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内部流动人力资源论文

时间:2022-04-02 04:20:00

人才内部流动人力资源论文

一、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重点不在于人才的数量,而是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能力。企业人才内部流动困难,一方面降低了人才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加速了人才的流失。所以,建立并完善人才内部流动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是实现人才高效组合的必要条件。对于企业而言,拥有人才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人才的高效组合才是重点。只有坚持和谐互补、精干高效的原则,对人才进行动态配置,让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企业如果无法实现内部人才的合理流动,那么也就无法实现高效的人才组合;2)是避免人才外流的重要手段。一提到避免人才外流,大部分企业将会想到加薪留人的办法,但实际上这种方法效果并不理想,一段时间之后想走的人还是要走。经调查发现,员工所关心的问题远远不止工资这一项,还包括职业发展前景、升迁希望以及人际关系等。当前岗位在上述方面如果不能令员工基本满意,那么他们将会考虑离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人才在企业内部流动起来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向外“跳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如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企业如果建立合理的内部流动机制,那么人才外流的情况将会得到有效缓解;3)是激励员工的有效形式。通过相关激励措施,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愿意为公司服务。激励不仅仅表现在钱物方面的奖励,还表现在营造和谐工作氛围、提供晋升机会、提供培训机会等诸多方面。建立合理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展示自我,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愿意为之奉献的岗位,这是一种廉价的且效果明显的激励方式[1]。

二、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的原则

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并不意味着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或者意愿随意选择岗位。建立和完善人才内部流动机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以“法”管理的原则;2)适度流动的原则;3)区别对待的原则。

(一)以“法”管理的原则

人才流动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也是企业的客观需要。对于正常的、合理的人才流动,企业应坚持以“法”管理的原则。所谓的以“法”管理,指的是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在保证企业、流动者各自利益基础上,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流动效率[2]。

(二)适度流动的原则

人才流动能够更新企业的人才系统,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适度的原则,一旦失控将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确定科学的人才流动率范围,并将其作为警戒线,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如果发现人才流动率超出警戒线,那么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可能风险或损失降到最低。

(三)区别对待的原则

在企业内部,人才数量众多,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1)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同;2)肩负的岗位职责不同;3)工作态度、业绩不同;4)企业为其付出不同,包括工资、福利以及培训费用。所以,企业应针对人才类型的不同,制定并实施不同的控制策略。无差别控制办法是低效的、不可取的[3]。

三、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的措施

(一)建立内部晋升和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保证内部招聘渠道的高效畅通,从而减少人力外招的费用支出。企业应建立并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用绩效作为员工晋升的评判标准,坚决杜绝“论资排辈”的发生,为每一个员工提供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将他们的能力转变为企业的业绩。同时,推动竞争上岗模式的过程中,还能够对后进者形成有效鞭策。

(二)实施内部跳槽制度

人才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应当得到重视和优待。当人才在企业中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便会“跳槽”。建立并实施企业内部跳槽制度可以很好地改变人才向外“跳槽”的不利局面。让员工在企业内部“跳槽”,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掘员工的潜力,另一方面可以真正留住员工,可以称得上是一举两得。企业可定期安排那些有合理“易岗”意愿的员工到新的岗位中去,让他们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整个内部跳槽程序要尽量精简,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让员工没有心理负担地完成内部跳槽。员工无法适应新的岗位或者存在主观的不情愿,也可安排他们其他的工作岗位,甚至回到原先的岗位。如此一来,既调动了该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引进新员工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达成了企业、员工双赢的局面。

(三)定期工作轮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站在企业管理层的角度,工作轮换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多种工作技能,有助于让员工从多种角度审视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及时更新观念,总之,发挥了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站在员工的角度,工作轮换能够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追求人生价值。

如果情况许可,企业内部可在不改变员工所属关系的条件下,积极探索、推行有一定时间期限的员工岗位轮换、挂职以及易岗锻炼制度。该种制度不仅可以增进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合作及协调,而且向员工提供了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有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激发,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企业应针对工作轮换这一模式,确定可轮换的岗位以及可轮换的员工,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在工作轮换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一方面要考虑企业所处的阶段性要求,从而最终确定实施计划以及相关办法[4]。

(四)实施周期性人才盘点制度

所谓的周期性人才盘点指的是对人力资源状况展开定期的摸底调查,盘点员工的业绩、特长以及待改善方面。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在众多员工中找出那些具有特殊才干的人,然后对他们展开针对性的培养,记录并跟踪他们的个人职业发展倾向,并根据调查、评价结果对岗位和发展对象做进一步明确,从而制定针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对员工实行动态化管理。

实施周期性人才盘点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人才的发掘,另一方面有助于将不合适员工及时淘汰。人才盘点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结与提高,可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回顾,在回顾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循环。这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五)建立详细有效的企业人才数据库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建立了人才数据库,但这个数据库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内容不详细或者没有做到常规化管理。人才数据库中员工个人信息部分需要增加以下两条基本信息:1)员工直接领导的评价,包括该员工最适合做什么工作,适合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应该享受什么待遇;2)员工自我评价,包括认为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工作,希望去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待遇。与此同时,应做到人才数据库员工个人资料的有限度公开。可以采取编号的方式,在不公布当事人姓名的条件下,在相关部门领导层中公开,让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快速地寻找到所需要的人才[6]。

(六)优化组织机构,做好综合流动

在建立和完善人才内部流动机制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优化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实际情况,包括年龄、学历、体力以及经验等,从而展开科学、高效的人事调配。与此同时,企业应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岗位,为企业人才综合流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随着企业间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很多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外部人才引进这一方面,走入了“重引进、轻开发”的人才管理误区。企业若想发挥人力资源最佳效益,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对“本土人才”的开发,避免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是关键。总而言之,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对企业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上一篇:小学科学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下一篇:雾霾天气预防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