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情感教育引入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4-05 07:35:11

对情感教育引入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

摘 要:写作是人的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写作之目的就在于为情感而作文。在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行的当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让作文教学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作文学习中学会做人。从明确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激发小学生作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情感三个方面对如何将情感教育引入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作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唯有具备了基本的写作能力,才能适应个人生活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之所需。在小学作文教学之中,在要求学生学会写条理清晰的文章的基础上,还应当引入情感教育,让其文章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将情感体现在小学生作文之中,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明确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首先要着眼于“写什么”与“如何写”上。对此教师在心中应当进行全盘协调,并且具体到某一年级应当达到何种水平,应当具备哪些“应知”与“应会”能力上。为此,应当让小学生走出课堂,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适合写作的素材。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要热爱它,并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日出时分朝阳满天的灿烂、日落时分的残阳如血、春日里的万木萌发、夏天的映日荷花、秋季的丰收美景、冬天的银装素裹等。只要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悉心观察,无时、无景不可入文。

当然,观察生活,不能只关注景物,还应留心身边的事,一件小事,一个微笑,皆值得观察,值得去写。一些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小,和周围事物接触较少,因而就缺少了对情感的感悟和思索,这是学生作文时不知应该写些什么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不平凡,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中找到让自己心动的内容,做到以我手写我心,由此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二、激发小学生作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绝大部分小学生将写作文视为苦差事,一说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在写作中要么是东拉西扯,要么是不知所云,甚至敷衍了事,导致作文内容显得空洞无趣、言辞艰涩。笔者记得有一次布置的作文是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结果全班有一半学生都是在写妈妈,而且内容上都大同小异。笔者觉得其中暴露出两大问题:小学生不知道写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就应当明确地告知学生:写作是一种沟通方式,是一种交流手段,就如同是与朋友聊天,与自己的心灵进行谈话。对自己与朋友不需要伪装与戒备,只需敞开心扉,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交流之轻松以及乐趣。也就是说,作文就是要将作者内心的真正想法诉诸笔端。因此,只有让小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人物与情感,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新话题。唯有充满了真情实感的作文,才会具有打动人的巨大力量,不仅能打动自己,还能打动他人。反之,那些缺乏真实情感的作文,即使文辞再优美,也会如同塑料花一般没有鲜活的力量。散文《背影》之感人正在于其质朴与真情。情感之贵就在于真,发自于天性,出自于自然。即使是写作以“妈妈”为主角的同题作文,不同妈妈的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妈妈的性格也各有差异,有的妈妈性格急躁,有的妈妈性格温柔,有的妈妈性格随和,有的妈妈追求时尚,有的妈妈崇尚朴素。教师应当告诉学生,也许你的妈妈不会在你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温柔地说:“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你一定能行。”但是会在你难过的时候,递过来一碗绿豆汤说:“孩子,喝了吧,以后要认真!”每一个妈妈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要让学生投入真实的情感,真正地写出妈妈的真实生活以及性格,做到性格鲜明、千人千面,而不是千人一面。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沉浸在对妈妈真实形象的塑造上,才能做到写得富有情趣,让人读来津津有味。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还可趁热打铁,在批阅作文后绘声绘色地当场朗读一篇描写妈妈的好作文,其后再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来自于他们之中,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假如学生在经过教师的指导之后能够有所感悟,那么在倾听了教师朗读的范文之后,更是会跃跃欲试,将个人情感充分渗透到写作之中。

三、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空间。电脑网络集中了文字、声音及图像等多种载体,是一种立体化形式十分强的传播方式,其信息量之大以及知识面之宽是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方式所无法企及的。所以,运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开展小学生作文教学,能够很好地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更加情真意切地投入到写作之中。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好春日里的景物,笔者尝试运用多媒体网络之优势,向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生动画面:小河开始解冻、小草正在发芽、百花竞相绽放……以上景象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当中,切实调动起其丰富的情感,从而唤起了小学生千方百计想将自己所看到的各类景物告知他人的欲望,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激发出小学生群体的写作积极性。在此过程中,笔者综合应用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种媒体集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方法,从而全面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在一种虚拟但又真实的空间之中得到了最为真切的感受。又如,在写作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之前,笔者先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身边乱扔垃圾、企业排放污水等破坏环境的现象,再播放事先设计好的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当学生在屏幕上看到可怕的泥石流、沙尘暴及洪水等场景之后,就会意识到自然灾害对于人类产生的巨大威胁,变得焦急甚至愤怒,如此一来,就能由景激情、引意,调动起情感,纷纷落笔,写下切身感受。

综上所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时时刻刻想到这是对人的教育,作文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从情感教育入手,让小学生真正站在人的视角上进行率性的表达,这样一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具备丰富的感情,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

参考文献:

[1]朱玉莉.“情”之所至 金石为开: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0).

[2]李媛媛.浅谈小学作文情感教学的审美效应[J].学周刊,2012(4).

[3]彭清峰.谈小学作文的情感、兴趣和思考下的人本化回归[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9).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

上一篇:写好作文评语 提高作文水平 下一篇: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