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学生自主性培养

时间:2022-03-31 12:35:11

语文教学学生自主性培养

一、在课文预习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根据课文类型、文章中心、作者思路、学习目标这四点设计预习思考题。比如,让学生在文中用“——”划出主要内容,用“——”划出中心句、过渡句,用“”划出重点词语,用“-”划出本段主要内容等。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师生一起预习,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基础。其次,只有在质疑中读课文,在读文中解惑,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阅读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点拨、解惑,同时还要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共同交流、讨论,在练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以自学为主,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等多形式,以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遇到难题时学生就不感到那是一件很难的事了。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也就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自学的点滴成果给予鼓励和评价,使学生对自学充满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在优化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中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想方设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对于难读大的问题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来回答,难度小的问题可以让差一些的同学来回答,对于学生发表的见解,教师要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如“你说的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会想问题”“你的脑袋真灵敏!”“不要紧张,慢慢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等充满挚爱、信任与期望的艺术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学贵有疑”,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课始,要鼓励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课中,激励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深思质疑;课尾,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课文的过程做反思、问得失,在问的过程中促使其他学生积极动脑筋、积极参与、积极交流合作。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在教学中,通过默读、自由读、同桌互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引读、分角色读、轮流读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了解课文内容。其次要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各抒己见的机会、交流合作的机会。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进行探论、交流,以便让每个学生都有讲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辩解中磨砺思维。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教学形式要丰富活泼,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如《狮子和兔子》这一课我让两个学生进行表演,一个学生扮演狮子,一个学生扮演兔子,他们表演得维妙维肖,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在讲授《小马过河》时,让学生讨论辨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让学生养成学习的自主性

农村学生阅读能力差是事实。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把语文课本当成小说和杂志一样去阅读,并经常召开一些读书谈心交流会,重点对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把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变成了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科学阅读,让他们声情并茂地进行阅读,培养他们的语感,体会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细心阅读的习惯,指导学生划出疑点、重点、难点,划出名言警句;指导学生细细体味,通过复述、分析、讨论等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从阅读中体会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经过这样的指导,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在阅读中养成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主体性原则,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努力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心理环境,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大胆质疑,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不“唯课本为是”“唯老师为是”。教师要自觉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由观众变成主演,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以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权利、有能力提出新看法、发现新问题,激发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五、在听、读、说、写中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语文教材根据语文学科的总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安排了若干条训练线。每一条训练线又分为若干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例如听、说、读、写的训练。这些知识点和训练点按一定的序列,分布在各个单元之中。在教学时,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好这个“序”,即哪些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应该安排在哪个单元,哪些安排在前,哪些安排在后,我们都必须要熟烂于胸。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把听、读、说、写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这个有序的过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听、读、说、写的综合训练,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六、在读写训练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大量的读写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与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所诱发出来的学习兴趣是迥然不同的:前者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后者是教师外在施加的;前者是持久的,后者是暂时的。其深度、广度、质量、活力都有过之而不及。大量读写能够使学生真正进入到“乐学”的最佳境界,使学生突破了教科书的局限,畅游于书籍的海洋,使学生的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眼界开阔了,智力发展了,为语文教学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也更好地转化了学困生,发展了优等生。正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于差生“最有效的办法是扩大他们的阅读领域”。在大量读写中,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兴趣、个性、原有的知识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和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自主性。

作者:张明生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探析 下一篇: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