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DP和就业人口的计量模型分析

时间:2022-04-06 10:04:22

我国GDP和就业人口的计量模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7-000-01

摘要本文在我国GDP、各行业的就业人口以及人口红利的改变的基础上,分析历年的统计数据,使用实证分析法,结合各方面数据构建就业人口模型,深刻的分析了GDP与就业人口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GDP就业人口人口红利计量模型

一、引言

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人口结构中有效劳动人口所占比重高时,人口的生产性较强,有较高的人口红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而当人口结构中有效劳动力较少时,会产生人口负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我国30年来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总量的增长,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长期超低生育率引发的未来劳动力的锐减、劳动成本的提高、人口红利的消失、重老龄化的危机、消费市场的低迷将使我国经济步入困境, GDP将很难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若要提振经济,该适时地调整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了。

二、我国GDP与就业的统计描述

2003年至2011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经济总量由2002年占世界份额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我国GDP10.7%的平均增速,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对中国经济不同结构产业及增长形式(图 1)分析可知,我国第二产业增速较快、这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业的投资拉动有很大关系,第三产业增长明显,服务业和流通业也成良性发展,这种相对协调的结构很大程度赖于我国的人口红利。

图 1中国GDP的增长情况(亿元)

图2中国经济活动人口变动趋势(万人)

图 3中国就业人口变动趋势(万人)

三、GDP和就业人口的数学关系及模型建立

我国GDP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经济活动人口保持稳定,经济增长才会和就业人数呈现出同步性,同时失业率减小。本节以就业人数J,经济活动人口A,和第一、二、三产业的GDP1、GDP2、GDP3为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J=p*A+q1*GDP1+q2*GDP2+q3*GDP3+e

(以上式子中p、q1、q2、q3均为系数常数,e为随机误差)

式子中的变量以二章节中的数据为样本,对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得到就业人口模型:

J=0.998166*A-0.105882*GDP1+0.063724*GDP2-0.065447*GDP3

(0.002331) (0.030865) (0.017926) (0.018358)

t=(428.4835)(-3.430681)(3.554856)(-3.565332)

R 2=0.999515 adjustedR2= 0.999438D.W.= 1.986694

在以上的模型中,变量A的系数的值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一个数字0.998161。这也就是说:在理论上,中国的经济需求能力可以满足经济活动人口的99.8%左右,即1000个经济活动人口,其中的998个都可以找到工作。但是,由于人口结构的不同,随时会引起人口红利的改变,就拿如今我国的三次产业来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已经饱和,使得农业向机械化转变,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就业需求;第二产业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它向来是我国经济产业的顶梁柱,它不仅可以解决本身的就业压力,而且会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就业;最后的第三产业则是不尽人意,对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模型中第三产业的常数系数为负值,说明第三产业的增长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的压力。总的来说,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会是从事三次产业的人数发生变化,对我们的总体就业水平的影响各不相同。

四、结语

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人口的变化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做出定论。本文着重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的削弱的角度分析,利用统计规律,分析研究了我国GDP与就业人口的联系,没有从其他方面,如结构产业的调整和技术等因子,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始终是有的。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改动,调整经济人口的结构,促使人口红利的提高;同时,在利用第二产业的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引导,来发展第一、三产业,增强我国就业的缓冲性能,最后达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同步性。

参考文献:

[1]高丽英.就业弹性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0).

[2]陈安平,李勋来.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2011(1).

上一篇:煤矿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下一篇: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