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长出想象的翅膀

时间:2022-04-05 05:31:24

让学生长出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出自爱因斯坦之口,它充分地体现出想象力在科学研究与发现中的重大作用。在呼唤富有创造力人才的今天,在进行语文教学培养未来的人才的今天,想象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曾经作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索,以期引来方家之玉。

一、设计适当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古人说:“有疑则有进,无疑则无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设计必要的疑问是何等重要。在从事语文教学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途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现举两例加以说明。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有这样一节: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对此,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1.大家大概都知道姜育恒的那首《今夜星光灿烂》吧?请大家想象一下,说说这首歌词的题目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星辉”又怎能用船装?请你想象一下诗人当时是怎么想的?3.你能想象一下诗人在“星辉斑斓”之下放歌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诗人的神情大概是什么样的?进而再想象一下:他当时做了些什么?

从课堂反应看来,学生在一连串的问题之下能比较快地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对康河不尽的爱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投入,敢于想象,因此更易体会到诗歌内在的浓情。比如第二个问题刚提出来之后,马上就有学生说:“‘满载一船星辉’是诗人的假想。”有人说:“他想拥有这灿烂的星光。”还有人说:“诗人太喜欢这些星辉了。”于是我马上顺势问下去:“中国不是也有许多星辉吗?诗人如果真的这样做,不是要花太多的国际运输费用吗?”我这一问,大家都笑了。于是就有学生说:“这说明诗人太喜欢康河的一切了,他想回国以后还能继续陶醉在这美丽的风光之中。”还有学生说:“徐志摩太富有美妙的想象了!”还有的说:“他实在太留恋这里的一切了!”我认为学生能想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

又如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中有这样几句:

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我仰望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全光。

这几句话对接触诗歌不多的高中生来说并不好懂,然而它恰好能体现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于是我便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1.人们常说果子成熟后会掉在地上,请你想象一下:人成熟以后被拋在地上是个什么样子?含义是什么?2.如果说这个“成熟”指人的“死”,那么再想象一下,什么样的心情的人才会如此写?3.既然如此,“仰望秋天”指什么?4.诗人在这里把秋天的天空比作“辉煌的屋顶”,是不是说诗人爱财?你能想象一下诗人此时的感受吗?

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较能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想象。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喜悦感,因为他们借助想象感受到了坦然面对秋天、面对人生的秋天时的自得之感,理解了“精神家园”这几个字的含义。比如问到如何理解“当我成熟后被抛在地上”时,有的学生说:“‘成熟’指诗人老了。”有的说:“‘被抛在地上’指诗人被人撞倒。”“那么是谁这样恨心,竟然将一个年老的人抛在地上?”学生们一时答不上来。于是我又问:“大家想想,为什么不写被拋在床上?想想这两种说法有何不同?”不少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有的说:“这是指诗人想象自己死后回归自然。”有的说:“这表明人也像果实熟了一样回归大地。”接下来我又问:“那么大家能否想象一下诗人写这句话吋对死的想法?”“坦然”“毫无怨言”“认为回归自然、回归秋天的自然很正常”……学生的回答不一而足。

二、设计小型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上面所说的第一种途径,注重的是阅读教学中的想象。有时候,我们不妨在阅读教学的同时结合一些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诗经》中有一首《邶风·静女》,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故事。但这首诗写得很有抒情味,也很简洁,中间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间。比如:这对青年男女是怎样来到约会地点的?女青年一开始为何躲起来?她当时的心情大概是怎样的?他们在一起相会时可能说些什么?他们后来大概怎样了……这些问题都是诗中没有写出且没必要写出的,但它们恰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好好地想象一下。

于是,在学完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小型的写作任务:用五分钟时间将这首诗改写成现代诗歌、小故事或散文,字数在100字左右。不料所教的两个班大多数学生都写了200~300字,不少学生争着让我读他们的文字。我选读了几位学生改写的内容,其中读了一位女生改写的一首现代诗歌,大家都拍手叫好。这节课后,我想:所教的两个班尽管基础有较大差距,但这两个班的学生在想象的潜力方面却不相上下,这足以说明每个学生其实都是可以造就的,我们应该对他们更加有信心。

三、让学生动手绘画来发挥想象力

这个学期,诗歌共有三个单元。而诗歌语言的意境与意蕴,有时无法全部讲清或无需全部讲清。所以,对于一些画意较浓的诗,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诗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再将诗、画对照加以体验。

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师生共同完成对本诗基本语言与基本内容的理解之后,我请班上一位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女生当堂在黑板上作画。没想到有好几个学生频频举手要求上台作画,于是我又叫了一位男生。我记得那节课上,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为他们都在兴致勃勃地看这两位同学作画。几分钟过后,两人都画好了,台下掌声四起。两人的画各不相同,但都画出了田园生活的意趣。接下来我们把画与诗进行对比,发现两个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一个班的学生在陶渊明的方宅门口添上了陶渊明正走回门口的背影,画得很逼真:另一个班的学生添加了一个矮小的草棚,他说这是陶渊明为陶冶性情而需要的棋室。这些想法都表现出他们大胆的想象,我为他们高兴。

尽管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并没有系统化(也许实际上并不需要系统化),但它还是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能激发学生对求知的渴望。这一点,对基础好的学生效果当然不会差,对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其影响或许会更好些。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我们要去做,不停地做。因为想象是属于年轻一代的,想象是属于未来的。

上一篇: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淡化文体”之说 下一篇:把教师从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