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时间:2022-03-31 06:57:56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富裕的经济社会条件,滋养了常熟崇文重教、富而兴文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常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精神,在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效能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文化实体、资助文化项目、参与文化活动、提供文化产品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拓宽了常熟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基础,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更加有效地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大亮点。

一是活动联办 常熟举行的文化惠民村村行,每年组织文化馆、专业团体及相关文化单位送戏、送影、送书、送展览、送讲座“五送”活动,实现城乡普遍均等服务,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2012年,常熟文化部门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农民工大舞台,不仅为全市的群众文艺舞台增添了异乡异地的风采,也为外来员工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得到农民工和企业的热忱欢迎和积极参与。同时,近年来,常熟依托特有的城市山水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吴文化独特优势,坚持政府主办、部门承办、企业协办的基本思路,成功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江南特色、常熟特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如江南文化节(已举办五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已举办四届)、尚湖国际民间艺术节(已举办四届)。这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活动,成为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磁力场”。

二是企业联合 为吸引、培养和用好文艺人才,营造优秀人才辈出、新锐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2009年,市文广新局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立常熟文化艺术人才奖励基金。该基金既面向社会各种文艺人才征集作品,也面向青年才俊定向提供支持;既聚焦优秀人才和团队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力作,也面向全国开展文艺作品评选活动。近年来,一大批优秀作品分别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群星奖”和“沙家浜戏剧奖”、“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等全同性奖项。文化品牌不仅充分展示了当代常熟文化艺术的雄厚实力,也成为各类社会力量冠名、赞助的重点对象。

三十高校联手 高校是知识的集散地和思想的发源地。近年来,常熟联手本地院校和一批科技特派员,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加强课题研究。如联合上海大学,组织实施了以“城市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功能研究”为题的课题研究,就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拓展,江南文化品牌打造,以及中小城市公益性文化机构可持续运行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院常熟分院等一批学术性、研究性的文化科研基地纷纷落户常熟。联合研究或课题研究的社会化,既提高了地方课题的研究水平,又拓展了项目推进的智力支撑。

四是服务联网 常熟在推进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由市文广新局牵头成立的常熟市文化志愿者协会,直属文化单位及全市各镇(街道)文化站作为会员单位,分别成立文化志愿者分会。按照各分会特点,文化志愿者参与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如图书整理、借阅、导读服务,公益展览以及各类文化教育基地讲解服务,各类公益文化活动秩序维护、后勤保障服务,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维修,特殊群众文化业务培训服务等。文化志愿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品牌联动。常熟既注重深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也注重塑造当代常熟的文化优势。围绕这一目标,常熟提出了打造十大文化品牌的目标。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常熟的山水文化、藏书文化、古琴艺术、书画艺术、民间民俗文化、评弹艺术等文化品牌已在苏州、江苏乃至全国形成影响力,一大批艺术精品在全国各类评比和展示活动中获得高档次奖项。常熟人文底蕴深厚、人才荟萃,是涵养文化、培育名人的好地方,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作家、舞蹈家等一批文化精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是常熟的宝贵财富、领军人物。为了充分发挥文化名人的作用,特地划拨区位良好、环境优雅的地段,配备各种便利的服务条件,先后成立了8个文化名人工作室,建成常熟文化名人工作室集聚区;聘用了舞台艺术、文艺创作、书画艺术、文物博物四大总监;建立了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基地、中国舞协创作基地、中国书法家创作基地、中国古琴江南保护基地;专门为文化人才设立了“市长特别奖”。

在强调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始终不能弱化政府的职能,而是应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绩效评估、舆论导向等方面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以形成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首先,坚持规划引领。政府要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职能的转变,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研究与制定等宏观层面上来,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以引导和政策扶持。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社会力量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时可能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个体性和功利性。为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文化项目的投入与建设等方面的行为,政府要重点加以指导引领,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制定出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性规划和意见,明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领域、具体项目以及相关要求,从而让单位和个人自由选择,并按规定程序进入。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公益文化事业单位与社会力量参与的互补性、互动性,避免重复投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其次,完善激励机制。如何更加有效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应在政策层面上加以研究,完善和出台相关文件:一是对企业或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捐赠、冠名、赞助经费,落实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二是对企业或个人投资公益文化项目以及免费开放予以一定的补助;三是对企业或个人兴建的公益文化设施落实非工业性、商业性用地优惠政策。在制定出台激励性文件的同时,文化、财政、税务、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协调,落实到位,提高执行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第三,加强绩效评估。要确保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必须建立和实施较为完善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一方面,对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方法、载体、渠道进行定期评估;另一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参与、活动参与、服务提供的情况进行评估。涉及到公共财政补助、奖励的项目与活动以及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由文化、财政、审计等部门组织专项评估,跟踪问效,确保有效投入。

第四,注重舆论导向。要营造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形成文化自觉,必须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切实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一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指南,每年定期公开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项目以及重大活动的推介信息和参与办法,提高知晓率,增加透明度,吸引社会力量公平参与;二是公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项目以及免费开放时间等,以提高使用效益,形成社会监督机制;三是宣传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效和新人新事,并通过召开表彰会等形式,扩大社会影响,以激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上一篇:让被征地人员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 下一篇:政社互动合作的基层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