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循序渐进地忙碌着,职工辛苦但也快乐着

时间:2022-04-02 01:06:28

【前言】减负,循序渐进地忙碌着,职工辛苦但也快乐着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从姚光明“十五”期间的收入可以看出,正常年份的收入,扣除农资价格成本增长因素,仍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看来,他的收入高是由于规模效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熟悉兵团的减负好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政策长了他的志气,给了他支持,他的收入的增多主要靠自己...

减负,循序渐进地忙碌着,职工辛苦但也快乐着

采访地点:农一师一团、二团 时间:2006年11月21日至25日

坐在高高的棉花垛上,但见一垛垛棉花排列整齐,记者来到一团七连花场,爬到已装上车的黄建平、李萍夫妇的棉花垛上与他们交谈。丈夫黄建平是兵团第二代,今年47岁,妻子李萍43岁,一家3口,19岁的儿子在阿克苏上高中。2005年两人包地76亩地,单产籽棉430公斤,收入4.5万元。这一年一亩地上交116公斤,2001年至2004年一亩地只上交75.76公斤。2006年籽棉单产400多公斤,由于8月天旱高温,团里开始减负,一亩地少交7公斤,一人减轻负担1600元,夫妻俩一齐减了3200元。

当问及该连有没有种了一年的地到头来还亏损的,他们说2005年有六七户,主要原因是种水稻水费太贵,效益不理想;也有暗亏的(自己贴工贴钱的)。李萍说自己家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家里安装了土暖器,铺了地板砖,家里有拖拉机和摩托车、大彩电、手机,冬天能吃上新鲜蔬菜,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七连2003年上了3000亩滴灌,现在8000多亩地全部是滴灌。帮助他俩装车的一会就来了三四个人,他们说装花交花是相互换工。现在精量播种,一粒一穴不用定苗,有压滴灌确实好,就是成本有点高。他们有说有笑非常开心。我们问何以如此快乐?回答说:“愁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为何不笑着过好每一天呢?”装车的职工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告诉记者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记者随即采访了兵团第二代、41岁的姚光明。他一家3口人,妻子是连队卫生员,15岁的儿子在团中学上初三。姚光明的父亲是1949年的老兵,如今已经80多岁了。2001年以前姚光明复员转业后在跑运输,不想在团里干活。那时没多少人愿意承包土地,领导做思想工作,又给几项优惠政策,他才勉强承包了140亩地。那一年大风卷了两次,重播了两次。单产籽棉360公斤,收入3.6万元。2005年籽棉单产423公斤,价格5.05元/公斤,收入9万元。这一年化肥2.1元/公斤,机力费65元/亩,土地费每亩交107公斤籽棉,长了30公斤,拾花费0.8元/公斤,亩成本在1200元上下。姚光明说,按照兵团减负的文件精神,从2006年6月25日起,每亩地按上交实物量的10%进行减负,这样他今年可以少交1400多公斤籽棉。2006年由于天气好、管理好,他的籽棉单产可达480公斤。他有4个雇工和季节工,有一台拖拉机和配套的农机具。通过近几年的积累,经济宽裕,花钱方便多了。他自家有一辆别克凯悦轿车,电视、电脑、电冰箱等家电齐备,还给父母买了套单元楼房。

从姚光明“十五”期间的收入可以看出,正常年份的收入,扣除农资价格成本增长因素,仍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看来,他的收入高是由于规模效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熟悉兵团的减负好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政策长了他的志气,给了他支持,他的收入的增多主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但也得益于兵团的“减负”好政策。

三连连长赵纪新介绍说,该连有129名职工,有可耕地8300亩。连里“十五”期间有亏损的,但自从他2003年当连长以来,没有一户亏损。3年来,收入最少的一户年收入在1.4万元,原因是承包的土地少,才34亩地。最高的有一户职工一年收入14万元;最好的一年是2005年,连里每家的收入没有低于2.3万元的。

作为连长,他从冬春灌压碱抓起,抓浇水质量,抓机力作业质量,抓增加土地投入;抓田间管理,抓拾花进度。现在职工种棉花尝到了甜头,级别高的霜前花占得比重大,直接增加职工的收入。2005年收入2万元的职工同收入5万元的比;收入5万元的同收入10万元的比。大家都看好了一点:财富就在土地里。现在纷纷缠着连长争着、抢着要包地、多包地。

“连里哪有那么多地?”赵连长打趣地说,“只剩下篮球场了,篮球场你要不要?”

现在连里有两多:摩托车多、拖拉机多。平均每家有一台拖拉机,摩托车平均1.5辆;学汽车驾照的仅三连就有50多人。今年连里棉花籽棉平均单产420公斤,主要得益于几个环节的措施把握得好。赵连长挺有信心地说,只要承包棉田40至50亩地,收入肯定在6万元以上。

