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让高效课堂幸福“起航”

时间:2022-04-03 09:07:31

优化课堂教学,让高效课堂幸福“起航”

摘 要:几年来,在高效课堂探究的道路上,我们风雨兼程,有过迷茫,有过困惑,有过艰辛,我们在享受高效课堂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曾经备受煎熬,经过三年多的探索,我们的课堂教学已逐步走向成熟,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为此,课堂教学就要巧设计、精安排,要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高效课堂;幸福;起航

实施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提高课堂40分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教学效益最好,从而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以下是我个人关于高效课堂学习的深刻体会。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习惯了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就意味着这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效课堂我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但是在观摩、听课之后,我发现:同样一节课,老师上下来很轻松,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我平时也在不断反思,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要尽快转换角色,逐步摸索,使自己能熟练驾驭、掌控高效课堂。通过巧“导”,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的配角身份调整为主动探究的主角身份,把驾驭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热心“服务”,为学生学习教材铺路搭桥,解疑排难。改变以前以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二、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先学后教更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讲得越细,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

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先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

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显了出来。

三、调整活跃的课堂状态,注重科学的学法指导

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是事半功倍的前提。在高效课堂中,尤其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只有预习得充分,才有展示的精彩”。

预习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弄清重点、难点所在,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尤其基础弱的学生,有了课前预习,上课就能听得懂,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浪费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花在课后整理、消化的时间,学习的被动局面也会改变。所以对于预习,针对导学案中的导学提纲,对学生提出具体的任务安排:预习时要手、脑、眼、嘴并用,初步弄清新课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的重要内容,需要查的动手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应该认真想一想,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费解的地方,并把问题和疑惑记下来。

这样,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展示,通过组内、组间质疑、解答以及老师的及时点拨,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所学内容的疑难点,在展示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显现了学生的个人风采,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四、优化课堂教学,精讲精练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高效课一般由精讲、精学和精练三部分构成。也就是说教师要精选教材,学生都懂的可以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也不讲,做到精讲;教师要精心安排学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益,让学生能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最大化的效益,做到精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灵活安排高质量的课堂练习,做到精练。做到对学生深入研究,对教材充分挖掘,对教师有效培养,走具有文综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之路。

五、思考与反思并行

任何形式的课堂,其根本出发点都应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效课堂做到了这一点,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要做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

在导学案的编制方面还要做得更细致,把握更准确,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要融进教师自己的思想、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体现问题化、情境化、层次化。教师应分层次指导,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效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尊重、宽容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模式是一种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

只要学生学会了,发展了,它就是高效的。在追求高效之路上,让我们执著前行,幸福起航,向课堂的更深处迈进!

参考文献:

[1]张梅玲.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沟通.中国教育报,2007-12.

[2]姚斌.浅谈师生沟通的重要性.江西教育,2008(Z4).

[3]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