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供电企业效益提升

时间:2022-04-06 02:41:39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效益提升

2014年,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一工作部署,河南省80家县级供电企业完成地方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加上2013年无偿划转的24家县级供电企业,共有104家县级供电企业成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正式迈入中央国企行列。上划的县级供电企业作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本文就如何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简要论述。

供电行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体现在差价收入的多少,有了合理的差价收入才能安排必要的支出,解决检修运维、市场营销、后勤保障等费用。理论上讲差价收入等于售电收入与购电成本之差,售电收入等于售电量乘以售电均价,购电成本等于购电量乘以购电均价,购售电量之差为线损电量,所以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可以总结为“量、价、费、损”四个字。

“量”指的是县级供电企业的售电量,售电量的大小与供电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差价收入成正比,在价差维持在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电量越大销售收入越大,差价收入越大。多年来,供电企业始终把售电量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的核心指标,充分证明了售电量对供电企业的重要性。售电量的大小主要依赖于供电辖区用电客户的用电负荷,并不以供电企业的主观意识而转移,但通过加强用电负荷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售电量也可以实现人为增长。县级供电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保售电量稳步增长:

1.积极关注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主动服务企业用电报装,推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形成新的电量增长点。

2.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减少设备故障停电时间,加强停电计划管理考核,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

3.完善业扩业务流程,减少报装时间,确保用户尽早用电。

“价”指的是购售价差,包括购电价和售电价。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县级供电企业没有定价权,购电价、售电价均由省发改委统一制定。供电企业作为微利行业,购售价差主要用于解决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开支。因此购电价方面,供电企业需要积极向发改委汇报沟通,全面反映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各项支出,争取理解支持,力争取得一个合理的购价水平。售电价方面,供电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发改委下发的电价文件执行,确保分类电价执行到位,力争实现价差最大化。针对县级供电企业的电价管理现状,可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

1.坚决抵制地方政府出台的电价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发改委下发的电价文件。

2.关注大宗工业基本电费收取情况,进一步落实用户变压器容量、基本电费收取方式及标准等关键数据,严格执行变压器暂停流程,确保基本电费足额收取。

3.严格执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杜绝一户多表等规避阶梯电价的情况出现,确保居民阶梯电价执行到位。

4.关注县域商业电价执行情况,对于“前商后居”用户,严格落实分表计量政策,确保电价执行到位。

“费”指的是电费和费用。电费作为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及运转资金的主要来源,要采取必要措施,努力做到足额回收,避免产生电费损失,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县级供电企业应大力推广预付费方式,逐步转变传统的用电交费习惯,可以参照移动、联通等国企的营销方式,通过配发礼品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鼓励、引导用户先交费后用电。对于未实现预付费方式的企业用户,要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必要时采取财产保全等方式,维护供电企业正当利益。这里的费用指的是维持供电企业正常运转的各项支出,包括运维检修、市场营销、生产维护、后勤保障等各类支出。由于差价收入有限,降本增效是供电企业近年来提升效益采取的有效措施。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年度费用预算,压降非生产性支出,为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重点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一方面以“量入为出、综合平衡”为原则,合理确定资本性支出金额,避免投入太多对企业造成过重的经营压力。

“损”指的是线损,为供电环节由于一系列原因损失的电量,财务上可以理解为电量销售出去但没有电费收回,绝对数上反映为购售电量之差。线损是供电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县级供电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压降线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参照县级供电企业目前的结算方式和管理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压降线损:

1.进一步明确抄表时间,保障县级供电企业购电量(县级供电企业与上游供电公司结算电量)与售电量(县级供电企业与下游用户结算电量)匹配发生,避免因抄表时间不一致,导致线损波动,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2.完善线损分析方案,建立线损指标动态管理制度,高压、中压、低压各类电压等级线损均应纳入分析范围,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

3.加大县级供电企业营业普查力度,利用法律手段打击窃电、违约用电行为,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综上所述,子公司模式下的县级供电企业,仍作为一级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只有根据目前掌握的经济资源,遵循市场规律,通过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才能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分析性程序在IPO审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国际工程项目外汇风险分析与度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