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时间:2022-04-03 09:43:16

浅谈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摘 要】 2012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通过,对我国刑事诉讼进程以及司法实践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第57条明确规定侦查人员在必要的时候应当出庭作证,就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说明,这在我国刑事根本立法过程中首次加以肯定,必将引起新的改革浪潮。本文就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中侦查人员的身份鉴定,作证范围、内容以及违反后果等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与说明,以期对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构建有所裨益。

【关键词】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必要性;构建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61-02

一、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概述

所谓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指的是执行公务中的侦查人员就其抓捕、讯问、搜查、扣押、勘验、检查等侦查行为以及所了解的某些事实向法庭作证,证明其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和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特别是就是否有刑讯逼供行为接受询问和质证。理论界也称之为“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必要性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在国外早已制度化,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规范,但在我国至今还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在今年正式写入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之中,一方面表明了我国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已经开始进行有益的探索,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对于现代刑事诉讼理论及现实的重大意义。作为接触诉讼证据第一手材料的人员,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可以说有着现实而又深刻的必要性。

(一)维护程序公正的需要

司法公正是司法权运行的内在价值,而程序公正则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不仅可以满足被告人的质证权,确保被告人直接面对于己不利的证人,也可以提高被告人在庭审过程中的参与性,一定程度上增加被告人对案件处理的实体结果的接受程度。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与案件密切相关的证据是侦

查人员违法得到的,而侦查人员又不出庭作证,由此导致了程序不公正,即使最后的实体结果是公平正义,也难以让被告人加以信服和遵守,更何谈人权的至上和保护。

(二)提高诉讼效率的需要

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被告人当庭翻供的情形,主要的理由就是侦查机关非法取证。由于我国当前侦查人员基本上不与辩护方当庭对质,结果造成了无法查清侦查人员是否有非法取证行为,不能对辩护方予以有效回应的局面,从而导致法庭不得不宣布延期审理。这就常常导致案件久拖不决,不但增加了审判成本,而且还严重降低了司法效率。如果侦查人员能够出庭作证,就可以当庭进行质证而不必等待延期审理,从而节约了诉讼时间,有效地减少缠讼、累讼问题的出现,提高了诉讼效率。

(三)帮助审判人员查明案件真相,排除非法证据的需要

侦查人员作为刑事诉讼证据最重要的收集者和制作人,其提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甚至可以说是还原了事实的真相,尽可能的为控辩双方提供了公正的司法平台,从而有利于法官对案件做出客观公正的审判。同时侦查人员出庭对相关证据收集情况做出必要的合法性说明,可以更好地对公诉方提供的证据做出有力的支持和补充,有效地防止了非法证据情况的出现,提高了证据的可信程度,排除了不利于审判的因素,进而确保公诉的成功和辩护方的合法权益。

三、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构建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可以说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它涉及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当前我国既缺乏系统又完整的理论制度指导,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的规定又太过于宽泛与模糊情况下,笔者就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进行了以下几点有益的思考:

(一)出庭侦查人员的身份界定

侦查人员以什么样的身份出庭作证,是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做出统一的界定,大体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侦查人员应当以公职人员的身份出庭作证;第二种观点认为,侦查人员就应当以侦查人员原本的身份出庭作证;第三种观点认为,侦查人员应当以控方辅助人的身份出庭作证;第四种观点认为,侦查人员应当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笔者同意最后一种意见。

侦查人员担负着侦查职能,但并不妨碍其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实际上,侦

查人员的身份与证人的身份是可以相互分离的。具体的来说,侦查人员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诉讼身份。在此之前,有一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搞清,那就是“担任过证人的侦查人员”与“侦查人员担任证人”是两个完全不同意思的概念,前者是指侦查人员在未开始侦查上作以前已经了解案件情况再担任证人,如果其继续承担侦查职能,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不公与偏向性,从而影响案件后续的公正处理;后者是指侦查人员就其侦查过程中取得的证据或相应的取证活动在法庭上作以展示,此种情况下不存在,也不需要进行回避,可以说二者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不应混同,因此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回避规定。曾担任证人的侦查人员应当回避,并非是曾担任侦查人员的证人不能作证。

从刑事立法中来看,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在回避制度中,回避的主体是司法人员而非证人,证人是不存在回避问题的。再从证人的优先性角度讲,知道案件情况的侦查人员更应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审判阶段案件原侦查人员己不具有侦查权,其身份相应的己不再是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不具有追诉犯罪的性质,对其作证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此时侦查人员的身份是证人,其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显然并不具有诉讼身份上的冲突。因此,不论是从诉讼要求上分析,还是实践审判上判断,承办案件的侦查人员都应以证人身份出庭,更为明确地说,是以控方证人的身份出庭,故侦查人员在庭审中的诉讼角色应属于控方证人。

(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案件范围

为了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一切涉及案件事实、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方面的实体性和程序性的事项侦查人员均应该出庭作证,从而全面实现诉讼进程的需要,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浅探 下一篇:数字时代私人复制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