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多渠道管理的体会

时间:2022-03-30 07:12:04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多渠道管理的体会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6-2513-01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剧增,这样造成城乡结合部大量易感人群聚集[1],给我市的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计划免疫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以控制和最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有资料显示,流动人口儿童的比例占服务地区儿童总数的15%~23%或更高,其接种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2]。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大量的工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

1.1 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认识不足:流动人口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文化水平低,生活条件差,居住点变换频繁,对子女免疫接种的认识不足,只知道有病看病,轻预防重治疗。有的只忙于做工、经商,对孩子防病保健意识淡薄,而导致许多流动儿童不全程接种或无证无卡根本没有接种过。

1.2 计划外生育者的恐惧心理:流动人口中超生者居多, 家庭接生或私人诊所接生者也时有发生,害怕被人发现,更谈不上卡介苗乙、肝疫苗及时接种。他们把计划免疫和计划生育相混淆。

1.3 Ⅰ类疫苗实行免费后经费不足的问题有所缓解,但Ⅱ类疫苗的大力推广甚至滥用有碍Ⅰ类疫苗的正常开展,有些接种门诊(接种点)只讲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自费疫苗应本着自觉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由家长自愿接种,但经济困难和疫苗费用高影响了贫困家庭免疫接种的积极性。

2 采取的管理措施

2.1 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成立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业务院长牵头,预防保健科科长挂帅,组织一批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的骨干深入辖区第一线,与居委会管计生的干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配合,并与工商、派出所、幼儿园、学校等部门合作。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制度,落实到人,加强监督和考核。

2.2 严格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由教育局和卫生局联合发文,在儿童办理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手续时,必须由家长持《预防接种证》到所在辖区的计划免疫门诊出具证明, 儿童预防接种记录和查验证明,未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的,应责成家长或监护人予以补种。

2.3 建立计划免疫网络体系:宜昌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儿童预防接种网络管理,采取手工登记与网络查询登记结合的办法,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发挥有效的作用,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消除免疫空白点。

2.4 防疫部门广泛宣传动员,普及计划免疫知识: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单、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儿童家长提供有关计划免疫的常识,使儿童家长主动配合免疫接种。

2.5 适时了解情况, 掌握流动人口婚育动态,收集流动儿童资料并给予建卡、建证。加强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摸底登记与查漏补种,每月1次,每次接种后,交待下次接种时间及注意事项。

2.6 严格按照计划免疫技术规范操作,减少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杜绝差错事故发生,这样可以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的认知程度,自觉接种疫苗,以预防相应传染病,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3 效果评价与体会

经过全市计划免疫工作者的通力协作,宜昌市的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五苗覆盖率达90%,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85%,疫苗相关疾病发生率正逐年下降,我市计划免疫工作在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提高质量,确保安全的思想指导下,朝着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 吕广振.市场经济对卫生防疫事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4,10(6):366.

[2] 楚金贵,我国特殊人群计划免疫工作策略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5,16(3-B):278.

收稿日期:2007-04-04

上一篇:浅谈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下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