记者来到一团一连采访职工杨日升。杨日升是年48岁,1989年从湖北昭阳来疆安家落户,一家4口人,一个孩子在阿克苏市已成家,另一个孩子在西安上大学。夫妻俩从2000年承包了100亩地,单产籽棉375公斤;2005年单产就达460公斤,价格5.05元/公斤,收入了7万元。单产提高了,上交指标也提高了,由每亩地上交67公斤提高到上交122.8公斤。从2003年起,他100亩地全部实施机采棉,减少了拾花费开支。他对记者说,家里还养了12头牛,有2亩自用地,收入2000元。当初从湖北来时什么都没有,白手起家,现在家用电器齐全还有“小四轮”拖拉机和摩托车。收入主要用途是供儿子上学和将来成家,另一部分投入土地。2006年他响应连队号召,缩埂扩边增加土地面积15亩,全算自己的,不上交。他说,他在一连属中等生活水平,籽棉单产可达460公斤;说在团场当职工比厂矿工人收入高,劳动强度有紧张有宽松。2006年,上级给每个职工减负2000元,他可少交390公斤籽棉,这就实际又增加了收入。

该连指导员熊祚福、连长张建明说,这两年本连没有亏损的。经验嘛,一是抓科技产生了效益;二是由大集体经营转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三是提高了单产;四是干部职工责任心、事业心增强。

一团团长告诉记者:“十五”期间,2000年该团职均收入8900元;2001年职均收入13030元;2002年16271元;2003年33000元(棉花价格因素);2004年21000元;2005年26000元,比“九五”翻了一番多;亏损职工占比例2.5%;棉花总产由2001年的3000万公斤增加到目前的6000万公斤。

为落实“1+3”文件精神,让利于民,5年来,该团为受灾职工、亏损职工核销亏损额、补贴生活费共计5307万元;为职工支付改良良田补贴2118万元,油渣补贴1343万元,两费自理优惠655万元。通过合理调整上交指标,优惠职工702万元。还为困难家庭子女减免学费51万元;为解决职工看病贵的问题,出台优惠政策为病人减免医药费20万元。

秋末冬初,冷风习习。记者一眼望见二团大田里还有小部分棉花没有采摘完,但地里已冬灌。举目而望,一片。正在浇水的一位农工告诉记者,这个季节水不紧张,得抓紧时间冬灌,一是让土地美美的喝饱水,二是压碱洗盐,待严冬来临结冰后,还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哩。

二团新闻中心袁主任滔滔不绝地说,2006年,二团棉花大丰收,是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他说二团今年籽棉平均单产480公斤,单产500至600公斤的大有人在。二团正在审报国家级单产最高记录。他说:“我在《兵团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一棵棉花结了100多个桃,而我们二团八连一户职工的一棉株上结了240个桃子!”瞧着他不服气的神情,好像还有申报吉尼斯纪录的劲头。

二团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团长说,二团棉花平均单产最高的单位是二十连,种植面积5005亩,总产皮棉1153.31吨,平均单产210.98公斤。全团共有棉花承包职工1610人,平均承包面积60.93亩,人均生产皮棉10609公斤。其中,承包面积在80亩以上的职工825人,占总承包人数的51.24%。全团总产皮棉17081.36吨,其中一、二级花占99%。

据了解,2005年,二团职均收入为27800元。亏损职工所占比例仅2%。政研室赵如意主任说,每一年都在减负,指标每一年都在往下降,2006年的力度更大。一是油渣补贴150万元;二是受灾补贴240万元;三是下调指标利润551万元;四是对往年挂账户实行优惠15%的政策;五是对边远连队职工子女入学入托给予优惠补贴;六是对机关科室人员精减,减少费用276万元,职工缩埂扩边土地面积不增加。

在二团十三连职工杨稳的小院里,记者看到,房顶上堆满了滴灌带。39岁的杨稳,原来是1989年来疆拾花的劳务工。2001年前,由于种地不赚钱,夫妻俩一人承包土地另一人做生意。原来他不安心团场,现在不但安心还想再发展,但苦于没有更多的土地可以承包。近几年来种植技术逐渐成熟,还养了几十头牛,家有小四轮、输花机、摩托车,家用电器齐全。2004年还被评为师劳模,到香港、澳门旅游。现在是满意不知足,团里规定一个职工60亩地,要把多出的土地没收。他说“我把盐碱地改造成了良田,投入大,现在要拿走我的地我不干”。

盛新文,十三连连长,兵团第二代,37岁,父母是1960年从甘肃支边进疆的老职工。该连总人口437人,其中职工119人,有8393亩长绒棉花地。为了落实兵团减负政策,落实“还田于民,还利于民”的要求,这个连队4个干部让出土地200亩。

2002年,盛新文就在这个连当副连长,2005年当了连长。他说连队的吃、喝、拉撒全得管,是“保姆式”的管理。从放春灌水到春播期间,他一天下来要走20多公里路,连里的每条毛渠、每块地踏看墒情,团里大部分土地是胶板地,早一个小时晚一个小时都不行,否则播就不下去。晚上守着犁地机车适墒播种,检查犁地播种质量,30天没挨过床,实在困极了就睡在大篷车上。春播下来,几乎脱了一层皮。春播一个月吃住全在地里,接下来是繁忙的田间管理等。由于坚持抓管理,让利于职工,从2004年该连队没有亏损职工,现在职工富了,职工队伍稳定了,2005年,职均收入4万元。

经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历史和人民群众对我们各级党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团、二团的减负增收工作卓有成效,说明只要认真贯彻兵团党委政策精神,只要下深功夫,减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为职工减负工作开展的如何,怎样细致地做工作,不仅仅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个如何向职工交待、如何向中央交待、是否真正“执政为民”的政治问题。

上一篇:谁比较毒等 下一篇:减负进行曲,并非一首既难唱、又难以合拍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