你不认识的生僻字问你,你是选择说:“能自己查字典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还是说:“我也不认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吧”。两个回答,前者固然维护了教师的面子,可是,学生服气吗?后者看似丢了面子,却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老师不是无所不知的,即使是在自己的专业上,也还没有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所以,从神坛上走下来,让学生们大胆地说出他们的见解吧。布鲁纳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前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遵循“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 (第惠斯)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问题环境:孩子提出的难题不回避,幼稚的问题不挖苦。

最后,去挖掘教材中的疏漏之处。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的童话《长城砖》,运用拟人手法讲述了长城砖到美国展览的故事。文中写道: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可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却对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坦言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当然,这是小学教材,可是中学教材里就没有问题吗?“中峨冠而多髯者”,“峨冠”的注释是“高高的帽子”,如果这样,将来学生怎么去分辨词类的活用现象呢?面对大家的质疑,孩子们才有了自已的想法和见解;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可是我们作为成人、作为教者,是否由现象看到本质,认真审视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从而领悟语文的真正内涵了呢?对于教材上的东西我们是不是都为了那最终的考试,一律绿灯放行呢?认认真真的研读教材吧,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向权威说“不”!

语文课程要以人为本,只有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对老师、编者的观点提出质疑、否定。同样,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质疑“毫不客气”的进行反驳。正是顺应了“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只有让学生尝到说“不”的甜头,才能让他们重新找回自己的思想,引发个性化的思考,形成独立设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不是才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目的呢?

收稿日期:2011-07-10

上一篇: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下一篇:倾注情感教育,回归绿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