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晶饰品的设计策略在市场开发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31 07:13:53

天然水晶饰品的设计策略在市场开发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商品都脱离不了它的市场属性,要确定一件商品的最佳营销渠道,进行更广泛的市场拓展,需要从产品的文化价值、设计策略、材质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特点来切入。天然水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不多见,因此人们印象中的水晶仿佛就是纯净无瑕、晶莹剔透的代名词,其实水晶除了有晶莹剔透的品质之外,还有非常丰富的种类和色彩,以及类似琥珀一样的“包裹之美”。但是,这么精美的材质为什么没有被广泛的使用在高档装饰艺术品当中呢?带着疑惑,我们来探知其中的奥秘。

一、关于天然水晶的认知度

在中国传统工艺中,水晶的“名气”远远不如金、银、玉石等材质。在中国工艺美术史当中,也很难觅到水晶的踪影,这可能是因为考古出土的水晶工艺品非常稀少,出土极少的水晶工艺品也是形态单调、品种单一,很难成为一个工艺体系进入历史的考证中,因此它是被人们所忽略的工艺种类。

但是水晶的天然之美是很多材质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对天然水晶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水晶最主要的成份是二氧化硅 (Sio2) ,而地球地壳组成成份中约 65% 以上的矿物质是硅,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这样就给水晶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除此之外水晶的形成还需要压力和温度的配合。有时候由于上述条件的不恒定,有的水晶的形成可能需要上千年、万年,甚至是上亿年。

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裹着其它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 (被水晶包裹后变成“发晶”) 、火山泥灰 (被水晶包裹后变成“红、绿幽灵”) 等等。所有的这些包裹自然物质的水晶是近几年来才被视为艺术水晶精品,以前都被视为瑕疵而切割废弃掉。水晶的天然包裹物形态是偶发的自然形,有的似泼墨的画卷,有的似奇珍异兽,有的似海底世界,有的似浩瀚的天际,每一块水晶都是独一无二的,美不胜收!这种“唯一性”使得作为收藏的水晶艺术品的价值弥足珍贵。

在短时期内,人们对水晶的认识还不会有太大改观,除了加大对天然水晶的宣传推广力度外,还需要更多地去挖掘水晶的自然之美,设计创作出好的水晶装饰艺术品,从而区别于人造水晶的人造之美。要提高天然水晶的认知度,首先要从水晶的以上几方面的特质去挖掘题材,找到更多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比如关于水晶的传说故事,关于水晶的灵性、物理特征、色泽的变化等。

二、关于天然水晶资源的有限性和开采条件

水晶的形成条件要求比较高,而且都是深埋在地面下,远古时期,挖掘工具非常落后,主要依靠人力,对于地面下的矿藏开发较少。与玉石相比,玉矿的开采比较便利,很多玉石在松软的河床里,有的玉矿直接在山体外,比如唐宋时期大量开采和使用新疆的和田玉石,但由于玉矿的分布很广,在当时玉石的使用量非常大。另外,玉石的硬度比水晶软,性温和,便于雕琢,所以在出土文物中玉石工艺品非常多。

在现当代,挖掘工具逐渐先进和发达,人们能开采到地下深处或洞穴里的水晶,有的体量还相当大,但是天然水晶也是有限资源,随着大量开采,总有资源枯竭的那一天,因此有的国家采取有限开采。虽然我国江苏省东海县水晶矿藏资源丰富,由于无节制的开发挖掘,使得天然水晶的数量急剧下降,国家对开采进行了限制,因此,东海人只能走出国门寻找水晶矿源。吃苦耐劳的东海人远赴异国他乡采矿,再运回东海,使得东海成为中国最大的水晶集散地,水晶的品种也非常丰富。

三、关于天然水晶的加工工艺及价值体现

现代的水晶饰品大多借鉴传统玉石雕刻的手法来创作,以传统吉祥的题材居多。天然水晶的硬度比较高,为摩氏七级,其硬度介于玻璃和钻石之间,雕琢难度较大,目前一些传统作坊内是使用电动雕刻机手动控制雕刻,由此难以批量化生产,这就形成了利弊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高度机械化流水线的当今社会,手工工艺品的稀少,其价值弥足珍贵;另一方面,水晶在还没被广大消费者普遍认识的前提下,手工加工手段阻滞了其发展。

作为具有一定功能性的现代装饰艺术品来讲,天然水晶还远远没有体现它应有的价值。水晶具有通透性,它吸引人们眼球的应该是包裹物图像的唯一性,由于形成条件存在差异,所以很难找到包裹物质一模一样的水晶,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所在,水晶这一特性与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心理不谋而合,这正是未来水晶艺术品潜在的消费价值。

虽然当代天然水晶饰品的发展面临很多困难,但是,令人可喜的是,在东海有着一些企业和艺术家一直在对水晶文化和水晶艺术的发展不懈努力着。有的创作出“天然水晶原生态包裹体鼻烟壶”,有的创作出了精美的水晶观赏石、水晶首饰,有的开辟着传统和创新结合之路,设计出个性化的高档艺术礼品、挂件、把玩件等。水晶还需要更多喜爱它的人们来共同关注,将它精心雕琢,成为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永留人间。

四、关于天然水晶饰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作为消费品的角度来讲,消费者购买一些玉石类的饰品是抱着保值、增值、收藏等目的,这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消费市场的表现。天然水晶饰品也同样面对这样的问题,是开发传统收藏品市场,还是走大众消费的路线,是决定天然水晶饰品发展的关键。

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品牌的树立需要大量资金的推动,也需要专业营销人材、各种宣传平台和媒介加入。钻石传入中国仅二十年左右光景,但在中国珠宝消费市场上已经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它俨然成为了中国人婚庆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成为了爱情的见证物。“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样的广告词深入人心,可以说它的市场推广应当是非常成功的!水晶与钻石的特性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但是还需要挖掘出天然水晶自身的特点进行推广和定位。

由于人们发现了水晶的“包裹之美”,所以当代天然水晶饰品的“观赏性”远远大于其他种类的宝石,而且很多水晶不经雕琢只要抛光就是一件很美的艺术品。中国山水画追求浑然天成的意境,这与水晶的包裹物呈现出来的特点有着高度的契合点,这是天然水晶最大的特色,也是挖掘水晶文化的途径。因此,当代天然水晶饰品在设计定位上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围绕“天然美”为主线,结合传统工艺之美和现代创新个性的手法,设计制作出精美高档的天然水晶饰品。

天然水晶饰品在价值的体现、市场的开拓、设计定位与营销策划之间是否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呢,相信在相关各方面精英人士的努力和探索下,天然水晶饰品会有一个美好灿烂的未来。■

(余雅林,1976年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装饰艺术,公共艺术)

上一篇:发绣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探究 下一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现实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