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弱势群体浅析

时间:2022-03-31 01:28:25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其中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弱势群体 构成 建议

2002年3月,朱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

一、弱势群体的构成

弱势群体的出现主要有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是与个体的生物性发展相关的,如年幼、年老、残疾、体弱多病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竞争能力。社会原因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有些人不能参与与其相关的决策,没有机会参与社会财富和机会的分配,从而成为社会弱者。基于此,人们习惯上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即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

1、 未成年人群体。未成年人群体是一种年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因家庭贫困而不能就学,也有一部分虽然受着良好照顾,但由于没有选择能力,往往只能按照家长的意志来规划和设计自己的生活,在过度保护中,他们的独立人格与平等权利、尊严与感情、意志与追求往往被忽略了。此外,无孔不入的社会文化如新闻传媒、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带给他们以巨大的不良影响。

2、 老龄与高龄人口。同未成年人群体一样,这一群体也是一种年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由于年龄的原因,恰值生理上的衰退期,逐渐从社会中失去竞争优势,从而处于社会生活的弱势地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还伴随着高龄化现象。在现实中,除乡村老年人外,城市中的一部分老龄、高龄人口因养老金水平低或不能足额领取、子女不在身边及身体疾病等原因而存在着生活困难,处于需要社会援助才能正常生活的状态,这一部分困难者亦可以归入到弱势群体中。

3、 残疾人群体。残疾人是指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并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等。中国的残障人口已达6000多万人,这一群体与健康人相比,在就业与生活中无疑处于不利的或者弱势的地位。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

1、 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失业、下岗人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人员并不必然成为弱势群体,但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已经出现的大量失业、下岗职工却因年龄相对偏大、知识技能相对较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就业竞争能力弱等原因,不仅整体上处于就业竞争的不利地位,他们中的许多人客观上沦为社会弱势群体。

2、 农民工群体。他们大多就业不稳定,很少有人长期从事固定工作,所从事的只能是一些边缘性的职业,其住房、医疗、子女教育、法律救济都十分困难。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单位并没有按照《劳动法》为他们交纳各种社会保险。他们有工作,但受到歧视。

3、 城乡低收入人员群体。这部分人员包括:“体制外”人员。即那些从来没有正式工作的,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这部分人员有时也被称之为散工人员;“体制内”较早退休的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或部分国有企业退下来,当初退休时工资水平非常低,虽然有各种补助,但生活在城市,这点收入只够吃饭,许多人原来的单位要么破产,要么奄奄一息,没人为他们缴纳医疗等社会保险;收入低的贫困农民。这部分农民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统计,截止2003年底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为28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3%左右。

二、弱势群体扩大的形成给社会造成的影响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到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这一群体的扩大趋势已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是加剧了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大局稳定。“贫困就会激起祸乱”。近年来堵门、路、车、人以及恶性呈增多趋势,这些中,参与者大部分是弱势群体。二是削弱了基层政权公信力,不利于依法行政。不论时间长短,规模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动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妨碍政府依法行政。三是阻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必须要尽快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弱势群体比例过高等突出问题。因此,弱势群体问题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弱势群体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三、扶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议

和谐社会就是消除不和谐现象实现社会和谐。这是历史性任务和时代的要求,也是各级各部门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为有效保护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把就业援助放在首位,强化弱势群体生存能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就业是老百姓生存的保障,是吃饭穿衣、看病养老的依托。因此,要把就业援助置于首位,把强化弱势群体生存能力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主要任务。首先,要大力培养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针对弱势群体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政府、企业和职业教育部门要继续加大免费或优惠培训下岗企业人员再就业的力度,充分提高其就业技能。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要实行政策倾斜,防止贫困世袭。其次,要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出台优惠政策,用政策调控出公益性岗位,用这些岗位去安排特困下岗职工、特困残疾人实现就业,让他们的生存得到有效保障。

(二)要着力抓好制度机制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首先,要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目前,我国低保仅覆盖到农村,对于农村中由于受病灾影响、生活困苦的人员,还得不到很好的救助。相关部门要积极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在农村要不失时机地创造条件,尽早建立和推广“农民低保”制度。其次,建立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方案。民政、水利、气象、保险等有关部门做到信息共享、能迅速动员社会力量救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和紧急救助能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要将符合条件的所有人员都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税务工商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财政、劳动等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养老保险补贴政策,让下岗失业人员继续缴得起养老保险费用。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落实医疗保险政策。在扩大在职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同时,要大力推进下岗失业人员以灵活就业的方式参加医疗保险,加大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力度,让弱势群体病有所医。

(三)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首先要成立半官半民的慈善机构,把企业家、名流人物、退休干部组织起来,利用他们广泛的社会关系和回报社会的热情,向社会募集慈善资金,弥补政府救助资金的不足。其次,要大力宣传慈善事业,通过电视、电台公益广告等媒体和举办大型活动,大力宣传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各界乐善好施、参与慈善事业帮助弱势群体的热情。同时,要千方百计提高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德意识,动员企业、民众特别是富裕阶层回馈社会、帮助弱者。通过自觉自愿的捐款在一定程度上均衡财富的流向,缓解社会贫富矛盾。

(四)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法律是弱势群体权益得以保障的根本所在。如果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必要的法律保护,其结果只能是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因此,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做实司法救助制度,有人帮弱势群众打官司,并通过司法系统领导接待、设立法律援助窗口、开办巡回法庭等形式实行司法救助。另一方面要通过减免弱势群体当事人诉讼费等措施让弱势群众打得起官司,使他们得到必要的法律保护。同时,要尊重和理解弱势群体,对他们施行“精神救助”,帮助破除普遍存在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打破被动救助的局面。

(五)畅通信息和渠道。一要还弱势群体话语权,重点是社会参与权。与弱势群体相关的话题,如外来人口、再就业、城市建设、农民减负等问题,都应该让其自身参与讨论、听证,这是防止弱势程度加剧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二要使弱势群体耳目灵通,帮助弱势群体获取相关信息,经常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促使他们与社会沟通,熟悉掌握各种有用的信息。三要畅通渠道。是弱势群体求助的重要方式。要为部门选配懂政策、懂法律、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以保证案的处理质量。完善机制,让老百姓见到该见的人,说出该说的话,办成该办的事。

参考文献:

1、杨团《弱势群体及保护性社会政策》〔J〕,前线,2001,(5)

2、李永杰《社会资本的缺失:我国弱势群体之“弱”的重要原因》〔J〕,理论研究,2005,(3)

3、刘祖云《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J〕,学习论坛,2006,(6)

上一篇: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